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硕士论文 >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08:06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007 年 8 月,始发于美国房地产的次贷危机演变成了一场罕见的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至全球。危机爆发后非常多的学者对其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曾被称为“代表未来会计计量方向”、被国际会计界公认为最具有相关性且可以作为风险防范利器的公允价值被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代表不同利益的机构和学者就公允价值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等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以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为代表的一方,认为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而以投资者和证券监管部门为代表的支持方认为,公允价值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市场参与者及时了解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公允价值是风险信息的传播途径之一但不是风险的生产者。

...............


1.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本文以上市银行为样本研究了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问题。虽然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大多是由于结构性经济失衡、金融创新超前、金融机构没有重视风险控制和金融监管机构疏于监管所致,但是大量的研究也证明会计政策本身具有很强的经济后果。金融危机期间,很多学者认为公允价值的运用会产生顺周期效应给金融市场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认为,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能够有效地缓解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同时能够合理的评估金融系统的风险,又是内部风险度量、资本监管以及偿债能力分析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影响金融市场发展演化的进程和金融市场全球化的效率。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理论分析及其顺周期效应、第 39 号会计准则的公布所产生的效果以及会计准则变革和发展的方向讨论。

...............


2 文献综述


2.1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研究综述

公允价值概念最早出现于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53年发布的第43号文件中,其规定“在估计因证券交换获得的无形资产的对价时,需考虑所付成本的公允价值”。在随后的四五十年里,学术界一直在不断深化对公允价值计量研究,同时实务届开始慢慢接受企业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财务报表中,采用双重计量属性进行会计确认、报告和披露。从最初仅在金融交易的局部事项中运用公允价值到现在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不仅局限于金融市场交易,还拓展到其他商品市场交易等,实务界开始越来越重视公允价值计量并已经开始进一步的扩大运用范围。

...............


2.2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综述

欧洲中央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会计准则对银行的要求较为严格,同时银行业也是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最为广泛的行业,欧洲中央银行的指出,公允价值在银行业的运用可能会加剧银行业绩的波动,导致银行业决策者采取可能不合理的行为,加大了市场波动的可能性最终导致金融的不稳定。众多的研究表明,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确实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从而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具相关性的决策信息,但这样的市场条件不能保证一定存在,所以很多情况下公允价值的运用前提的不够充分导致其顺周期效应更为显著,最后有可能导致危机的加剧。

...............


3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传导机制分析...............15

3.1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产生机理...............15

3.2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传导机制...............17

4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实证分析................. 21

4.1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假设推理和提出...............21

4.2 研究设计...............26



4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实证分析


4.1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假设推理和提出

银行基于风险收益匹配和流动结构匹配,以目前的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依据对宏观经济变化的预期水平,,对特定类别资产的比重进行调整优化。在经济萎缩时期,银行会相应降低银行资本充足率、信贷以及投资能力,以控制风险;在经济高涨时期,银行会适当配置资本充足率、信贷以及投资能力,以扩大收益。当公允价值被采用以来,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大大提高,以前被认定为潜在的增值部分以实际的数值披露在报表中。而随着金融系统的危机暴露出来后,公允价值计量的负面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公允价值计量的特性决定了宏观经济环境势必会对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决策者预测未来的宏观经济走势良好,预期市场交易量频繁,经济繁荣和高涨,则表明更多的市场交易价格可以作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其就越有可能在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和计量决策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二,预期未来经济走势较好,市场交易繁荣,金融工具交易活动频繁,就越有可能实施公允价值选择权会计,将原来采用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直接指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减少会计错配;其三,由于未来宏观经济走势较好,预期市场繁荣,则决策者可以进行金融工具的投资或者投机活动,从而买进大量金融工具,这也增加了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比例;其四,由于市场价格上涨,在同等条件下,原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价值增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了收益或增加了所有者权益。


...............


4.2 研究设计

自从 2007 年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备受指责。公众认为,公允价值的广泛采用导致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迫使银行抛售金融资产,引发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因而研究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文献多以银行财务信息为研究对象。截止到 2017 年 1 月 31 日,我国上市银行数量为 25 家。其中,2010 年上市银行累积数量为 16家,2016年全年共核准 9 家银行股上市交易。本文以 2010年累计上市的 16 家银行为研究对象,以 2000-2016 年我国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经筛选整理共得到 651组观察值。上市银行财务报告相关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而宏观经济数据则从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等国家权威网站进行查询,并采用 SPSS20.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


结论

本文在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相关的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结构失衡、金融创新过渡、金融机构疏于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缺位所致,但是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需完善,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会给金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并用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证检验假设 1,假设 2 和假设 3,得出以下结论: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我国上市银行业会产生顺周期效应,其顺周期效应的产生与财务报告体系中会计计量方法的混用有直接的相关性。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类资产配置的比重与宏观经济变化预期的关联性大,当经济预期表现为积极时,上市银行会相应增持该类资产以赚取收益;当经济预期表现为消极时,上市银行会适当减持该类资产以控制损失。财务报表中广泛计量和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附加在客观的宏观经济变化上,从而放大对未来经济形势变化的预期水平。根据实证检验假设 4,得出以下结论:2014 年《企业会计准则第 39 号-公允价值计量》的颁布和实施未能明显改善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其可能的原因这一方面是由于新的准则仅仅执行了两年,企业还没有适应和熟练的运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新准则中估值模型尚不完善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82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582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1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