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核心期刊 >

几种中心性分析方法的学科期刊评价效果比较研究——以19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为例

发布时间:2017-05-12 13:18

  本文关键词:几种中心性分析方法的学科期刊评价效果比较研究——以19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图书情报类的19种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心性分析中的点出度、特征向量、权利指数三种方法评价19种期刊。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排序正相关,并计算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别在79%、64%、78.3%程度上拟合《总览》排序。最后,利用一致性分析方法,对4种(包括《总览》排序)不同的评价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发现权力指数的评价结果相对更合理、有效。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学科期刊评价 点出度 特征向量 权利指数 相关分析 一致性分析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学科评价研究”(编号:11BTQ020) 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Web信息挖掘与智能检索”(编号:2010GGTD05)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353.1
【正文快照】: 科技期刊刊载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及其参考文献,反映了科技发展和文献交流的现状与趋势,提供了70%以上科学家所需的科技情报,被誉为“整个科学史上最成功的无处不在的科学情报载体[1]”。因此,学者们不断尝试对科技期刊质量的优劣及其在科学活动和文化交流中起的作用做出客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振英;;TOP期刊评价方法的改进及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年03期

2 李超;;引用质量加权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研究——以CSSCI图书情报学期刊评价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年01期

3 董敏红;;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评价指标有效性研究[J];情报科学;2010年11期

4 田昊;贾玉文;;4种期刊评价工具的比较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5 赵星;;期刊引文评价新指标Eigenfactor的特性研究——基于我国期刊的实证[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08期

6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学术期刊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法应用悖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09期

7 李长玲;支岭;纪雪梅;;基于中心性分析的学科期刊地位评价——以情报学等3学科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8 纪雪梅;李长玲;许海云;;基于权力指数的引文网络分析方法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24期

9 郑德俊;;期刊评价中的关键指标评析及相关性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琳;基于期刊聚类的科学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鹏远;王贵权;朱云鹃;;安徽“十二五”期间地区新经济增长点选择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郑雪峰;邹长武;印红玲;;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混合尘源解析新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3 孙玉杰;徐惠;黎德松;龚敏飞;杨绍辉;;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高淳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4 董桥峰;郑斌;林育敏;何中华;;湖北麻城市农村住房建设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5 许跃辉;石丽娟;;“十二五”时期安徽新型工业化目标测度及实现途径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关莹;张利萍;高慧;;杨木硫酸盐浆木聚糖酶漂白性质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侯德娟;;企业员工社会网络特征及其对人际公民行为的影响——基于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实证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刘拓,鞠颂东,屈波,陈秀平,周亚俊;用教育测量原理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万怀宇;林友芳;黄厚宽;;社会网络中的链接稳定性预测问题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傅和平,武晓东,杨泽龙,许毅洪;内蒙古阿拉善荒漠主要啮齿动物生态位测度比较[J];动物学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运;钟佳桂;莫云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知识权力中心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赵耀;沈洪洲;宗乾进;袁勤俭;;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信息传播研究——以周久耕“天价烟”事件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蒋琪琪;黄龙生;;临安市农业与非农户籍人口结构的统计对比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国霞;鲁亿方;徐银梅;;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视角看实验教学[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江倩苗;赵燕平;;基于电子邮件分析的企业员工网络监测模型[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郑俊;王少平;曹俊;;卡伦堡工业共生网络结构特征的演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钟钢;曹俊;曹丽君;王少平;;产业共生网络结构的量化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龚艳;;盐城旅游资源整体化开发研究[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瑜;;企业集团相关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对我国上市公司现状的分析[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广毅;;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陈钦约;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家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菊萍;集群企业的迁移:影响因素、方式选择与绩效表现[D];浙江大学;2010年

4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徐健;农户人际关系网络结构、渠道行为与契约型农产品交易关系稳定性[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鹏耀;网络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葛笑春;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战略联盟:协同网络及其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魏巍;“跨学科研究”评价方法与资助对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李学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张s,

本文编号:359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359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a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