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19 14:36
第一,实验教学现状。
①缺乏创新意识。很多高职院校的医学类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并且实验课上所教授的内容与理论课程教学相脱节。同时,大部分的实验都是验证型实验,缺乏创新型、综合型实验,学生对这些实验缺乏兴趣,不愿主动参与。
②实验条件落后。实验条件往往决定着实验内容,而很多院校的实验条件较差,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亲身做实验,只能观看老师的实验演示,于是实验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只看不做或者只听不看的现象。
③考核方法不完善。医学实验不计学分,所以很难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评估与量化考核。
第二,临床见习和实习现状。
①临床教学资源不足。受扩招的影响,高校每年新增学生数量不断增多,而这也意味着人均临床见习和实习的病床数量减少,很多学生没有机会与病人接触,无法亲自动手操作。同时,学生在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中,有一部分在临床中很难见到,因而学生无法在实践中提高医疗技能。
②技能训练不够严格。目前,临床见习和实习的教学方法不规范、教师素质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因而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够严格、规范。
③学生没有正确认识临床见习和实习。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影响下,以及在专升本、就业的冲击当中,很多学生与教师没有建立起对临床见习和实习的正确认知,学生的见习、实习积极性不高,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而教师则缺乏扎实的临床基本功,理论教学与实际相脱节。
三、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第一,改革基础实验教学模式。若要提高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则应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①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首先,把验证型实验的教学目的定位于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用性实验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其次,把综合设计型实验的教学目的定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从而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最后,把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教学目的定位于培训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方面,适当给予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行设计实验。②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首先对当前的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之后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减少基本验证型实验,增加综合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
③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一方面,教师应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模拟仿真实验技术等引进到实验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一些受条件限制而无法完成的常规实验。此外,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操作当中完成思考、探究、创新的全过程。
第二,强化临床技能训练。
①改革实践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应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其次,教师应加强临床岗位技能训练。临床岗位技能训练主要在主干课程学习阶段以及实习期间进行,在这段时间,学生应掌握病史采集技能、病史书写技能以及体格检查技能。能够独立对常见疾病进行诊断与初步的处理。
②重组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各个专业的临床技能进行整合,使得重组之后的临床技能训练内容能够涵盖各个临床学科的临床技能,比如儿科、外科、妇产科、皮肤科等。
③改革临床技能教学方法。教师应善于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进行临床技能教学,并且还应具备根据现实情况灵活应用的能力。比如在体格检查的教学当中,教师应综合应用计算机模拟病人、临床见习和实习、一对一教学等教学方法。
四、结语
对相关的学科实验课进行优化重组,删去陈旧的、重复的教学内容,增设一些新型的实验项目,从而提高实验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高职院校的医学类专业教育是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医学类专业的教学一度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实践教学则被轻视、削弱。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医学类专业教师应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着手,积极采取教学改革措施,建立一个新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882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88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