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微课程视频_走近微课程-微课程是什么-出现的背景-优缺点-用途和类别-如何开

发布时间:2016-11-27 15:33

  本文关键词:微课程是什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微课程是什么

微课程是一种由PPT(幻灯片)转化而成的教学视频文件,由文字、画面和音乐共同组成,一般没有解说的声音,时间长度一般为几分钟,甚至可短至一分钟左右。微课程在开发初期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后来,面向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者的微课程也越来越多地被开发出来。微课程的内容直接指向具体的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层层剖析而主题突出,,基本上一集微课程只针对一个问题。学习者可以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同时思考问题,获取知识。

微课程出现的背景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与此相应,人们更乐于接受简单、便捷、有趣、高效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近年来各种“微”事物不断涌现,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这些日益壮大的“微”字号队伍俨然宣示着我们已经步人了“微”时代。同时,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强有力地推动着这股“微”潮流,使得各种“微”事物可以无孔不入地钻进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更是非常繁忙,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用来集中学习,因此对学习方式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要求很高,而微课程恰可以满足教师的这种学习需要。故此,微课程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微课程有哪些优点

微课程的第一个特点是“微”,长度只有几分钟,因此运用微课程,有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这样的说法。时间短的好处是可以让教师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使得“没有时间学习”不再成为问题。

微课程轻松有趣,其内容浅显易懂,简单易记,接受起来不会感到繁难,同时配之以画面和音乐,更显得直观形象、活泼灵动,非常易调动起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习者产生很深刻的印象。

微课程使用方便,教师利用电脑,甚至利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微课程可操作性强,其内容直接指向解决实践问题,学习之后马上就可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

课程适用性广泛,可以用来独自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同时,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课题当中使用,还可组成系统,综合使用。

课程在开发上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微课程着眼于解决小问题,开发过程中从事的是小研究,所以一线教师着手开发微课程不涉及门槛的问题,并且耗费时间少,教师不会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再有,微课程以PPT(幻灯片)技术为基础,后期转为视频文件,技术上也非常简单,不会让教师产生隔阂感。总之,微课程开发起点很低,简单易学,人人可做,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成为微课程的开发者。

微课程有哪些用途和类别

微课程按其服务对象与课程目标,可以分作以下用途和类别——

服务于教师:教师是微课程服务的主体,针对教师的微课程又大体上可分为课堂教学微课程、班级管理微课程、情感沟通微课程、家 校合作微课程等类别。

服务于学校:与服务于教师的微课程相比,服务于学校的微课程其着眼点在于学校层面的提升,因此其受众不仅包括一线教师,还包 括学校管理者。这一类微课程可分为以提升学校校本教研质量为目的的研究型微课程、以推荐简单而有效的研究工具为目的的工具包微课程、以打造学校特色和提升学校知名度为目的的学校品牌微课程、以 拓展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视野为目的的拓展视野微课程等类别。

服务于学生:其他类微课程主要指向教学和管理方法,服务于学生的微课程则主要指向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面向学生的微课程可分为学科知识微课程、思维训练微课程、学习方法微课程、社会实践微课程、个性成长微课程等类别。

服务于家长:很多人认为教育是教师的事情,是在学校中完成的,可实际上给予孩子最初教育的恰恰不是教师,而是家长,孩子家长,孩子获取知识的最初场所也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因此,随着微课程开发的持续推进,面向家长和家庭教育的微课也日益丰富起来。这一类微课程可分为家庭教育微课程、亲子沟通微课程、家校合作微课程等类别。

走近微课程-微课程是什么-出现的背景-优缺点-用途和类别-如何开发的


走近微课程-微课程是什么-出现的背景-优缺点-用途和类别-如何开发的
 

微课程是如何开发的

微课程的开发从寻找问题开始。教师要从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探寻那些细小而真实的问题。找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寻找到“真问题”也并非很容易。

找到问题之后,教师就要找寻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再去研究 解决的策略。这也就是基于“小问题”而进行的“小研究”。

小研究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刻板的操作流程,研究的周期也可长可短。教师完全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将研究嵌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于研究结果,不强调其理论意义,而只讲求解决实践问题 的效果。

当然,小研究并不意味着浮浅,教师不应止步于关注表面问题,而应当将思考引向更深的层次,甚至对小研究本身也进行思考,探寻研究的背后是否有什么规律可循,从而突破一个个孤立的小研究让大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同时,小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经研究而得出的策略反馈到实践中之后,教师可以对实践结果进行反思,从而启动新一轮的研究。这样,小研究也就形成了“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从而教师的研究能力也会随之得到不断的提升。

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由发现小问题开始,经过小研究,会形成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小策略,教师对小策略进行总结和提炼,并利用PPT等简单的电脑技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视频文件以文字、画面和音乐的形式呈现给大家,一堂微课程也就随之诞生了。

微课程在国内的发展

“微课程”( Microlecture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 David Penrose )2008年秋季首先提出的。在国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及其团队则是开发和推广微课程的先行者。李玉平的微课程研究始于2010年,两年来,李玉平带领他的团队开发了大量的微课程,同时也对教师进行开发微课程的培训。此外,李玉平所在的内蒙古鄂尔多折东胜区教研中心还与一些学校结了微课程开发的共同体,这更产生了显著的联动效应,使得微课程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产生了不可小觑的积极影响。可以说,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从课堂教学到班级管理,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教师成长到学校管理,从学科教学到学生学习,从经典图书到经典电影,微课程几乎涵盖了教育教学中所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当前,微课程日益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所关注,其对教学实践和教育发展影响也日益广泛和深入,可以说是方兴未艾,充满朝气。


  本文关键词:微课程是什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5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95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1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