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硕士论文 >

高中新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以六盘水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11 14:45


第二章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分析


2.1 对《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的分析

物质结构与性质相关理论是 21 世纪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相关理论已经渐渐成为现代医学影相技术、生物科学技术,新能源及新材料的开发利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重要基础理论[24],这些理论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让人们通过一些技手段能够看清物质结构,从而更好的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一些物质的性质[25],为将来人们寻找和制备一些有特殊用途和性质的物质和材料,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在本课程模块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带领学生从各种微粒开始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以各种不同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主线,重点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重要性质,帮助高中学生掌握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的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26]。

2.2 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的分析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在学生学习完必修 1 和必修 2 相关知识基础上,为选择理科方向的学生而设置的[27],目前它已成为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全国普通高考化学三个选做题之一,对于理科方向的考生选修本模块能给自己在做选做题时给自己多一些选择,并且它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能够为有志于从事物于科学研究的工作者的提供指导和帮助,本教材目的是让高中学生了解人类研究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以及基本方法,并为学生在今后参与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这解决问题方法应用的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第三章 六盘水市《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师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12

3.1 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与分析.......12
3.2 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师教学教学方式的调查与分析.......14
3.3 对六盘水市教师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中的困惑的调查与分析.......15
3.4.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困惑及采取的对策.......16
第四章 六盘水市《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19
4.1 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学生学习目的的调查与分析.......19
4.2 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调查与分析.......19
4.3 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学生学习计划的调查与分析.......22
第五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32
5.1《物质结构与性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32
5.2《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内容教学设计.......33

第五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


5.1《物质结构与性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

作为一名年青的化学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自己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的帮助,促进学生学习并提高他们学习效率。下面我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的一些教学设计展示给大家,希望能和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的同行进行更进一步探讨,,不断完善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48]。

5.2《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内容教学设计

在进行《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时,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应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教师的科研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刚到学校任教年青老师和部分老教师,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大部分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丰富多样,部分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不能很好的根据当堂课的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决定相应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乐于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挑战自我,获得自我的提升,还有部分老教师还是喜欢用自己原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也乐于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中的存在很多困惑:本模块知识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对课标的理解不透彻等有关知识是 6 个模块中理论性最强,对部分章节的知识点要具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而这部分知识又是本模块非常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教师感觉比较难于将这些知识内化,并难于建立起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具体联系。

高中新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以六盘水市为例

..


第六章 结论和对策


六盘水市绝大多数高中化学教师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娴熟教学技能、教育科研能力、良好的教师品德修养并认为这些方面素养对高中化学教学很重要,且认为能否具备这些素养会直接影响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发挥,在调查中也发现很少一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应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从有关数据中还可以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刚到学校任教年青老师和部分老教师,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在进行《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时,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应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教师的科研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刚到学校任教年青老师和部分老教师,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31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831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9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