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硕士论文 >

初中音乐课中通俗音乐的教学研究——以龙泉七中为例

发布时间:2017-07-28 08:00

1 绪论

笔者从事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十余年,亲身感受到在课堂上学生们越来越多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的需求,“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日趋严重,一直存在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与学生的音乐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一现象是中学音乐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中外通俗音乐以不可抗拒的势态广泛流行, 学生的音乐视野不再局限于中文歌曲,外来通俗音乐备受青少年亲睐。网络传媒的快捷和丰富多彩的选秀节目,使得通俗音乐具有广大的受众群。学生在音乐课外所接触的几乎是通俗音乐,这就造成了学校音乐教育与家庭、社会音乐的相互矛盾。现行教材中唱歌与欣赏,内容大多是中国传统与西方古典音乐,这些优秀的、经久不衰的音乐作品,虽然鼓舞着一代代的青少年,但是这些作品需要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文化修养才能准确把握其风格,受学生的音乐知识的局限,教学中往往采用灌输式的、相对生硬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因此,音乐教师处在不断调和教材与学生音乐兴趣的矛盾教学实践之中。

.....


2 初中音乐教育中通俗音乐教学概况


2.1 通俗音乐界定

“通俗音乐”一词“最早见于 19 世纪欧洲报刊的演出报道中,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及通俗音乐的流行性、商业化特点,故也有‘流行音乐’、‘商业音乐’之称①。”因其风格的丰富多样性和适合大众的审美观念而盛行。中国通俗音乐的奠基人黎锦晖于 20 世纪二十年代创作的《妹妹我爱你》、《毛毛雨》等歌曲是我国通俗音乐诞生的标志。为此,通俗音乐似乎是流行歌曲的专属。就其概念,在学术界也有许多争论,从音乐学角度讲,通俗音乐应当归为大众流行音乐的范畴。作为大众流行音乐风格的通俗音乐已向多元化发展,创作、演唱、编配更加细化而独立,由于世界各国通俗音乐的相互影响,使其更加时尚、另类、超前,时代的快节奏使得通俗音乐的旋律被淡化,节奏被强化,曲式日趋多样化。加之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通俗音乐的表现方式、承载方式更加独特,传播方式更加多样而快捷,致使通俗音乐成了人类生活中“快餐文化”而备受青睐。


2.2 现行音乐教材中通俗音乐内容分析

“湘教、苏教、西师”地方教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传统音乐为主,结合地方音乐特色,倡导音乐的民族性、区域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生活、兴趣为出发点,发扬和继承地区传统音乐文化。如“西师版”初中教材有我国经典的音乐曲目,外国音乐作品,尤其结合云、贵、川特色,选取了当地的民歌花灯《采茶》,重庆的《川江船夫号子》等作品。让学生在音乐中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地方音乐,增强民族自豪感。由于通俗音乐的主要题材是爱情,各种版本的音乐教材几乎未涉猎。但有关爱国、校园文化及民族风题材的通俗歌曲在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由于学生受网络等流行音乐的影响,普遍具有排斥心理,所以,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就省略了这一体裁。

3 龙泉七中音乐教学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10

3.1 问卷数据统计 ......10
3.2 调查结果分析 .............14
4 通俗音乐在课堂的优化运用 .......16
4.1 在导入环节预设通俗音乐 .........16
4.2 歌曲演唱通俗化 ..... 18
5 通俗音乐贯穿课堂教学的校本教材建设..... 20
5.1 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整理通俗音乐.... 20
5.2 校本教材与兴趣二课堂 ..... 22
5.3 校本教材与活动表演....... 22

5 通俗音乐贯穿课堂教学的校本教材建设


5.1 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整理通俗音乐

以上所选曲目是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的,音域适中,旋律优美,富有节奏感,演唱朗朗上口。每学期开始,由指导教师与班委协商,选取2-3首歌曲作为课堂补充教学内容,老师在教授这些歌曲之前应当让学生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例如《北京东路的日子》这首歌曲是南京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6)班学生自编自演的原创毕业歌,回顾高中生活的点滴,为了纪念校园的美好生活而编排创作。这样的曲子不仅旋律上口、通俗易懂,同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演唱的热情。课堂上,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提供创编探索的教学环节,如以小组合作方式为喜欢的歌曲改编歌词;自编自演;改编成多声部的各种演唱方式等等。还可将校本教材中的民谣类的歌曲,进行模仿改编,老师挑选改编较好的版本,让全体同学一起唱,再进行师生之间评讲,鼓励学生的创编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5.2 校本教材与兴趣二课堂

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中指出:“学校音乐教育必须包括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这是一个整体,没有课外活动的音乐教学,是不完全的音乐教学。”学校的音乐课外活动以兴趣二课堂的形式呈现,涉及各个活动小组,如:合唱队、舞蹈队、民乐队、管乐队。在校本教材实施前,这些兴趣小组延续了传统的课外活动特点,合唱队以传统的演唱曲目练习为主,舞蹈队的训练围绕基本功,中国舞,古典舞身韵组合动作学习……兴趣二课堂除了对已有音乐专业基础的学生提升水平外,更加注重参与面,让更多零基础,喜欢音乐的同学得到学习的机会。
........


结语


本篇论文通过对通俗音乐进入音乐课堂,与教材内容协同教学,开发适合学校学生的校本教材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结合笔者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不断尝试和改进。实践证明,这样的结合教学对本校学生是有帮助的,音乐课堂更加丰富、生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同时,通过本文的撰写,,希望得到其他同仁的关注和支持,碰撞出教学的火花,真正将快乐课堂,学生喜欢的音乐课还给学生,让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将通俗音乐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尝试,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如:现在的音乐老师,大多数是各类音乐院校、师范院校毕业,在校期间,学习传统音乐及古典音乐,对通俗音乐知识了解甚少,这也是我们一线的教师教学中最大的困惑,面对现在的初中生,我们不能回避通俗音乐,而且应当不断学习,具备丰富的音乐素养,平时在生活里多了解通俗音乐的创作,配器手法,掌握通俗元素及特点。在课后,老师应多与学生沟通,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喜好,从他们喜欢的歌曲和音乐入手,找到与教材中内容的切合点,这样不仅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为教学提供了素材。再次,音乐老师应参加相关的培训,如通俗音乐的演唱,流行键盘的伴奏,流行和声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有教育家曾说过“学生永远是新的,如果教师停滞不前,必会遭到历史的淘汰。”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82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582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2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