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硕士论文 >

核酸的功能_核酸的作用 7大作用你都知道吗

发布时间:2016-11-21 17:48

  本文关键词:核酸,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核酸是一种我们熟悉的大分子物质,它是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可见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对整个生命系统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核酸具体有哪些作用呢?下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七个作用。

  核酸的作用

  1.饮食核酸与衰老和内分泌

  衰老是机体各组织器官的退行性变化,代谢性、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体内过氧化脂质含量高度正相关。饮食核酸能增加血浆单不饱和脂肪酸和co-3、¨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增加可提高机体对抗自由基的能力。饮食核酸作为使遗传物质活泼代谢的原料,具有极强的抗生物氧化、消除体内自由基和全面增强免疫功能及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因此在延缓衰老方面优势显著。

核酸的作用 7大作用你都知道吗

  2.饮食核酸与免疫

  核酸可以对人体整个系统产生影响,而免疫系统是非常敏感的也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一个系统,通过实验证明,核酸可以对免疫功能起到维持的作用,它也是人体生长代谢所必须的不可缺少的物质。

  3.饮食核酸与增殖细胞

  饮食中补加核酸有助于肝脏再生和受损伤的小肠恢复功能,饮食核酸是维持肝脏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必需营养物质。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蛋白等也都是代谢较快的增殖细胞系,加之它们中的大多数均无从头合成核酸的能力,因此它们的代谢和功能也都需要充足的核酸营养。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抗癌药物、放疗、化疗等引起的贫血,即缺铁性贫血之外的贫血均需补充核酸营养,以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和血液成分的代谢活力。

  4.饮食核酸与痴呆等神经障碍

  食物核酸提取物对痴呆症状的改善非常令人鼓舞。老年痴呆患者脑内神经纤维变化多的部位,RNA和蛋白质合成显著减少,因此发生记忆障碍。

  5.饮食核酸与癌症

  身体中每天大概有几百万的癌状细胞产生,它们基本上都被免疫监视系统和维生素以及核酸等成分给排除了,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致癌因子的作用,同时还要增加核酸等能够起到防癌作用的因子的补充。

  6.饮食核酸与循环系统

  核酸营养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是抑制过氧化脂质的形成,抑制胆固醇的生成,扩张血管,改善血流,纠正心肌代偿不良,促进血管壁再生,抑制血小板凝集,因此核酸被认为对脑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症有较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7、饮食核酸与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和运动不足关系密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饮食疗法常常被应用于这类患者。如果在普通的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再加上核酸饮食,将收到更好的效果。

  除上述作用外,饮食核酸还有以下作用:减肥,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耐受力,显著的抗疲劳、增强机体对冷热的抵抗力、促进摄人氧气的利用,促进小鼠生殖系统的发育等。

饮食核酸还有以下作用:减肥,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耐受力,显著的抗疲劳、增强机体对冷热的抵抗力、促进摄人氧气的利用,促进小鼠生殖系统的发育等。

  对于一些年老体弱或者是婴儿以及外伤手术的患者来说,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核酸类的物质,此外对于全身感染和肝功能不全的人以及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低下的人来说补充核酸也是必要的。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我们每天膳食里的核酸量不要超过两克,除了食物中的核酸摄入之外,,每天额外补充要低于1.5克是比较合适的。

  食物中,鱼类等海产品富含核酸,此外动物肝脏、脑、心、瘦肉,豆类及豆制品,笋,波菜,蘑菇,木耳,花粉,酵母,香蕉,葡萄,胡萝卜,番茄,苹果,桔子等,含核酸也较丰富。核酸产品有核酸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及保健食品。

  核酸的化学性质

  ①酸效应:在强酸和高温,核酸完全水解为碱基,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在浓度略稀的的无机酸中,最易水解的化学键被选择性的断裂,一般为连接嘌呤和核糖的糖苷键,从而产生脱嘌呤核酸

  ②碱效应:DNA:当PH值超出生理范围(pH7~8)时,对DNA结构将产生更为微妙的影响。碱效应使碱基的互变异构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影响到特定碱基间的氢键作用,结果导致DNA双链的解离,称为DNA的变性。RNA:PH较高时,同样的变性发生在RNA的螺旋区域中,但通常被RNA的碱性水解所掩盖。这是因为RNA存在的2`-OH参与到对磷酸脂键中磷酸分子的分子内攻击,从而导致RNA的断裂。

  ③化学变性:一些化学物质能够使DNA/RNA在中性PH下变性。由堆积的疏水剪辑形成的核酸二级结构在能量上的稳定性被削弱,则核酸变性。

  结语:通过小编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核酸的作用于分类,它对于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和很多的疾病都有密切的联系。


  本文关键词:核酸,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4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184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5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