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钒钛磁铁矿选矿》书评
本文关键词:《中国钒钛磁铁矿选矿》书评
更多相关文章: 磁铁矿选矿 钒钛磁铁矿 工艺矿物学研究 生产实践 试验研究 开发利用 工艺矿物学特征 海绵钛 高炉冶炼 资源综合利用
【摘要】:《中国钒钛磁铁矿选矿》书评《中国钒钛磁铁矿选矿》由朱俊士教授组成编写组编著,由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责任编辑黄淦祥。全书分前言、七章三十五节、主要参考资料等部分。共426页、66万字,,表393,图247,照片10,参考文献33。中国钒钛磁铁矿...
【关键词】: 磁铁矿选矿 钒钛磁铁矿 工艺矿物学研究 生产实践 试验研究 开发利用 工艺矿物学特征 海绵钛 高炉冶炼 资源综合利用
【分类号】:TD92
【正文快照】: 《中国钒钛磁铁矿选矿》书评《中国钒钛磁铁矿选矿》由朱俊士教授组成编写组编著,由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责任编辑黄淦祥。全书分前言、七章三十五节、主要参考资料等部分。共426页、66万字,表393,图247,照片10,参考文献33。中国钒钛磁铁矿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丙光,彭仕宜;钒钛磁铁富矿的合理利用[J];钢铁钒钛;1980年04期
2 苑广智;钢铁、原料及冶金产品中钒钛元素的化学分析方法简述(二)[J];钢铁钒钛;1981年02期
3 丁宏达;;国外选矿厂尾矿处理和利用概况[J];金属矿山;1981年06期
4 张德纯,李荫松;钒钛球铁小能量多次冲击抗力的试验[J];铸造;1982年03期
5 陶瑞津;钒钛蠕虫状石墨铸铁的研究及应用[J];铸造;1982年04期
6 胡家聪;钒钛白口铸铁磨辊[J];农业机械学报;1982年01期
7 袁次熙;;磁铁矿湿式自磨与粗粒抛尾的工艺关系及展望[J];江苏冶金;1982年02期
8 刘兴乾,崔润炯,周能金,熊国菁,王苹,应天录;我国钒钛钢的科研、生产与应用[J];钢铁钒钛;1983年01期
9 程必贤;首届全国钒钛钢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J];钢铁钒钛;1983年03期
10 ;前言[J];钢铁钒钛;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列希;蒋大军;;钒钛磁铁精矿烧结能耗的影响因素及节能技术措施[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2 高家峰;桂长林;;内燃机合金铸铁活塞环-缸套的摩擦学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3 黄四亮;赵金华;;含钒钛24%铬高铬铸铁磨球试验研究[A];21世纪全国耐磨材料大会——第九届全国耐磨材料磨损失效分析与抗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0年
4 吕振林;邓月声;饶启昌;乔峰;;低铬钒钛多元合金铸铁磨料磨损特性及其磨段在大型湿式磨机中的应用[A];21世纪全国耐磨材料大会——第九届全国耐磨材料磨损失效分析与抗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0年
5 杨强;袁明康;林良栋;叶文婷;毕雅敏;;毫克级样品中铬镍钼钒钛铝的原子吸收测试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6 文永才;杨素波;汤天宇;许立志;栾秋生;董履仁;陈伟庆;;钒钛转炉钢渣熔化特性的研究[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C];2001年
7 张彬;;肥胖与疾病[A];四川省营养学会2002年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古隆建;;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和展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钟崇武;况百梁;侯兴;;新钢高炉护炉实践[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10 陈厚生;李林德;;攀枝花钒钛资源与能源材料[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希希;高铬钒钛系列高耐磨合金铸球[N];中国建材报;2000年
2 杨文祥;攀枝花确立建特色经济强市目标[N];四川政协报;2000年
3 杨文祥;攀枝花的目标……[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杜厚益;国际钒市场波涛暗涌[N];中国冶金报;2001年
5 记者 周裕君 宋凤芝 胥全迎 徐建华;冶金技改 紧锣密鼓[N];中国冶金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彭嘉陵;西部明珠攀枝花[N];人民日报;2001年
7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N];四川日报;2001年
8 唐诗全;攀钢半钢炼钢转炉溅渣护炉系统通过鉴定[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9 朱元嵩;HRB400级热轧钢筋推广会召开[N];中国冶金报;2002年
10 张华徐禾;张文化之力扬企业征帆[N];中国冶金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继光;降低钒钛磁铁矿矿石入磨粒度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2 杨旗;转炉提钒静态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吴强;攀钢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罗小军;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韵律层特征及其研究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5 胡晓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表面处理钛合金种植体骨界面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6 刘贵东;钒、钛半钢轧辊组织性能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冼瑞强;承德新新钒钛股份有限公司再融资策略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孙敬民;钒钛半钢轧辊的研制[D];重庆大学;2004年
9 苏丹;钒钛高铬铸铁及其耐磨机理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10 贾清斌;基于B/S结构钒钛在线贸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54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954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