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语用学研究:现状、路径与展望——对2008—2010年8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国内语用学研究:现状、路径与展望——对2008—2010年8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实证分析
【摘要】:依循语用学研究的5个维度,即整体分布情况、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语种和语料来源,对2008—2010年间8种外语类核心期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目前国内语用学研究呈现出学科融合多元化、研究方法实证化、语用研究本土化和语料来源多样化的多维指向的科学发展路径。与此同时,国内语用学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修正与完善。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用学研究 外语核心期刊 实证分析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其独立的学科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最终得以确立。尽管如此,近年来国内语用学的研究不仅在研究成果上有显著的量的发展,在理论层次上也有相应的质的提高。然而目前反映语用学研究现状的文献较少,同时也存在囿限于语用学的微观领域和缺少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航,严辰松;语用学在中国20年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尚晓明;语用学回眸——系列研究之一[J];外语学刊;2002年02期
3 谢少万;也评“顺应理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尧;浅析口头交际中的明示与语境效果的获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吴文安;字面义和隐含义的翻译——《红楼梦》英译文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丁艳;;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交际语境的顺应[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吴秀芳;;语用模糊与语境关联[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评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徐秀芝;略论高校现代汉语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李萌;略论启发式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8 陈春,宋曦;试析外交语言中语用含糊的特点[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陈曦蓉;语用失误与语用能力的培养[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吴显友;对建构普通文体学的几点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文秀;;学习词典中的模糊限制语[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敏;;普遍性与个性——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孙芳琴;;中西修辞语用中的饮食文化探析[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卢伟;;基于WEB的对外汉语教材多媒体协同编著系统设计与开发[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明炜;会话的交互言语行为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明臣;话语意义的建构:言语交际过程中主体的认知加工[D];吉林大学;2005年
6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7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鹿士义;汉语水平考试(HSK)的DIF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俞建耀;二语习得过程中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的综合解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3 习青侠;从语用学视角看翻译中的对等[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任俊英;论语言交际与语用推理[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桂芝;从顺应理论角度研究语用失误[D];中国海洋大学;2002年
6 卢颖;DNA全序列分形特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吴琳;试论汉语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8 施云峰;语境的认知和语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郑冰寒;冗余信息与英文汉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富银;翻译等值理论的语用顺应论诠释[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道英,辜向东;论言后行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陈辉,陈国华;人称指示视点的选择及其语用原则[J];当代语言学;2001年03期
3 刘亚猛;当代西方修辞学科建设:迷惘与希望[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胡范铸;汉语修辞学与语用学整合的需要、困难与途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孙宁宁;语用学与翻译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李凌;;话语标记语在会议口译中的重要性及翻译策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施关淦;再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8 徐默凡;“这”、“那”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2001年05期
9 王铭玉;从符号学看语言符号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巧兰;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语语用石化现象初探——基于真实口语语料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萍;剧本中冲突性话语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铭;论语用学研究的趋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2 刘根辉,李德华;中国语用学研究状况与发展方向[J];现代外语;2005年01期
3 马冬;;语用学框架中的语境思考[J];外语学刊;2007年04期
4 龙桃先;;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9期
5 王凤琴;;语用学与交际能力[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年02期
6 李媛媛;;驳语用学是“废纸篓”之谬[J];文教资料;2010年32期
7 I.Kecskes;L.Horn;王小潞;吴庐春;;《语用学探索:语言、认知与跨文化视角》介绍[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8 钟福连;;语用学的发展:与修辞学的交汇[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9 冯炜;“语用学第二届全国研讨会”在济南举行[J];语文建设;1992年01期
10 李延福;语用学研究与交际能力培养[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宋晖 通讯员张新红;语用学研究趋向多元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记者 徐川山;扎实推进中国的语用学研究[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3 姜国权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博弈论和演化论拓宽传统语言学研究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姚鸿琨;词汇语用学之阻遏现象新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褚修伟;程式性言语事件—人类基本生存方式的语用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3 王建华;汉英跨文化语用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赵英玲;汉语冲突话语语用修辞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春华;学术讲座中元话语的语用学研究:顺应—关联路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樊小玲;汉语指令言语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晓玲;人际关系管理理论视角下《红楼梦》委婉语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兆娟;语用学视角下的双语词典词语定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敏玲;汉语语境下夫妻间冲突话语的语用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3 赖阳;试论语用的基本原则[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杰;语用预设在合同法默示条款中的体现[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庞亚飞;“禅门公案”的语用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6 张丽清;法律语言模糊性的语义学与语用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赵倩平;时间指示语的语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韩建奇;现代汉语商业营销用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松槐;论英汉语言间接性的语用和文化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祝英;语用研究综合论之新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63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763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