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潜古诗源_沈德潜文言文阅读_揭开沈德潜的四大谜团
本文关键词:沈德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沧浪亭五百名贤祠里的沈德潜像
□苏报记者 施晓平
17次参加科举考试,直到66岁终于考中举人;政绩平平,官阶却在半年间从从七品升为从四品;致仕(退休)后又被封为礼部尚书;去世9年后再卷入《一柱楼编年诗》案……沈德潜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色彩,也给后人留下了诸多历史之谜。结合沈德潜故居的整修,记者专门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知情人,揭开了其中的四大谜团。
故里竹墩村究竟在哪里?
根据史料和年谱记载,沈德潜的故里为葑门外竹墩村。
原来,沈德潜祖上为归安(今属浙江湖州)竹墩人,始祖沈寿四明朝初年迁居苏州葑门外杨枝塘(这里应该指杨枝塘河),后裔被称为竹墩沈氏,所住的地方也就跟着叫竹墩了。从沈寿四算起,到沈德潜已是第十三代。
直到57岁迁居木渎前,沈德潜主要居住地就是竹墩村。遗憾的是,如今竹墩村已经不复存在。这个村到底在哪里?
通过查阅民国《吴县志》的地图可以发现,这个村就在黄天荡西南侧、葑门东街朝天桥东南。
清朝中期诗人李绳(1712—1792年)在给自己写的《葑郊散步看花》诗作注的时候也说,北堰田在竹墩南。按北堰田就是后来的摆宴村、即今天的葑谊街西段看,竹墩确实在上述方位。
朝天桥一带老人介绍,他们小时候听说过“竹墩”这个名字,具体位置就在今天的苏大杨枝塘住宅区一带,原先属娄葑乡友谊村地段。但竹墩村解放前就已荒弃,成为墓葬之地。解放后平整土地,曾在地下发现墙基、排水沟等物,可以证实以前确为村庄。至于这个村荒弃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解放前频繁的战乱和盗抢。
晚年为啥突然大红大紫?
沈德潜大器晚成,22岁中秀才后,先后17次参加乡试,直到最后一次才考中举人,那时他已66岁,次年又联捷中进士。
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当时,沈德潜算得上行将就木的人。没想到,他的好运才刚刚开始。
70岁那年,沈德潜被授予编修的职务,这是个从七品的官职。次年三月,沈德潜升为左春坊左中允; 两个月后又升为翰林院侍读;接着不到一个月,再晋升为左庶子,即左春坊掌坊长官;九月晋升为侍讲学士,成为从四品官员。也就是说,71岁时,沈德潜半年工夫就从一个“副处级”变成了一个“副市级”。75岁那年,沈德潜被授以从二品的礼部侍郎,成为一个“副部级”官员。
77岁致仕后,沈德潜依然好运不断,如被赏赐礼部尚书衔;批准在沧浪亭北面建生祠;曾祖、祖父、父亲被诰赠礼部尚书衔,曾祖母、祖母、夫人被封为一品夫人;长孙沈维熙被赏赐举人……
退休前像乘了喷气式飞机一样快速前进,退休后还如此受宠,这样的现象不要说在清朝,就是整个封建时代都十分罕见。这究竟是为什么?
乾隆曾在上谕中说,这是因为沈德潜有才学,人老实,年纪又大,并特地声明他的升官与诗无关。
对沈德潜生平进行过深入研究的我市作家、诗人朱红认为,乾隆的上谕前半段大致可信,但要说沈德潜的升官跟诗不相干,,这是欺人之谈。因为沈德潜政绩平平,如果不是因为诗写得好,还兢兢业业为乾隆校刊《御制诗集》,为乾隆的诗润色,怎可能这样大红大紫?
不过,乾隆时期诗人如云,高手如林,乾隆为何唯独青睐沈德潜?朱红分析,乾隆从小受汉文化熏陶,少年时代就爱写诗,一生写了4.3万首,是我国最高产的“诗人”。可惜他眼高手低,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诗人来做诗坛领头羊。这领头羊既要是诗坛的一流人物,又要忠于清王朝,还要谦虚谨慎,沈德潜恰好符合这些条件,因此被乾隆树了典型。
下葬后是否被开棺戮尸?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沈德潜去世,终年97岁,被追封为太子太师,谥“文悫”,入乡贤祠,葬在竹墩以南的姜村(今吴中区郭巷街道姜家村)连村字圩祖茔旁,墓前碑亭内有乾隆御赐碑文,荣极一时。
好景不长。9年后,东台发生徐述夔《一柱楼编年诗》案,乾隆看过诗稿后定性为“逆案”,结果已经去世的徐述夔和儿子被戮尸、枭首示众,孙子被杀,其余家人被发付功臣之家为奴; 一批官员也因“政治嗅觉”不灵敏而受牵连,有的被杀、被打板子,有的被革职、申斥。沈德潜因曾替徐述夔立传、并称他“品行文章皆可法”而受到牵连。乾隆大怒之下,下令对沈德潜进行追夺封衔、仆碑、罢祠、磨平碑文等处分。
对此,不少书籍、文章称,沈德潜被开棺戮尸、全家治罪,所有荣华顷刻间化为泡影。如清末民初天嘏所著《满清外史》称:乾隆皇帝“命戮其尸”。一些地方志中也持这一观点。
不过,朱红考证后认为,这一说法不准确。他的理由是,民国《吴县志》和之前官方修的府志、县志,都没有说沈德潜被戮尸。而乾隆皇帝作的《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诗中更是明确说:“昨秋徐案发,潜乃为传记。忘国庇逆臣,其罪实不细。用是追前恩,削夺从公议……盖因髦而荒,未免图小利。设曰有心焉,吾知其未必……”这些话说明,乾隆分析沈德潜“犯错误”的原因是年老糊涂,兼贪小利,而不是明知徐述夔“反动”而给他作序的。
朱红觉得,所谓沈德潜被开棺戮尸,可能是有人把徐述夔误传为沈德潜了。
对于部分史料认为,乾隆之所以拉破面孔处分沈德潜,是因为他的不少诗都由沈德潜代笔,后来沈德潜的诗集竟把这些诗收了进去,拆穿了乾隆的西洋镜,乾隆怀恨在心,就找这个机会报复。朱红对此认为,乾隆自己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即使心里想,也不可能说出来,因此,上述观点只能作为一种推测,不能作为定论。
沈德潜故居是怎样确认的?
名人故居的价值,首当其冲就在主人的名望。因此,确认建筑的主人至关重要。
上世纪90年代的调查得知,阔家头巷26号曾屡易其主,晚清曾归江苏巡抚程德全所有。而在苏州话里,程德全和沈德潜发音接近,会不会误把程德全故居当成沈德潜故居?
当年为保护沈德潜故居而奔走呼号的江澄波老人介绍,巷内居民把这里称为“沈尚书故居”,因此不存在把程德全混淆成沈德潜的可能。此外,说阔家头巷26号是沈德潜故居,还有史籍资料作证。如乾隆《元和县志》记载:“尚书沈德潜宅在阔家头巷……”。这套县志沈德潜亲自参与编纂,上述记载当然不会有错。
不过,阔家头巷里面的建筑不止26号一处,凭什么认定沈氏故居就在26号里呢?江澄波说,清人梁章钜《浪迹续谈》有记载:网师园“其西数十步即沈归愚先生旧庐”。而网师园西面数十步只有这一处大宅。这一宅子北面原先还有园子,后由带城中心小学改建为操场,并盖有房舍。根据这些情况,结合民间的口碑资料,可以认定这里确实是沈德潜故居。
那沈氏故居为何会屡易其主的呢?朱红对此认为,一方面,“富不过三代”,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古宅改换主人十分正常; 另一方面,沈德潜子孙并不成器,嗣子沈种松行为放荡,品行不端,经常作恶,沈德潜晚年所得的财产都被他用完,娶了多个小妾,生了14个儿子,可被赏赐举人的沈维熙不久就死了,其他的没有一个成材。“子孙这个样子的话,沈氏故居易主是早晚的事!”朱红不无感慨地说。
本文关键词:沈德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4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8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