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文学性的价值取向
本文关键词:书评文学性的价值取向
【摘要】:在概括介绍了书评文学性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书评文学性对图书、读者和其评介性的影响,并对影响书评文学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剖析,而散文、诗歌等文学性的表达方式及其修辞手法在书评中的运用,更是充分展现了文学性赋予书评的美之所在。
【作者单位】: 攀枝花学院图书馆;四川省博物院;
【关键词】: 图书 书评 文学性 文学表达方式 影响因素
【分类号】:G236
【正文快照】: 书评能帮助读者了解图书的大致面貌,进而通览全书,特别是对思想健康或学术价值高且文笔流畅的图书,在收到“开卷有益”效果的同时不但扩大了此书的社会影响,还可在更大范围内让读者和社会受益[。1]而一篇优秀的书评,除介绍图书内容,点明图书特点外,还应该阐述书评作者的自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童翠萍;;秋禾书话书评的文体特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年02期
2 伍杰;朱自清与书评[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6期
3 瞿林东;;书评的“三益”与“三忌”[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5期
4 伍杰;叶圣陶与书评[J];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09期
5 伍杰;钱杏惃与书评[J];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05期
6 伍杰;周作人与书评[J];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09期
7 伍杰;俞平伯与书评[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国武;;《淮南子》审美思维对民族审美范型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李燕;;浅谈洪日升《长生殿》中的“梧桐”意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3 肖海凤,梁继超;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识[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4 王德岩;“中国悲剧”问题的歧途与希望[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尹慧慧;《故事新编》: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丰碑[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6 林永强,张晓芳;谈书斋名号中的文化意蕴[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9期
7 郭冬;吴泰昌散文的价值取向[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8 杨涛;;关于企业中有效的激励与创新的研究[J];才智;2008年21期
9 侯计先;;鲁迅翻译中的未来意识——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儿童文学翻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王天兵;;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张承志作品另类死亡叙事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刘波;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的嬗变[D];复旦大学;2007年
3 张苹;中国出版畅销书转型的符号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4 王彦斌;权力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史素昭;唐代传记文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甄洪永;明初经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马研;《人民日报》、《文艺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8 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9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吕红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体观的生成与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展;现代安徽诗人诗学批评[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莉;两宋俗词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3 夏晔;真诚拥抱灵魂的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菲;清初禁毁徽人著述之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5 印然然;鲁迅林语堂关系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夏文华;晚清民国时期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生成历史的文化考察[D];山西大学;2007年
7 陈松林;论“亮色”—鲁迅小说的辩证艺术[D];南昌大学;2007年
8 张伟;论民初教育模式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8年
9 徐术根;从张天翼、郑渊洁童话创作看中国热闹童话的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邱兴跃;曹植文学思想略论[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雁;李健吾的文学书评观[J];中国编辑;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薇;;书香社会的少数坚持[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33期
2 盛韵;;“上海书评”:不仅是一份书评[J];编辑学刊;2011年04期
3 ;京东商城以内容为导向打造权威好书榜单[J];出版参考;2011年21期
4 周志强;;批评的书评[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7期
5 张洁;;数字时代的信息宣言——《一位数字移民的告白》评介[J];图书馆杂志;2011年08期
6 卧底不是灵小雪;;《米周刊》独家猛料!第一季尘埃落定,第二季狼烟再起!新酿第二季图书《××××××》紧张制作中 有声有色,本季赠品—神秘光盘将于金秋九月璀璨上市![J];男生女生(金版);2008年08期
7 张智燕;;复合图书馆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评初景利新作《复合图书馆理论与方法》[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年03期
8 朱庆华;龚立群;;网络计量学的奠基之作——邱均平教授的《网络计量学》评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9 ;“暑期意林励志图书全场7折”满98包汇通快递!!”[J];意林(少年版);2011年16期
10 ;天翼图书第24届管理论坛举行[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元明;;譬如掘井层层况味不尽同——现代书评体式及范文刍议[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倩;;努力实现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A];高校编辑出版文集[C];1995年
3 高继民;;论图书的编辑含量[A];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C];2001年
4 田平安;冯亚琴;;谈谈开架管理条件下的排架[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崇熹图书入选“三个一百”[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6 陈克坚;;努力开发双效益图书[A];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论集[C];1999年
7 张丛;;出版价值工程论纲[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8 赵霞;;建构编辑工程新理念[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9 姚彤;;浅析图书直接采购[A];向数字化转型的图书馆工作[C];2004年
10 文波;;媒体时代的文学现状——近期文学热点话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6)[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新新;与媒体联后推介图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2 魏清荣;如何构建图书质量评价体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记者 李灿珍;书评要有批评的声音[N];深圳商报;2006年
4 贺绍俊;实在的书评[N];光明日报;2007年
5 罗春伟;新书书评的快与慢[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彭致;书评 全媒体时代的跨媒体角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康慨;去荒诞斯坦吧[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赵乾海;书评“堕落”当自省[N];中国改革报;2005年
9 龙美光;品尝书评[N];法制日报;2003年
10 姜小玲;书评呼唤“实话实说”[N];解放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栋;《景德传灯录》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吴塔娜;《青史演义》文献史科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陈令君;英语学术书评中的评价: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黄耀红;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尹雪华;先秦两汉史传作品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建设;乔纳森·卡勒:解读理论多元时代[D];清华大学;2009年
9 张平仁;明末清初时事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丽洁;《妙法莲华经》的一乘思想及其文学特征[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春燕;文学性与话语偏离[D];浙江大学;2006年
2 廖丽蕾;虚构与真实的文学法律学维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祥春;当代语境下大众文学的书写与消费[D];西北大学;2010年
4 霍胜侠;20世纪西方含混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薛向娟;《墨子》文学性探微[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志峰;[D];浙江大学;2004年
7 黄丽娜;文学形式与文学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胡平平;从文学到文学性:图像社会文学存在方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高志明;《史记》的文学语言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10 邱晓;历史叙事的文学维度[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75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675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