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_北京大学社会学系_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杨雯茜:在北大的那些日子
本文关键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高考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学生杨雯茜
杨雯茜,2008级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2012年雯茜本科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回想起在北大的那些日子,她说自己自卑过、迷茫过,也低落过,但是她一直在追赶,一直在成长,直到目标坚定。
良性竞争 快速成长
雯茜说她的北大生活是“从自卑、彷徨到目标坚定的”。刚进入北大时,面对三个强大的寝室同学,她有过迷茫期,也有过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她的三名室友一名来自福建,不仅学习好而且英语、音乐各个方面都十分优秀;另外两名都特别喜欢文学,探讨红楼梦、研究古诗词是每天晚上的“必备项目”。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雯茜一下子就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开始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提高自己文学素养,参加学生活动,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雯茜说室友就像是她的榜样,是她一直在追逐的目标,正是因为她们,她没有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混日子”,正是这种良性的竞争,促使她快速的成长起来。
社团活动 树立信心
社团,对于雯茜来说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从大二起她开始在一些社团担任核心骨干工作,也是在大二时,经过一位师兄的推荐,雯茜加入到了校团委下属的研究生与青年工作部,这是一个帮助北大学生建立实习基地的组织,而她成了这个团队中唯一的一名本科生。由于自己是本科生的关系,开始很多师兄师姐都把她当成一个小孩儿,她做的也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但是因为一件事他们对雯茜完全改观了。当时北大在湖南还没有建立起实习基地,而雯茜正好是一位湖南姑娘,为了缩小自己与师兄师姐之间的差距,雯茜开始尝试着往湖南省政府、省机关、团委、长沙市政府等自己能找到联系方式的所有单位打电话,最后长沙市团委同意与北大建立联系,为北大每年提供10--20个固定的实习岗位。通过这件事情,雯茜的工作能力开始得到师兄师姐的认可,她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原来我还可以做这样的工作,原来我还有沟通方面的潜能。”正是这些社团活动,让雯茜认识到了自己那些未曾被挖掘出的“闪光点”,也让她树立了信心,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专业课程 开阔视野
雯茜所在的国际关系学院实行按学院招收本科生,统一专业为国际政治。大一、大二学生统一上课,课程以必修类的基础课程为主,大三起进行专业分流,分流的专业有:国际政治、外交学与外事管理、国际政治经济学。其中,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更偏经济,而国际政治学专业则是学生选择最多的一个。
雯茜说国际关系学院对于学生的外语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除了学校的公共英语课外,她们还设有4门英语口语课,用于锻炼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翻译能力和听说能力。同时,由于国际政治是涉外性专业,研究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如何处理国际问题,所以既要求学生要视野开阔,阅读大量的文献,而且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可以对时政消息进行系统的评析。“国际政治虽然很多文科生在学,,可是理科生因为比文科生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所以理科生学国际政治也有他独到的优势。”
大四毕业后,雯茜的同学有一半以上选择了读研或者是出国,另外的同学主要在外交部、驻外机构、外企、国家机关等各行各业工作。雯茜说,她现在的工作也许和国际政治已经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她还是会关注时事,去分析时政,也许在潜移默化中国际政治已经渗透了她的思想。
对学弟学妹说的话
“高三时好好学习,高三结束后好好利用那个暑假,它是为大学做准备的重要时期。利用那个暑假多阅读,增加自己的人文素养,好好学习英语。”
“每一个看似成功的人背后,都付出了我们所想象不到的努力。”
“学习是大学生活最重要的部分,但是社团也是必不可少的,你可以加入那些感兴趣的社团,但是那些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的社团,是你更需要加入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7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8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