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民间”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与《中国书评》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学在民间”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与《中国书评》的分析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必须确定自身的自主性,必须在关系自身独立性的问题上拿出强硬的科学态度来,必须以各种制度化的学术生产和再生产机制的建构为前提。在我们充分肯定中国社会科学于“学在民间”这一路向上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还必须高度警省中国社会科学于“学在民间”这一路向上的发展运动在打破原有知识制度安排之时是否有可能自我建构起另一种极其封闭的知识制度安排,甚至这一知识制度安排本身便为某种非自主的取向所支配。因此,在我们凭靠“学在民间”运动追究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时候,绝不能忽视对这一运动本身方向的追究。当然,这已经是我们对一个新的学术时代的期盼了。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 “学在民间” 制度安排
【分类号】:C092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70年代末始,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面相就是,按照沃勒斯坦等论者认识西方社会科学制度化的知识理路,中国生活世界中的场域分割在意识或不意识的情势下也相继展开,而其间至关重要的标示即是政治场域、经济场域和社会场域之间的边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J];哲学动态;1980年05期
2 高光;全国党校举行第三届哲学年会[J];哲学动态;1982年08期
3 汶;我校青年教师单少杰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文章探讨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史上的作用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4 ;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纲领[J];江苏社会科学;1985年05期
5 由英;;“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介[J];学术月刊;1985年04期
6 马士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在烟台举行[J];东岳论丛;1987年06期
7 许良英;争论从何而来?分歧何在?——答查汝强同志,并对《历史理性论》作一点补充说明和两处文字更正[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年05期
8 ;纪念本刊创刊十周年同贺单位、笔谈[J];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03期
9 ;东北、华北地区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编辑联谊会在吉林市召开[J];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04期
10 舒虹;;东北、华北地区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编辑联谊会在吉林市召开[J];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逸鸥;;四十年因明论著索引(1949-1989)[A];因明研究[C];1990年
2 王成;;试论嵇康四言诗对《诗经》的取法借鉴[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王永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兼与高清海教授商榷[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胡泽洪;;真理的逻辑哲学省察[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瀛;陈强;;社会科学研究网站建设探索——写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网设计之前[A];全国计算机网络应用年会论文集(2001)[C];2001年
6 北京“新疆村”课题组;;“新疆村”的现状及其经营活动[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7 张怀通;;周代山川祭祀的民本精神与政治功能[A];山岳与象征——2001山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邢福义;;承赐型“被”字句[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韩东屏;;理解价值需增设元价值概念[A];中日价值哲学新探论文集[C];2004年
10 王雨辰;刘英;;略论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A];中日价值哲学新探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雪梅;中国考古学与国际接轨意义重大[N];人民日报;2000年
2 记者 聂晓阳 实习生 刘佳;中国银发网民逾十四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周彤;东西差距30年内将大幅缩小[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于寅虎;日本还是经济强国[N];中国电子报;2001年
5 黄瑶莉 余慧明;’2001人文社科重点新书预览[N];福建日报;2001年
6 靳辉明;新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1年
7 记者 卢新宁;国际科学院联盟七十五届大会举行[N];人民日报;2001年
8 ;日出江花红胜火[N];北京日报;2002年
9 泉;《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N];中国文物报;2002年
10 刘永佶;民族经济学的建构[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猛;匿影缠绕: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瑾;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D];浙江大学;2003年
3 张蕾;论一种作为人权的财产权[D];吉林大学;2006年
4 尹奎杰;权利正当性观念批判[D];吉林大学;2006年
5 邢战国;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D];复旦大学;2006年
7 陈正华;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法律经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夏雪;近三十年儒学发展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成玮;宋初诗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祥壮;知识产权法治构造的理论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莲莲;中国社会科学发展与作者分布实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2 叶小青;冷战后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华小勇;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行政督察专员制度述论[D];西北大学;2006年
4 轩玉荣;论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D];河南大学;2006年
5 蔡飞;走向平等的选举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方乐;法官角色转换:理论与经验的双重考查[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太清;行政法与民法的调整界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段文艳;清代民间社会图赖现象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蒋军洲;要物契约,,生存还是死亡[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高昌洙;闽西客家宗族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75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67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