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本课程方案

发布时间:2017-04-05 15:05

  本文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为了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拓展导师制精神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提高我校校本课程的整体质量,实现我校“素质全面,特长显著”的育人目标和“崇文求真”的特色目标,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现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如下:

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指导思想

南京一中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本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开发的课程力求体现科学发展观,反映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文化趋势。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我校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地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继承和发扬我校的办学传统和优势,深入贯彻导师制精神,以“求真”为特色目标,“学真知,养真气,做真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我校办学新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

3、科学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对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社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地调查,把这些调查结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整个开发过程视为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4、一体化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的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依据

2、办学理念:学校自1998年7月提出并实施“导师制”。十年来,我校以“导师制”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不仅使学校在办学绩效上获得了辉煌的业绩,也使学校在办学特色上形成了鲜明的个性。我校“导师制”的主要精神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平等的师生关系,互动的教育形态,多元的导师组织,共进的发展目标”。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意义上的联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导师制”的内在核心,也是实施“导师制”的前提条件;“互动的教育形态”和“多元的导师组织”是“导师制”的外化形式,也是实施“导师制”的着力抓手;“共进的发展目标”是“导师制”的价值所在,也是实施“导师制”的目标追求。导师制对校本课程的重要作用就是引领课程构建,渗透到具体学科,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实施与评价;另一方面,多元的导师组织的构建又可以促使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3、资源条件:学校领导把师生的发展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学校非常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把校本课程开发视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一大机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在课程规划、课程开发实施的制度、软硬件方面给予充分的保证。我校具有开设多种选修课、活动性课程的实践经验,很多教师已经进行了具有学科特色的校本教材开发,也有若干相对成熟的校本课程,如《心理教育课程》《望星(天文活动)课程》《艺术欣赏课程》《文学欣赏与写作活动课程》。能够聘请专家、家长及整合社区资源参与协作。

四、校本课程的基本结构

作为百年名校,我校集中了大批优秀教师,有着良好的生源基础。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要突出“以生为本”的发展需求,注重三个“结合”,即“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群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学科教学与育德实践结合”,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突破。我校的校本课程大致分为五大课程群:

1、学科拓展课程: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提高学科素养,重新整合课程资源,强化对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从广度和深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如:中国现代作品赏析,古典文学鉴赏,数学的竞赛思维与方法,英文原著阅读,政治经济生活。

五、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保障

1、学校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教务部门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检查与评估,协调各学科组与年级组的工作。承担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学科组和教师要制订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反映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为课程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3、切实加强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活动基地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物质保障。要建立校际资源共享机制,积极争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4、学校投入一定的专项经费,保证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充分考虑具体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师的工作负担,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相应保障。

5、切实加强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指导,积极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选聘具有经验的教师和课程专家成立学校课程建设支持小组,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给予指导、评价和激励,要设立专项经费,帮助学校与教师解决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出台《南京市第一中学学分管理方案》,规范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并根据课程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学分评定表,保证新课程选修制度的正常执行,促进学校新课程建设。在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等方式进行多方面评定,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成长。《南京市第一中学学分管理方案》另订。

南京一中教科室

2010年1月第3次修订


  本文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287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5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