我国“生活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核心期刊论文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生活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核心期刊论文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十几年来,我国的"生活德育"研究经历了概念提出、系统研究、反思争鸣三个时期。有关研究探讨了"为何要提出‘生活德育’"、"什么是‘生活德育’"、"如何实施‘生活德育’"等问题,并对"生活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效果进行了反思。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活德育 研究综述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生活德育”的研究经历了十几年理论建构、实践探索的过程。本文拟对十几年来核心期刊中相关的典型论文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生活德育”的研究阶段进行尝试性划分,进而对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回顾和展望。一、阶段划分我们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2 粟高燕;;高校生活德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6年11期
3 刘超良;生活德育探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4期
4 陈均土;黄鹏红;;从知识德育走向生活德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5 庄永敏;;生活视界的学校德育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军,周宗明;关于道德的道德教育的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张忠华;;论教育的道德性[J];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04期
3 刘文华;师德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孙峰;论人的道德素质现代化与现代德育[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张忠华;论现代道德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6 施碧霞;;主体性德育中的师生关系[J];兰州学刊;2006年02期
7 刘长贵;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价值[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丁振中;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与德育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9 赵雪霞,孙启林;诺丁斯关心理论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10 陈言贵;德育“无痕”——走向生活化的德育[J];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朱晓宏;学校对学生道德成长影响之检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刘先义;德育价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成菊;从思想政治课的变迁看中学德育发展的方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典兵;探究性道德学习:学校道德教育新思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海渊;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小梅;交往道德教育模式研究[D];广州大学;2006年
5 孔德秋;从底线伦理的视角谈职校学生的养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劲松;职业高中德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秦初生;直面道德冲突:中学道德教育的检视与革新[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尚慧;高校BBS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岳滢;德育社会生态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宋孝忠;关于学习化社区的构建[D];河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山;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与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陈善卿;陶行知的德育理论实质上是生活德育论[J];道德与文明;2002年04期
3 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6年01期
4 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5 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叶涯剑;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7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刘济良;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2001年02期
9 刘超良;生活德育探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4期
10 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斌;;价值澄清理论在德育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6期
2 卢乃桂;陈霜叶;郑玉莲;;中国校长培训研究二十年:研究数量和主题的变化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3期
3 郑周;;近10年关于民国社会教育的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1年04期
4 胡卫珍;;国内学者“教育回归生活”研究综述:现状与不足[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2期
5 贾霄锋;李杰;;民间组织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与世界;2011年13期
6 林宁;;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化[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7 丁飞标;郑国民;;“生活德育”的思考与实践[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06期
8 刘次林;;区域的理念,校本的实践——上海市金山区生活德育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李清华;杨军;;我国中小学学校心理学研究综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陈光全;陈亮;;关于德育课程反思性学习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丽恒;金盛华;;国外教师期望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伯兴;;试述生活德育的特性[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丁明鲜;;教育产权研究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李露;吴靖;;20年来我国地方教育与经济问题研究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李倩;;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崔文顿;于东红;;教育叙事研究综述[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梁彦;温双艳;;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尹红霞;;青少年亲子冲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范丽恒;;国外教师期望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杨艳苏;;数学信念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通讯员 万传文 柏依朴;让德育看得到[N];常德日报;2006年
2 ;做人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贵州省商业学校团委 任萍;关注学生的生活德育教育[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庆华 通讯员 郭自强;课程改革:为红山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N];赤峰日报;2006年
5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局长 詹和祥;抓住关键环节 推进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通讯员 刘伟 记者 黄春梅;锻造更加均衡和优质的师资[N];三峡日报;2007年
7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教育局 邱子华;新课程需要务实高效的教研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记者 程茂林 通讯员 仲美文;促进农村与城市教育理念无缝对接[N];嘉兴日报;2009年
9 本报通讯员 宋翔 本报记者 李鸣 实习生 方杰;江宁成功创建“江苏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区”[N];南京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蕾;教育产出结构、资源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恒川;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玮;美学精神与生活德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燕妮;乌鲁木齐市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晓;对一个青年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回眸[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艳萍;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小娜;小学生学习倦怠及其与亲子关系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陈文群;徐特立教育管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伟;交际教学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晓蕾;我国德育课程研究综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生活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核心期刊论文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35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