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助学案的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研究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助学案”的理论依据
什么是学习目标问题化原则?把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与能力点,经过学生对知识点提出疑问与解释疑问,进一步激发思考,培养学习者的探究精神与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等能力,助学案的编写必须遵守这样的原则。通过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回归到书本,必须对教材进行详细的阅读,但是只依靠书本不进行思考也是行不通的,思考不深入不透彻也依然行不通。让学习者从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学会看书、思考、自学。笔者认为,设计问题有这样一些基本的要求:①能够让学生思主动思考;②要简洁精炼;③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④呈现要尽量以形象化的方式进行呈现,尽量不用填空的形式(个别需要识记的知识点除外),避免学生不经思考直接填写答案,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⑤问题的描述方式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如:你的看法是什么?你作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你的发现是什么?等等。2.2 “助学式”课堂本义及特质
课堂教学提出的问题,均本于教与学的关系及途径方式。“助学式”课堂,在教与学的关系这一方面,学生的有效学习依靠“助”,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也要本于学的需求,要充分地体现“助”。“助”使学更加自觉主动;“助”使学方向明确,方法、策略更加科学有效;“助”使学更加深刻、更成体系。“助”贯穿学的始终,“助”与学共同成长。“助学式”课堂以自主学习、同伴互学为学的基本形式。师生共同创建、引导深化是学的必要保证。设定学习目标、提供方法指导、实施即时评价、深化学的程度、建构完善体系是“助”的主要内容。“助学式”课堂,让自觉、自主成为习得的主要方式,学会为过程,会学是结果。使教师由怎样教“学科”转变为怎样教“学习”。第三章 高一物理“助学案”的使用现状问卷调查.17
3.1 问卷编制的依据............173.2 问卷的实施...........17
3.3 问卷的结果..........18
3.4 问卷结果分析........19
第四章 基于助学案的习题课的教学模式研究..........21
4.1 “助学案”的备课环节与结构...21
4.2 助学案的编制............22
4.3 助学式课堂的模式..............23
4.4 助学案使用的模式流程的说明.........25
第五章 基于助学案的习题课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36
5.1 习题课使用助学案的实验研究..........36
5.2 实验分析.......39
5.3 实验研究的反思与总结.......40
5.4 基于助学案的习题课教学案例展示........40
第五章 基于助学案的习题课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5.1 习题课使用助学案的实验研究
笔者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南通市第二中学的 2015 级新入学的高一(8)和高一(9)两个平行班,其中高一(8)为实验班,高一(9)为对照班,高一年级在分班伊始便是平行分班,这两个班的情况也较为相似,笔者在选取时采用了高一上学期结束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前测成绩,通过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已知两个班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在高一《物理(必修 1)》和《物理(必修 2)》的教学中,笔者将经典力学部分对应的《课标》规定的五个二级主题罗列出来,对应共七章节课。下表列出了物理必修 1 的课程内容,必修 1 含有 23 次课,其中内容设计习题课如下:
5.2 实验分析
在实验研究中,以高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前测成绩,,以高一下学期末的期末考试作为后测成绩,通过检验法来检测实验班的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以验证基于“助学案”的习题课的实践研究的有效性。利用 excel 软件得出前测和后测的平均分,标准差,进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数据如下:由此看出,经过一个学期基于助学案的习题课实践,实验班的成绩开始超越对照班,在解题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在高一学年即将结束时笔者安排了一次小型的针对实验班部分同学的访谈,同学们普遍认为这种习题课的教学模式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后花在物理上的时间也有所提高,在课上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就会促进他们在课后更有兴趣的去学习物理,笔者并没有要求他们去针对物理做专门的小组研究,出乎意料的是有个别小组由于组长的带领和影响,利用课余时间做了一些物理学习的规律展示,展示的是他们的学习心得,并将这些内容分享到了整个高一年级,该小组也因此被评为年度学习先进小.组。
......
第六章 结束语
基于本研究总的结论,为了使习题课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独特的功能、达到预期教学的目标及任务,笔者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1.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学有效性实施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助学式课堂的实施对物理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做反思型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中不断进步,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83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58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