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核心期刊 >

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_独行菜图片_独行菜的营养价值,功效,成分

发布时间:2016-07-27 05:06

  本文关键词:独行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_独行菜图片_独行菜的营养价值,功效,成分

独行菜的营养成分表

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铜(mg) =0.09

维生素E(mg) =0.27

锌(mg) =0.42

锌(mg) =1.21

膳食纤维(g) =1.70

碳水化合物(g) =1.70

铁(mg) =5.60

【性质】寒

【五味】苦

【热量】0.00大卡(千焦)/100克

【功效】平喘,祛脂降压,提高免疫力,疗头痛头晕,健脑,明目

独行菜是什么】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茎直立或斜升,多分枝,被微小头状毛。基生叶莲座状,平铺地面,羽状浅裂或深裂,叶片狭匙形,长2~4厘米,宽5~10毫米,叶柄长1~2厘米;茎生叶狭披针形至条形,长1.5~3.5厘米,宽1~4毫米,,有疏齿或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小,不明显;花梗丝状,长约1毫米,被棒状毛;萼片舟状,椭圆...

【适宜疾病】 肺闭喘咳   老年人骨质疏松   失眠症   骨质疏松   哮喘  

【适宜症状】 孕妇贫血   儿童偏食   孕妇全身性水肿   孕妇腿抽筋   腹痛伴腹泻  

食物的性质

性质

凡是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属于凉性或寒性食物。

凡是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

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之间,属于平性食物,适合于一般体质,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用。

食物的味道

味道

酸味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等作用;

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

甘味即甜味,有补益、和缓、解痉挛等作用;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

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独行菜的食疗价值

  营养价值:

  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富含钙,钙是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响身高,调节酶的活性,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调节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等。

  富含钾,具有有助于维持神经健康、心跳规律正常,可以预防中风,并协助肌肉正常收缩。具有降血压作用。

  适宜人群:

  适宜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骨质疏松、心悸症状的人群。

  适宜厌食、偏食,不易入睡、易惊醒,易感冒,头发稀疏,智力发育迟缓,学步、出牙晚或出牙不整齐,阵发性腹痛腹泻,X或O型腿,鸡胸的少年儿童。

  适宜抽筋乏力,关节疼,头晕,贫血及产前高血压综合征,水肿及乳汁分泌不足的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适宜骨痛,牙齿松动、脱落,驼背,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的老年人。

  食疗:

  1.健脑:含钙,钙是脑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2.明目:含钙,增加眼球壁的弹力,防治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3.提高免疫力:铜等矿物质形式与免疫机能有关的酵素。

  4.平喘: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呈现镇咳和平喘的作用。

食用独行菜的日常注意事项

独行菜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按更详细疾病搜索食品)

高血压,骨质疏松

哪些人群适宜食用独行菜?

孕妇,乳母,儿童青少年,老人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独行菜?(测一测你的体质)

健康体质平和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独行菜?

哮喘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独行菜?(测一测你的体质)

阳虚体质

食用禁忌

  肺虚喘咳及脾虚肿满者忌用。

辨别独行菜的好坏

知名产区:

东北、浙江、华北、西南、西北、安徽、江苏

怎么辨别独行菜的好坏?

  性状种子呈扁卵形,长l~1.5毫米,宽0.5~l毫米,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l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一端尖而微凹,类白色,种脐位于凹入端。无臭,味微辛辣,黏性较强。鉴别:(1)取本品少量,加水浸泡后,用扩大镜观察,透明状黏液层较厚,厚度可超过种子宽度的1/2以上。(2)本品种皮表面观:下皮细胞多角形,少数长多角形直径15~42微米,壁厚5—8微米。

独行菜网友点评查看更多评论>>

111

发表时间:2012-03-19

有芥末的味道

发表点评

登录

独行菜相关文章

  • 日本对玛卡(玛咖)的

  •   本文关键词:独行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6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76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0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