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试验研究方法》书评
本文关键词:《马铃薯试验研究方法》书评
更多相关文章: 马铃薯 研究方法 试验设计方法 形成机理 试验研究 育种 生长发育规律 书评 无土栽培 农业科学技术
【摘要】: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关键词】: 马铃薯 研究方法 试验设计方法 形成机理 试验研究 育种 生长发育规律 书评 无土栽培 农业科学技术
【分类号】:S532
【正文快照】: 由张永成等编著的《马铃薯试验研究方法》一书已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大生产国。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利用链条不断延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迪轩;;马铃薯采后处理技术[J];农民科技培训;2010年01期
2 张燕燕;曲来叶;陈利顶;卫伟;;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1期
3 阎彩萍;;黄土丘陵区坡耕地倒水平阶覆盖耕作法[J];中国农技推广;2010年01期
4 陈炳;宋正太;马宝祥;缑德强;;秦安县梯田开发模式的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0年01期
5 赵丽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J];现代农业;2010年01期
6 程明芳;金继运;李春花;王玉军;王贺;;氯离子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7 李华英;贾雄兵;劳恒;梁松世;刘在松;;50%嘧苯胺磺隆WG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及其对水稻和后茬作物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0年01期
8 史桂芳;毕军;夏光利;朱国梁;孙国波;;植物源药肥对马铃薯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1期
9 ;《中国水稻科学》投稿须知[J];中国水稻科学;2010年01期
10 马建华;樊明寿;田东海;;双氰胺对马铃薯农田土壤铵态氮、硝态氮转化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冬香;;对我国旅游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认识与思考[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隋芹芹;;滨海旅游国内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韦志慧;;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吴燕丽;;旅游人类学研究进展分析[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田中群;;新方法和新仪器推动表面拉曼光谱研究不断深入发展[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曾勇平;杨正华;朱晓敏;;Be~(2+)、Mg~(2+)在液体甲醇中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孙德文;孙昭艳;安立佳;;对称的线形ABA三嵌段共聚物/线形均聚物B共混体系的相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景慧;吕春林;;马铃薯膳食纤维在低温香肠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学术论文集[C];2010年
9 毛秉伟;陈招斌;魏奕民;周小顺;颜佳伟;;现场STM针尖辅助表面纳米构筑和量子输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刘小琴;袁琴;王英;何毓敏;;《医用化学》课程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助理兼教务处主任,,《班主任兵法》一书作者 万玮;充满争议的《班主任兵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冯国梧;天大医大联手“神经工程”研究[N];科技日报;2010年
3 东师大哲学系教授 顾红亮;简评《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N];光明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雨 通讯员 何全文;渭源多措并举关爱农民工[N];甘肃日报;2010年
5 记者 王朝霞;《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管理条例》1月1日实施[N];甘肃日报;2010年
6 记者 刘伟霖;黑龙江高产粮食作物面积突破亿亩[N];农民日报;2010年
7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翟虎渠;给农民提供更多高科技[N];人民日报;2010年
8 记者 孔祥轶;播种丰收的希望[N];咸宁日报;2010年
9 夏祖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N];中国财经报;2010年
10 记者 宁启文;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建设启动[N];农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斌;马铃薯压缩、应力松弛特性与淀粉含量相关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2 秦爱国;马铃薯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盛万民;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 Demissum与栽培品种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吕典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遗传多样性及其诱导的基因沉默[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5 李亚军;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与β-氨基丁酸诱导抗性防卫系统基因表达的差异[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吴田;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相关基因StPK1、StLRPK1、Star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杨大松;产品设计的形态观及形态品质塑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袁华玲;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杂交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郜刚;青枯菌诱导的马铃薯防卫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10 徐建飞;马铃薯抗晚疫病主效位点的基因定位和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娅君;体裁分析:杨澜访谈录之东方看奥运[D];东华大学;2010年
2 崔艳红;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RB在番茄中的转化及信号传导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申丽琼;培养条件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及其结薯性能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4 刘迎春;马铃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5 孙晓光;混合盐胁迫下马铃薯脱毒苗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6 王佳楠;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EST-SSR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7 刘辉;马铃薯花药培养及双单倍体植株的鉴定[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8 林玲玲;GDP-D-甘露糖焦磷酸化酶基因(GMPase)在马铃薯中的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栗亮;菠菜胆碱单加氧酶基因转化马铃薯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10 张春凤;转PPase基因马铃薯块茎休眠和发芽特性的分析与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54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95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