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发布时间:2017-05-02 00:04

  本文关键词: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课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信息查询

 时时热点

 2017年公开招聘启… (4月27日)
 2017年公开招聘启… (4月27日)
 院校师生追思缅怀… (4月12日)
 所院党委召开中心… (3月22日)
 薛社普院士遗体告… (3月17日) 讣告 (3月10日)
 2017年公开招聘启… (2月28日) 基础医学研究所所… (12月26日) 基础所(院)篮球… (12月26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11月28日)

 最新调查

 友情链接

学系简介

[ 作者:基础医学研究所(院)    来源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0493    更新时间:2013-3-21    文章编辑:wangluo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减小字体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增大字体

药理学系介绍
    药理学系始建于1922年。首任系主任施密特教授后来成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药理系的奠基人。药理学家陈克恢教授在本系完成举世闻名的麻黄素研究,为儿茶酚胺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协和医学院历史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载入世界药理学发展史册,并且以此开拓了中国的药理学事业。著名药理学家周金黄教授、金荫昌教授和王振纲教授等都为本学系和中国药理学的发展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药理学系是国家重点学科,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先后担任系主任的有金荫昌教授、王振纲教授、汪钟教授、刘景生教授和张德昌教授,现任学系负责人是叶菜英教授。
    教学方面药理学系承担着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博士生,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的医学生,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全部药理学课程。2010年药理学系被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张德昌教授、叶菜英教授荣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称号。科研方面药理学系侧重于医学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以及新药的研发工作,承担着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专项、国家863、973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本学系自2000年至今,已完成了近60项科学研究课题,包括科技部十一五重大专项、“973”、“863”、国际科技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卫生部基金、国家“95”攻关项目等。
人员组成
    药理学系目前在职职工10人,其中正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张德昌、叶菜英、左萍萍),副教授/副研究员2人(郭磊、刘雁勇),副主任技师1人(李娟),讲师/助理研究员5人(朱蕾、于晓丽、鞠瑞、杨楠、纪超)。

研究领域及方向
    1. 创新药物基础和临床研究:叶菜英教授、张德昌教授课题组近年来开展化学1.1类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新型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羧胺三唑的临床前研究,以及羧胺三唑临床新用途的研究。
    2. 炎-癌转化机制:叶菜英教授、张德昌教授课题组近年来对炎症与肿瘤的关联,炎-癌转化的机理以及羧胺三唑在“炎-癌”链中的作用开展研究。
    3. 神经精神药理学:左萍萍教授课题组:神经精神药理学/衰老的内分泌变化机理及干预/靶向纳米制剂抗肿瘤转移作用的研究。

学系近5年承担的课题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单抗与新型抗癌药合用的高效低毒抗癌疗法及其机理研究 ;科技部重大专项临床前研究项目: 新型抗自身免疫疾病药物羧胺三唑的临床前研究;科技部重大专项项目:抗肿瘤、糖尿病、科技部重大专项: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技术平台的建立 ;“973”项目:衰老机理与干预的基础研究子课题:神经内分泌与免疫联动作用调控衰老的机制研究;“973”项目: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新剂型改善肿瘤治疗效果的应用基础研究第二子课题:纳米药物新剂型抗肿瘤转移的药效与机理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地黄、苏合香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兼具抗炎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及炎-癌转化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 :炎症体介导实验性关节炎滑膜细胞活化的病理机制及羧胺三唑的治疗作用;国家自然基金:羧胺三唑联合糖酵解抑制剂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抗胆碱药对术后老年病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移植M2型巨噬细胞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痴呆模型大鼠认知障碍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项目:中药对慢性脑病的神经保护与再生作用研究-地黄、苏合香的作用部位及其机理等。
发表论著198篇。
    其中主编书籍《分子药理学》、《医用药理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现代医学实验技巧全书》、《护用药理学》、《现代血栓病学》、《药理学》、《细胞信息与调控》、《图表药理学》等书籍。

历届学系主任简介
金荫昌教授
,博士生导师,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室奠基人,1915年出生于安徽安庆,燕京大学理学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哲学博士。
研究方向:
    神经药理学,分子药理学
历任职务: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室教授兼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教授、首任主任-1984年,课程设置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医学组委员,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药械专业组委员;解放军防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生理学会终生会员,曾任中国生理科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生理科学进展副主编;中国药理学会顾问,神经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报副主编,中国药理学通报顾问;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卷编委。
国内获奖:
    中国医学科学院先进科学工作者称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奖章,国务院表彰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国际学术活动及荣誉:
    美国药理学会会员,科学家学会会员,获Sigma Xi奖章,约翰霍布津斯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科学家。“国际脑研究组织”会员。美国名人传记协会特邀终身会员并授荣誉奖章。英国剑桥传记中心收载于“国际学者名人录”第15版(1992)
    发表论著近300篇,主编《分子药理学》一书
    培养博士研究生九名,硕士研究生十几名。
王振纲教授,男1923年7月15日出生
研究方向:
    早期: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
    近期:
    1.甲状旁腺激素(PTH)与钙代谢研究
    2.指导钙制剂开发,L-苏糖酸钙(巨能钙)开发,获得美国专利及DHC证书
    专著:
    1.药理学及处方中专教材(196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2.前列腺素及环核苷酸专著(198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3.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其应用(1964年,原子能出版社)
    4.中国抗高血压药应用现状―兼对当前ALLHAT争议的评论(小论著)     2003年第五届高血压大会资料索编.发表论文几十几篇.
社会兼职:
    曾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室主任(1984-1986)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
    英国药理学及毒理学导报常务编委
    中国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顾问
    中国药物不良反应杂志顾问
    中国药理学通报顾问
    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8名
汪钟教授,女,1932年11月出生,博士生导师,曾任药理室主任(1986-1992)
研究方向:
    心血管分子药理学。
成就/著作:
    发表论文、专著等约120篇。其中H3血栓素B2放射免疫分析及其初步应用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生物合成及其应用分别于1987年和1989年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血栓素B2及6--PGF1a[125I]放射免疫分析及其初步应用与301医院合作于1989年获军委科学技术进步奖。1991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主编:护用药理学(1998年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一版,1997、第二版,2001。现代血栓病学,第一版,1997。参加编写分子药理学、医学药理学、药理学进展、心血管药理学进展、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和第三版、)、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实用血瘀证学(1999)、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中药药理研究及中国医学科学年鉴等。
社会兼职:
     曾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室主任(1986-1992)
     曾任中国药理学会理事;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委员会、
     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理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讯等编委。
培养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十几名。
刘景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男 1936年2月生于天津,1964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1992-1996任药理学系副主任、主任。
研究方向:
    神经受体分子药理学,对细胞信息及调控的研究有较深造诣。三十多年来从事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共获得各项科研基金十几项,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细胞信息与调控》一书(1998年出版)。获得科研成果奖多项:包括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北京市科学进步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项,高教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
培养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八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两名,硕士研究生十几名。
社会兼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委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
     北京生理科学会理事
     全国生化药理学会常务理事
     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组专家
     中国药理学报编委
     中国药理学通报常务编委
张德昌教授,男,1945年12月出生,医学硕士,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理学系主任(1996-2007)
研究方向:
    神经药理学,肿瘤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细胞信息传递机理
主要学术贡献和奖励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重点项目1项,海外合作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卫生部2项,医科院2项,开发项目4项。并主持进行抗肿瘤I类新药的工作。
    发表论文和综述等80余篇,主编专著《医学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现代医学实验技巧全书》等,参与编写专著10种。培养硕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12人。
    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表彰并授予“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称号,1996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8 和1999 分别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各一项。1998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专家
    北京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卫生部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
    中国药理学会教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编委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位委员会本科生学位评定分委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基础II分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科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叶菜英研究员,女,1953年出生,医学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叶菜英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1994年起在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学习三年,任 research fellowship,1998年起任副研究员,次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起任研究员,2004年起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至今任药理学系副主任、负责人。
研究方向:创新药物基础和临床研究:
主要学术贡献和奖励
近几年来主持完成海外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委21世纪创新药研究项目1项、国家科委十一五重大专项2项。并主持进行抗肿瘤I.I类新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临床前研究。,
    发表论文和综述等90余篇,主编专著《药理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参编专著《医学药理学》、《现代医学试验技巧全书》、《现代药理试验方法》、 《胃肠生理学》、《药理实验讲义》、《药理学复习考试指导》、《药理学》等专著。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研究生10人。2010年荣获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名师称号、2012年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高校教名师称号 。
在教学方面:
叶菜英教授任学系负责人期间药理学系获得教学改革项目有:
2010年度获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2009年度获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8年度获北京市教学改革 项目(护理专业药理教学)
2008年度获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2007年度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改革 项目(护理专业药理教学)
社会兼职
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
北京市药品监管局评审专家;.
卫生部科研项目评审专家;
北京市科研项目评审专家;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中华中西医杂志编委;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委。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编委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分委会委员
北京协和医学院本专科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学院第十届学位分委会委员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
中国药理学理事会理事

叶菜英教授和张德昌教授课题组
课题组负责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本课题组集教学科研于一体,承担着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博士生课,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学生、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成人教育的大部分药理学课程,同时又负责或参与着包括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科委21世纪创新药研究项目、国家科委重大专项若干重大科研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及开发工作,如各类新药临床前的药理、毒理、药代学实验等,我组全体员工思想活跃,精诚团结,职业道德素质良好。是国家教委重点学科点,2010年度获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12年荣获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拥有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2位(张德昌、叶菜英)。

科研工作

近年来的研究方向:
1. 创新药物基础和临床研究:课题组近年来开展化学1.1类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新型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羧胺三唑的临床前研究,以及羧胺三唑临床新用途的研究。
2. 炎-癌转化机制:课题组近年来对炎症与肿瘤的关联,炎-癌转化的机理以及羧胺三唑在“炎-癌”链中的作用开展研究。
近5年承担课题项目:
叶菜英:科技部重大专项,抗肿瘤、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技术平台的建立 ;张德昌、叶菜英,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单抗与新型抗癌药合用的高效低毒抗癌疗法及其机理研究 ;叶菜英:科技部 重大专项,新药临床前研究新型抗自身免疫疾病药物羧胺三唑的临床前研究 。张德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兼具抗炎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及炎-癌转化机理研究 。朱蕾: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 : 炎症体介导实验性关节炎滑膜细胞活化的病理机制及羧胺三唑的治疗作用 。鞠瑞:国家自然基金:羧胺三唑联合糖酵解抑制剂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郭 磊 所长基金:减轻神经元炎性损害对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防治意义及Translational Research of CAI Therapy against Cancer Cachexia项目。朱蕾所长基金:炎症体对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细胞活化的调控及羧胺三唑的作用。
教学工作
1.药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桥梁的学科,在医学生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因此重视课程内容安排1.强调基础知识 让学生系统深入掌握药理学知识,对即将进入临床医学的医学生时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2.突出重点内容 叶菜英教授和张德昌教授讲述基础药理按照人体系统结构、功能及疾病同步进行教学,例如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知识融为一体,讲授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后,揭示病理状态下异常的病理生理变化,在此基础上突出药物如何发挥作用,作用机理等主线有机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综合分析能力3.重视跨学科的教学资源整合学科建设 邀请病原生物学系管远志教授和分子生物学彭小东教授承担药理学系教学,管远志教授讲授抗生素药理从病原生物学来阐明抗生素的作用及作用机理,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控制;彭小东教授将其科研研究成果疫苗应用与研发进展让学生开阔眼界。4 重视基础与临床学科结合.以基础-临床纵向整合的课程学科建设,邀请北京协和医学院潘慧教授从临床病历,临床疾病病理生理变化的角度阐明药理作用及临床治疗原则。总之药理学教学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创意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理论、技能,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上具有协和的高素质。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己构思与动手设计、用实验手段解决生物医学中基础与临床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实施和教材编写中注重对知识、理论的更新、跟踪,做到经典与前沿趋势相结合。
    2、圆满完成药理学的教学任务,包括研究生的《细胞信息与调控》,8年制本科的教学与实验课,并且注重了新人的培养锻炼。
    3、本课题组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其论文均得到了答辩委员们的充分肯定。现在这些毕业学子国内外相关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课题组人员组成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1、 左萍萍教授课题组
    左萍萍,1985年4月获日本府立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药理室工作。1994年晋升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神经精神药理学/衰老的内分泌变化机理及干预/靶向纳米制剂抗肿瘤转移作用的研究。现任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医药评审专家、北京神经科学会理事、北京市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及神经精神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通报》《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常务编委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杂志副编辑等。承担国家重大项目973和863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50篇,50余篇为SCI杂志收录。主编《图表药理学》,编译《中老年人脑的变化》及参编专业著作10余部。培养硕、博研究生45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中青年人才基金(1995);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09)、二等奖(2005);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003);北京市科学进步二等奖(1998);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等。
2、 课题组研究领域及方向
神经精神药理学/衰老的内分泌变化机理及干预/
靶向纳米制剂抗肿瘤转移作用的研究
3.近5年承担的课题
 左萍萍:“973”项目-《衰老机理与干预的基础研究》。子课题:《神经内分泌与免疫联动作用调控衰老的机制研究》,2007B507404。左萍萍:“973”项目-《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新剂型改善肿瘤治疗效果的应用基础研究》。第二子课题:《纳米药物新剂型抗肿瘤转移的药效与机理研究》, 2010CB934002。 左萍萍: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项目-《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技术平台的建立》,2009ZX09303 。左萍萍: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地黄、苏合香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的神经保护作用》,30873390。 左萍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项目-《中药对慢性脑病的神经保护与再生作用研究-地黄、苏合香的作用部位及其机理》JJT2007-001。杨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抗胆碱药对术后老年病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30801070。 纪超:协和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乙酰胆碱调节IL-1RA/IL-1β比率抗Aβ诱导的神经炎症的机制探讨》 纪超:院所长基金-《抗痴呆药多奈哌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脑内微环境的机制探讨》,2010PY04。刘雁勇:院所长基金-《轴浆转运障碍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研究》,2010PY06。刘雁勇:国家自然基金主任基金-《基于改善脑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研究》,81050025。刘雁勇:教育部神经变性病重点实验室课题:《5-(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罗丹宁抗帕金森病作用及机制研究》纪超: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移植M2型巨噬细胞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痴呆模型大鼠认知障碍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81100801/H0902。
4. 近5年发表论著(共56篇,SCI 22篇,中文32篇,参著2本)

课题组人员组成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上一篇文章: 学系近年承担的课题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打印此文】【】


  本文关键词: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课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339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1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