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设计_地窖与地下室一样么_【长征故事】掩护红军伤员藏地窖 却未能见丈夫最后一面
本文关键词:地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央广网赣州7月28日消息(记者王晶 通讯员肖力民)7月的赣州于都骄阳似火,82年前,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战略转移,夜渡于都河踏上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其中,有一万名伤员无法转移,分散隐蔽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沙心乡、小溪乡、禾丰镇等地老百姓的家中养伤,每户百姓家少则三、五个,多则七、八个,被老乡照顾康复后,重返部队继续作战。
“就在这旁边,就是当年我奶奶隐藏红军伤员地窖的大致方位,但是年头长了,地窖已经见不到原样了。”刘发娣孙子朱书荣,用力扒开地窖旁的草丛,向记者介绍着当年刘发娣隐藏红军伤员的情况。
朱书荣为记者指明当年奶奶刘发娣隐蔽红军的地窖大致方位 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28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不忘初心再长征》采访组跟随朱书荣,沿着蜿蜒的山路,徒步30分钟,前往距离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沙心乡2公里的深山中,找到了当年红军伤员隐蔽的地窖大致位置,地窖就在不高的山坡上,已经坍塌,上面长满灌木和杂草,被“淹没”于隐蔽的大山中。
当年红军伤员隐蔽的山林 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记者跟随朱书荣一起前往深山上探寻当年红军伤员隐蔽的地窖 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当年隐藏红军伤员的地窖位置虽已“模糊”,但是奶奶刘发娣和父亲朱绍明当年讲给朱书荣如何安置红军伤员的故事,让朱书荣却记忆犹新。
“我的爷爷朱学球也是位老红军,参军临走前,留下我父亲、二叔及尚未出世的小叔给奶奶一人抚养。当那时奶奶既要种地、带小孩,还要同时照顾12名红军伤员。”奶奶刘发娣当年如何支撑下来,朱书荣难以想象。
“那天,奶奶看到从山上下来12名红军伤病员,其中有两位伤员伤势很重,就当即主动将伤员接到家里。”朱书荣回忆。
随后,刘发娣将12名红军伤病员偷偷藏进家中15平方米的地窖中,当时朱书荣的父亲朱绍明年龄还小,每天专门负责为伤员送饭,当时深山中虽只有一个洞口才可以进入,但是刘家还是有所担心,就派朱书荣的二叔负责在洞口放哨。
朱书荣在老屋里拿着爷爷的烈士证明书向记者讲述当年奶奶收留红军伤员的故事 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那时,刘家的条件也不富裕,但还是每天为红军伤员准备三餐,米饭、稀饭,野菜,有时刘发娣还会为伤员准备些红薯、芋头等杂粮,没有一天耽误,他们吃什么,红军伤员们就吃什么,没什么特殊照顾,但有时米粮不够,都会优先为红军伤员准备。
朱书荣讲:“那时我大伯年龄还小,有次偷吃了为红军伤员准备的白米饭,奶奶因为这事儿还把大伯痛打了一顿。”
当时,在12名红军伤员中,有两位伤员伤势较重,甚至无法走路,必须借用药物才可治愈,但以当时的条件,治疗的药品也只能由刘发娣直接上山采草药,回来给红军服用。
不久,经过刘发娣的精心照顾,红军痊愈后都陆续离开了刘家,他们在刘发娣家休养的时间最长达一年,,最短也有三个月。
刘发娣健在时,8岁的朱书荣曾问奶奶,爷爷当时参军后,家里除了几个孩子要养活,还有12名红军伤员照顾,如果敌人来了怎么办?
刘发娣告诉孙子朱书荣,与自己感情深厚的爷爷也是红军,可能也会受伤被老乡照顾,凭着这个良心救收留了这12名红军伤员,当时也没想太多。
当年,朱书荣的爷爷朱学球参军后,刘发娣还曾拉着朱书荣的父亲,带上家乡土特产,前往红军部队所在驻地探望朱学球,不巧的是,部队刚刚离开不到一个小时。第二年,刘家便收到通知,朱学球已牺牲在某战役中,而此时照顾12名红军伤员的刘发娣,甚至没有来得及见到丈夫最后一面。
朱书荣的父亲朱绍明在世时,每当一次次提起这些,都会不忍落泪。
朱书荣坐在老屋门前,讲述临终前奶奶还在回忆过去的在远方的山里面曾经住过受伤的红军
84年前,当第一批红军伤员来到村里被村民收治疗伤时,沙心乡百姓的房子低矮破落。如今,村里都盖起了砖瓦房,刘发娣的孙辈们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朱书荣打算要将奶奶刘发娣收留伤员的故事,一直给讲给孙辈们听,继续传承下去。
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告诉记者,在江西赣州市于都县,像刘发娣一样精心照顾红军伤员的老百姓还有很多,但因时间太久,部分乡亲的真实姓名都无法一一查证,但当年正是有无数像刘发娣一样对红军恩重如山的“老百姓”,才使红军一步步走向胜利。
如今朱书荣家也住进了小康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文关键词:地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8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8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