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论文】控制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共3562字)
本文关键词:控制论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煤矿出产的能源量对经济的贡献达到了70%。但在高产值的资源量背后,却是一次次重大的安全事故,煤矿的开采虽然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同样也带来了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加大煤炭开采量、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因此,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控制论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出发,结合现阶段我国煤矿开采的现状对煤矿安全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希望为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减少和能源开采量的提高建言献策。
1控制论的基本认知
1.1控制论的内涵及发展
控制论是研究在系统内部总体对其下个监管部分的调控功能的科学理论[1]。控制论大部分被应用在安全管理方面,而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论指导相关部门必须要明确事故的安全负责人和领导者,深入了解需要控制的系统内部各项工作的工作情况和需要控制的具体对象。除此之外,还要对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人员、相关设备和工作数据等基本资料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在已掌握的信息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安全控制小组,制定严格的安全事故负责制度和工作规范,对员工的工作定期进行绩效评价,,最终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科学化的安全管理。控制论从创立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截止到20世纪50年代末,历史上将其称为经典控制论,在经典控制论的理论体系中主要解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残留问题,即机器自动化问题。而第二阶段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被称为现代控制论,现代控制论的研究范畴要远远超过经典控制论,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机器控制,而是转向多方面的社会因素控制,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维持至今,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现代控制论中的科技成分大大增加,还在原有的基础上荣誉了运筹学、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等新的知识体系。
1.2控制论的原则
控制论主要有六大原则,分别为闭环控制原则、分层控制原则和分级控制原则、反馈原则、动态控制原则和等同原则[2]。闭环控制原则指的是在控制论应用于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在系统的工作环境内部明确控制对象和控制的最终目的,并在现有基础上对需控制的对象进行评价,同时保留评价结果直到控制完成后的最终绩效评价。分层控制原则指的是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论的应用要分层次进行,类似于阶梯状的演进方式在系统各机构内部进行递进式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协调各控制对象的需求和最终目的。分级控制原则指的则是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的控制要有侧重点,分清楚控制力度的轻重,不仅仅要注意整体的控制,还要注意每个部门的个体控制。反馈原则指的是在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工作数据和收集的信息必须及时地向上级反馈,且反馈的信息必须先经过系统内部的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后才能纳入整体的控制体系之中。动态控制原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原则,通俗来说就是系统内部需要控制的部分在允许的条件下都能实现其对自身的自动化控制。等同原则是控制论中最重要的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它要求不论是在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的控制因素都必须大于系统中的被控制因素,这样才能确保系统内部控制因素对被控制因素的控制。
2我国煤矿业发展现状
目前在我国煤矿开采业中,85%的开采方式都是以下井挖煤为主,且在能够开采的煤矿中,50%的煤矿是瓦斯含量相当高的高危矿井[3]。由于工作人员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的涌出量就会越来越大,对煤矿的安全管理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据社会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国家已发现的煤矿中携带自然爆炸危险的煤矿占总煤矿的51%,严重阻碍了我国煤矿业的发展进程。不过,相比于十年前,我国现阶段煤矿业开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安全管理上也提高了安全系数,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也减少了20%左右,发展前景良好。
3控制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建立全国性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小组
控制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最重要的就是其法律基础。在控制论的指导下,中央政府认识到了控制煤矿安全因素的重要性,颁布了《煤矿安全管理办法》,从法律上给予控制论的工作以支持[4]。不仅如此,中央政府还组织建立了全国性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小组,对全国范围内的煤矿安全进行统一管理,先保证总体运行的有序性,再在总体之中找出存在问题的个体,有针对性的下到地区进行安全控制。在全国性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小组的管理工作中,监督的力度必须要大大增强,对于现有的煤矿安全管理中违背《煤矿安全管理办法》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如果不知悔改,则必须要予以警告,严重者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或暂时关闭该煤矿,直到安全管理工作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工作。
3.2建立全国性的煤矿安全监测网
控制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国家在“安全第一”的总控制原则的指导下建立的全国性的煤矿安全监测网[5]。健美全国性的煤矿安全监测网,可以全面的掌握国家各个城市各地区的煤矿分布和开采情况,对于曾有过安全事故的二次煤矿进行严格控制,并掌握每个煤矿具体的开采数据和安全信息,建立煤矿安全信息网,辅助安全监测网的工作。不仅如此,安全监测网还具有对安全事故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功能,借助互联网的远程遥控功能实现远距离的现场救助工作,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因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
3.3建立煤矿安全应急组织系统
在全国性的安全监测网的基础上,为了更细致的管理煤矿安全,贯彻落实控制论的基本要求,国家还应该建立煤矿安全应急组织系统[6]。建立了基本的应急管理组织后,明确组织内部各工作人员的职能和负责对象,使得安全事故负责人落实到个人,切实提高工作人员在事故突发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包含了国家、省、市的分级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了解各级别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对象,对全国范围内的煤矿合理的划分到各个省市的管理体系中,保证对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控制。
3.4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不仅要从硬件上实现对煤矿安全管理的控制,还要加大对“软件”的建设力度。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低也是诱发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控制论的分层原则要求管理者在对外部安全监管工作结束的情况下加强内部的管理与控制,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高正是内部管理的最直接表现。因此,煤矿管理者在进行员工招聘时就必须把好质量关,聘请优质员工,保证其的专业操作技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出现。不仅如此,在工人上岗前还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煤矿工作的危险性和工作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控制论的指导下,管理人员还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岗后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7]。
3.5加强对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
只有做到了上述几点后,加强对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才能起到应发挥的作用。在人们的专业素质和相关管理系统都建立完善后,对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能够使人们更深一层地了解到煤矿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煤矿事故对每个矿工家庭可能带来的巨大打击,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安全管理意识,规范工人的操作行为。加强对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将煤矿安全知识提升到人类社会必备的知识体系之中,是进行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做高标准。
4结论
我国每年的煤矿安全事故平均在360起,死亡人数平均为2990人,而2014年煤矿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相比于2004年下降了30.1%。可见,我国政府对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并且煤矿相关负责人的安全管理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本文对控制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的研究,从控制论的基本内容出发,对控制论的闭环控制原则、分层控制原则、分级控制原则、等同原则和反馈原则等实施原则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煤矿开采的现状。在上述过程完成后,笔者根据控制论的基本要求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建立全国性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小组、建立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建立煤矿资源监测网以及加强对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等一系列建议,希望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合理化尽绵薄之力。
作者:张博 单位:保利能源新疆分公司
合同管理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制度建设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资源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物业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薪酬管理论文 社会学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城市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医院管理论文
营销管理论文 库存管理论文 社区管理论文 管理毕业论文 出纳管理论文
本文关键词:控制论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7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247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