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核心期刊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发布时间:2016-07-20 04:08

  本文关键词:半亩方塘一鉴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作者: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出自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
  这是《观书有感》第一首,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如需转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请注明 →

古诗词网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本文关键词:半亩方塘一鉴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3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73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d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