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_中国知网_浅谈建筑美学
本文关键词:建筑美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建筑美学是门专业,本非我等外行妄议。考虑到建筑的欣赏者绝大多数是外行,建筑美因此有个审美取向问题。否则,任你孤芳自赏,老百姓一句“大裤衩”,就把那超现实主义的伟大建筑定格了;当然,求新无罪、开放可敬;但,公共建筑任由公众评议。既然我们隶属建筑美的欣赏主体,就姑且妄言啦。
对建筑美最浪漫的说法: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本人思来想去难以苟同,因为音乐并不代表美,不美的音乐太多了;或者说,让大多数人长期共同喜爱的音乐太少了。震撼众人心灵的音乐是少见的激情澎湃的大手笔。
鄙人陋见,业内人士的建筑美学说法有点复杂,不妨借用通俗的作文标准来衡量,因为写好文章的标准尽人皆知。
好文章第一步是扣题。文不对题,写得再热闹也是垃圾。建筑亦如是,把个县委县政府盖得像人大会堂,或是把个私家坟地盖得像宫殿,就属于文不对题。因为建筑美历来有社会标准,盖这种胡来的建筑,在今天要挨骂,在古代要砍头。还有把居民楼盖得平板四秃像办公楼,或是把办公楼盖得像塔楼民居,也属文不对题。大多数建筑能符合这种基本标准,做得普遍到位的是宗教建筑。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场所一目了然,信徒们第一次光临也不会走错。这就是建筑起码的贴题美。
好文章第二步是通顺。语言连贯、文风一致、条理清楚。虽然这也是作文的基础,但多数文章在这一步就参差不齐了。落在建筑上,就是要协调。建筑自身的形状、比例、风格、颜色要自我协调、与周围环境要自然协调。就北京而言,近几十年来,每年开复工面积都在两千万平米以上,可谓举世无双,但彰显内外协调美的重要建筑屈指可数。当然,这主要归咎于城市规划。这方面,中国古人代出楷模。典型范例是明代整体设计建造使用,清代完整继承下来的北京城。从明北京上溯元大都、宋二京、唐长安直至秦咸阳,城市的重要建筑和区域功能都是在整体布局中设计、在协调平衡中展现。当代北京,大楼盖得比世界上哪个大城市都多,像穿着打满补丁的衣裳,满身花样,淹没了本色、却没产生特色。古今差异不在水准、在动机。当中国建筑的建设动机在于展现国家形象时,今人也能和古人一样出精品,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总之,建筑的协调美不仅是看哪个建筑个体夺魁,而是那个区域至少是那个建筑群体能展现出有特色的整体协调美。
好文章第三步是文采。这就见仁见智了,有人喜欢简练、有人喜欢华丽、有人喜欢一针见血、有人喜欢九曲八弯,文字之美多姿多彩。建筑也是如此,仍用宗教建筑做比,下面的照片显示,欧洲古典式教堂大多攀比繁复;个别现代教堂,线条造型极其简练,如伊斯兰堡的马斯基德·沙哈·费萨尔教堂和洛杉矶的水晶大教堂。就本人审美而言,欣赏简练,干净明快,繁复看着累;但不能不敬佩欧洲先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极其认真细致的工作。出于精神追求或精神统治的需要,欧洲古典宗教建筑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凝聚时代智慧、体现时代成就。中国自古政教分离,皇家建筑精彩非凡,故宫和皇家园林是代表作。但中国的寺、庵、观等精彩的不多,可能是这种最早的连锁店制式单一,限制了美的发挥和创造。
好文章第四步是深度。立意高远、剖析深刻、文字精炼、富含信息。建筑也是有的肤浅有的深刻,建筑的深浅往往随时间流逝展现出来。内外协调、底蕴厚重、深刻耐看的中国现代作品,当属建国初期北京十大建筑中现今仍被称道的作品、上海新浦东建筑群、上海世博会代表作等。后来几次评出的北京十大建筑,不乏个体精品,就建筑深度而言,杰出者不多。
精彩文章往往并非字字珠玑,而是特点突出,某些妙语千古传颂。好建筑往往也是由于特点卓尔不群被人牢记。莫斯科红场上瓦西里勃拉仁尼教堂的九个洋葱头式艳丽屋顶、巴塞罗那新古典教堂的科幻式十二尖塔、科隆大教堂的双塔、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雕塑、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圆穹和广场回廊、太和殿的重檐顶高台基大广场营造的气势等等,都使人过目不忘。特点不能独树一帜的建筑往往归于平庸,这是对建筑设计智慧的无情挑战。
上佳文章是饱学之士不觉浅、粗通文墨不觉深,常读常新。如汇集建国前作品的毛选。如此通好的建筑,在中国如天坛、人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过了几百年、几十年,它们仍然那样耐看、那样感人。这些建筑的伟大在于其设计者把追求和激情成功地传达了给了一代代后来人。可以说,这些建筑是凝固了的高山流水与人民共和国国歌。
未来建筑的动态美。古今建筑美的不同,主要源于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不同。现代系列施工机械大大增强了建筑能力缩短了建设周期;金属、合成、轻型等许多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和电机电器的发展,使当代建筑的高度和造型突破了古代建筑师的想像。但是,古今建筑在展现静态美的本质上没有变化。
未来的建筑美和现代建筑美就有质的不同了,主要体现在使今天的美梦成真。人们对未来建筑有几种梦想:一是漂浮,当代建一个国家大剧院那样的大鸭蛋已孰为不易,未来这种大鸭蛋可以漂浮在海上,沿海各市的观众能在家门口进剧场看戏;梦再做得玄一点,就是悬浮,建造天宫。二是变形变体,长宽方圆形态可变。三是隐形。总之,期望未来的建筑动起来。这种想像并不离谱,因为都已有现形物,只是成本太高。但科技发展神速,一切变化都有可能。美国军方的电脑网络演变成现在的互联网不过20多年,但现今互联网的功能已远非当年的美军所能想像。同理,几十年后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手段,可能也远非今天所想像。随着相关技术和材料的革命性突破,未来的建筑一定能够展现眼下还难以企及的目标——动态美。
古代奇迹,文明标杆
建筑美还有一个特殊含义,那就是某些古代的建筑还能体现人类发展的文明美。由于建筑的坚固性,今天的人们还能从古代的建筑工程遗迹中感受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特别是古代建筑工程奇迹,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骄傲。这里的“古代”不是史学界定的鸦片战争以前或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前,是泛指遥远的过去,如古罗马和西汉以前。因为中国的唐宋朝和欧洲17世纪以来产生了太多的发明与发现,显不出特别神奇;但在遥远的两千年前或更早,人们使用当时的简单工具和仪器,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严谨的施工手段,居然创造出在今天仍然有领先意义的建筑工程,那就堪称奇迹了。这些奇迹竖起了人类文明的标杆。例如: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期从2000年前一直追溯到4700年前,其中的代表作是4500多年前的古埃及国王胡夫时期建成的胡夫金字塔。这座塔用石230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不要说那个没有大型开采、搬运和吊装机械的时代,就是当今,这种沙漠中的建筑工程也是世界级的;该金字塔的四角正对东西南北、锥角51.59度(自然界最稳定角52度),这必然是精确计算和施工的。此种工程量和精确度是4500年前的人类所完成,无疑是奇迹。以下数据是当代人在研究胡夫金字塔的发现,不能想像古埃及人果真如此,有一条是古埃及人刻意所为,他们都堪当人类之神!这些发现摘录如下:
⑴穿过大金字塔底面中央的纵平分线,是地球的子午线,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金字塔建成4000年后哥伦布才发现“美洲”,人们对世界的海陆分布才有初步的了解。
⑵地球两极的轴心位置每天都有变化,但是经过25827年的周期,它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而金字塔的对角线之和正好是25826.6这个特别的数字。
⑶金字塔底周长:塔高=圆围:半径。
⑷塔底周长×2=赤道的时分度。
⑸塔底周长÷(塔高×2)=圆周率。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地球是圆形的、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
⑹金字塔自重×l0l5=地球的重量。
⑺塔高×l0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亿公里。金字塔建成4000多年的现代,人们才能测算出地球的重量,地球和太阳的距离。
⑻金字塔内有某种力量,塔内温度较高,但生物遗体却不腐烂,反而脱水变干。金字塔不单能够保存动物尸体,还能够使食物保持新鲜,使刀片变得更为锋利并延长使用年限,甚至可以提高植物种子的发芽率。这种现象被称为“金字塔能”效应。这种能量今天尚难解释。
中国秦朝都江堰。这座建于2266年前的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使川西平原由此摆脱旱涝灾害,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在都江堰创建的鱼嘴分水堤(顺时变换四六分水)、飞沙堰溢洪道(回旋流自动排沙分水)、宝瓶口引水口及其辅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至今没有改变。这个惠民两千多年的高科技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中国西汉龟山汉墓。这是两千多年前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在位时间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修建在徐州龟山山体内。这座山洞墓穴工程的施工精度令人惊诧。该墓开凿了两条平行的光滑如镜的甬道,各长56米、宽1米余,相距19米,甬道中心线由外到内仅误差5mm,精度为万分之一;两甬道的水平误差为8mm,精确度为0.7万分之一;两道间的夹角为20妙,精度为1.6万分之一。这种凿山开道的精度就是用今天的各种数控设备施工,也难以如此达标。2100多年前的古代民工不仅凿建出几无误差的甬道,还在半山中开凿了700余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米的墓室,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那半山上的两条墓道内,还各自被上下两层26块单重6-7吨的大石条塞满,大石条间严丝合缝。两千年前如何进行如此大规模、高精度的施工,不可思议。
古希腊神庙。古希腊遗存的建筑精品主要由神庙体现,耸立于希腊首都雅典卫城最高点的帕特农神庙是代表作。该庙建于2400多年前,1700年前毁于战火,现仅存四周廊柱和部分山墙门楣。但这些遗物展现出了古希腊人在建筑中营造出的强烈美感。古希腊建筑讲究运用黄金分割线,使建筑的整体和局部都非常匀称美观;四周廊柱高耸,使建筑雄伟壮观,,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北两面的立柱便产生这种效果;古希腊凹槽式廊柱在阳光下,产生丰富的层次和立体感;古希腊人喜爱将立柱雕塑成优美的女性人体,使建筑富含生机盎然的高雅气息;凡适宜之处都用精细浮雕装饰,建筑充盈艺术美感;不仅雕塑精益求精,而且细微到充分注意了人视觉误差的矫正,帕特农神庙通过将四边基石中部微凸显得更平,边立柱和山墙向心微倾显得更直,内廊柱略细多槽显得内外匀称……。古希腊神庙不论远观近看,都是完美的。现今我们能看到的全世界两千多年前的建筑,在艺术美感上,无有超过古希腊神庙者。可以说,古希腊建筑师们用他们出神入化的手,把神庙建成了令后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
本文关键词:建筑美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6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8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