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核心期刊 >

人日思归阅读答案_人日思归翻译赏析_作者薛道衡

发布时间:2016-08-05 01:11

  本文关键词:人日思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 > 人日思归阅读答案_人日思归翻译赏析_作者薛道衡

人日思归阅读答案_人日思归翻译赏析_作者薛道衡

发布时间:2014-11-27 11:51:15 编辑:童鞋会

<人日思归>作者为唐代文学家薛道衡。其诗词全文如下: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译文]
诗人在旧年的岁末来到南方,转眼进入新年的正月初七,时间虽短,却已经历了旧年和新年两个年头。人日思归阅读答案_人日思归翻译赏析_作者薛道衡。七天和两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思乡心切。大雁是候鸟,每年春天北归。这时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自己却没有回家,落在大雁的后面;江南初春的花朵原本是让人快乐的,自己因为思乡,在花前反而更惆怅了。
[鉴赏]
据刘

更多相关内容:

分页:

如果你喜欢本页,请不要忘记收藏哦

上一篇: 九日送别翻译赏析_作者王之涣
下一篇: 曾子杀彘阅读答案_文言文曾子杀彘翻译赏析

随机推荐

  • 对雪阅读答案_作者高骈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_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翻译赏析_作者李白
  • 小至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 齐风翻译赏析_来源诗经
  • 劝学诗翻译赏析_作者颜真卿
  • 古诗竹里馆的诗意_竹里馆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
  • 边词阅读答案_作者张敬忠
  • 描写战争的古诗
  • 如果你喜欢本页,请不要忘记收藏哦

    本类热门

    全站热点

    推荐栏目

    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选自小学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答案_陈元方候袁公翻译赏析。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
    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践,做
    3、绥:安,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
    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
    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
    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答案_陈元方候袁公翻译赏析。”。
    [鉴赏]
    袁公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分页:

    民工父亲的幸福

    (1)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民工父亲的幸福阅读答案。

    (2)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3)[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4)[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5)[什么事?你说吧。"

    (6)[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民工父亲的幸福阅读答案。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7)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8)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9)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10)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11) [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12)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13)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14)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15)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16)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17)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18)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题组一:

    1.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写出两点即可)(3分)

    2。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3分)

    3。开篇描写新居[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其用意是什么?(2分)

    4.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   

    5。 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15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50字以内)(3分)

    参考答案:

    1、示例:①父亲终于实现了带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的愿望。②父亲感到自己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一种城里人家的温暖。③父亲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别人的尊重。④儿子为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父亲感到幸福。

    2、起先[警惕"、[一脸狐疑"(不信任)后来[恍然大悟"、[点头答应"(理解),最后感到[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了"(感动)。

    3、⑴体现新居的宽大、温暖、清亮、宁静。⑵烘托[我"愉悦、兴奋的心情。

    4、示例:①他是一个既细心又富有爱心的父亲。例如他克服种种困难,,乞求城里人让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盖得房子。

    ②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上进心的农民工。例如他对儿子说:[我负责砌墙,--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5、示例:[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好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题组二:

    1、文章围绕[民工父亲"主要写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3分)

    2、作者在第10段写到[父亲的腰板似乎又挺直了许多"和在第十四段中又写到[这位民工父亲将腰杆努力地挺了挺",你是如何理解这两次挺腰的。(4分)

    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并分析人物形象。(6分)

    (1)只见那人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抖抖颤颤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从里面抽出一支递过来,脸上堆满了真诚的笑意,嗫嚅道:[同志,我是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2)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的房子,和城里人一样生活。"

    4、题目是[民工父亲的`幸福`",读完全文后,你认为这位父亲[幸福"吗?请简述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①为了找一间让孩子参观自已造的漂亮房子而四处碰壁,最后[我"答应了他的要求。②带着孩子来[我"家观参,并为孩子介绍造房子时的生动场面。③对于[我"的帮助,表示真挚地感谢④听到孩子的志向后,感到开心而自豪,并将孩子搂入怀中。  (3分,4点答到任意3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第十段中父亲挺腰是因为父亲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工作的情景。并让孩子感受到了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第十四段中的挺腰是因为听到儿子说一定要努力读书,让父母也能住进城里的房子而感到无比的欣慰。(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3、①在句子中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或者写[涨得通红、抖抖颤颤地摸、堆满了真诚的、嗫嚅道"等词),意在小心的讨好[我",为了让孩子能看一看他自已造的房子,写出一位父亲的伟岸、坚强,善良以及对孩子深沉的爱。②在句子用了语言描写(或者写[仰起、掷地有声地说、一定要"等词句),表明了孩子看到父亲的伟大杰作后美好愿望和坚定的志向。同时孩子有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要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 (6分,各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4、幸福。因为虽然民工在城市 里面打拼时很苦很累的,但当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后,看到自已的杰作一件又一件地完成时,这是幸福的;而当自已的孩子看到了父亲的杰作时,更让父亲有一种满足的幸福感;特别是在文章最后听到儿子的豪言壮语和这样的美好愿望和坚定志向后,更增加了父亲的幸福感。这表明父亲的伟大和善良。也呼吁我们要多关注社会中的民工的生存境况,要多给予他们关心。  

    不幸福。自已付出了那么多才造成了房子,到最后想让孩子看看自已的杰作,却碰到这么多人的拒绝,甚至被当作不法分子而被跟踪。这是一个普通劳动人的悲哀与不幸。呼吁我们要多关注社会中的民工的生存境况,要多给予他们关心。  (3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妥帖;有欠缺酌扣)

    分页:


      本文关键词:人日思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5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85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