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核心期刊 >

曹禺研究会名誉会长陈焕新:潜江离“中国戏剧之都”有多远?

发布时间:2016-05-11 09:26

  本文关键词:陈焕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李淑雯)近日,笔者专访了潜江市曹禺研究会名誉会长陈焕新,这位对研究曹禺文化有着特殊感情的老人,对于潜江打造“中国戏剧之都”有着许多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谈到“中国戏剧之都”提法的由来,陈焕新回忆称,其来源于2010年潜江市举办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当时,潜江市建成了“梅苑”和“曹禺祖居”,与首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建设的“曹禺公园”和“曹禺纪念馆”形成整体景观,并将潜江历史上“八景之一”的“芦洑宝塔”和仿古建筑群“梅苑古街”融入其中,形成了浓厚的戏剧文化氛围和具有规模效应的绿色旅游景观,全国各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曾撰文“把潜江打造成为中国戏剧之都”,他在文中提到:“潜江对戏剧文化的重视、规划以及活动开展情况,从全国范围来看,无出其二者。所以‘中国戏剧之都’之名,潜江当之无愧。”

 

  2011年,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会议在潜江市召开,前来参会的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欣然题词:“曹禺故里,戏剧之都。”

 

  陈焕新说:“由此可见,曹禺故里的戏剧文化,得到了中国文化艺术界的赏识和推崇,为了不辜负厚望和重托,打造‘中国戏剧之都’作为潜江城市文化的定位和努力方向,是符合潜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前景的。”但潜江打造“中国戏剧之都”还需要做些什么呢?陈焕新提出建议:站在更高视野,向外争取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向内发力使劲。

 

  “即将落成的‘曹禺大剧院’,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展示在众人面前呢?”陈焕新引用刘永泽的一句话说,曹禺大剧院是“梅苑”的眼,曹禺大剧院的设计风格应当是戏剧、建筑、诗和历史的组合体。

 

  “应建设相应的戏剧博物馆,收藏和展示国内外的戏剧、戏曲和话剧的历史,重点展示曹禺的戏剧人生和剧作舞台上的风采。”陈焕新说,不仅将国内多个剧种以及电视、电影和曹禺戏剧脚本都收藏在这里,还要将国外20多个国家的曹禺戏剧翻译本和演出本都收藏到这里来,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戏剧陈列和展示中心。

 

  陈焕新期望,曹禺大剧院落成后,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把全国各地的梅花奖得主资料都收集在这里,并展示出他们的头像。

 

  “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室外展示他们的足迹或手印,增强其磁场感应作用,像香港的星光大道,必将吸引戏剧迷们来此参观。”陈焕新说,曹禺大剧院也将成为今后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演出与交流的大舞台,甚至成为中国戏剧演出、展示与交流的中心。

 

  “企盼美好前景的同时,我们也要向内使劲,发挥优势,打出品牌特色。”陈焕新同时提出,湖北花鼓戏艺术研究院是潜江的文化品牌,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其自编、自排、自演的现代戏《家庭公案》就进京演出,曹禺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潜江新花——推荐<家庭公案>》。上世纪90年代,北京举办“曹禺从事戏剧活动65周年”纪念活动,其排演的《原野情仇》进京演出,获得多项国家级艺术奖项,三名主演胡新中、孙世安和李春华分别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中国文华表演奖。

 

  在培养戏剧后辈上,,陈焕新建议应将曹禺中学打造成为戏剧教育名校,他说:“第二届曹禺文化周时,曹禺中学正式挂牌,曹禺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学生剧团演出的《雷雨》片断,让人记忆犹新,‘北有南开,南有春晖’是文艺界所认可的两所戏剧教育名校,两所学校通过学生剧团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戏剧深入生活,体验社会,提高智力,增长才干。”他期待,曹禺中学能够沿着曹禺母校天津南开中学的路走下去,通过示范作用带动一批学校的学生剧团,为打造“中国戏剧之都”开辟一批年轻的生力军。不久的将来,潜江一定会成为“中国戏剧之都”。


  本文关键词:陈焕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43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3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