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硕士论文 >

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H高校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19 14:50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采取了许多措施。总体而言,这些措施包括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进入 21 世纪之后,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引导并规范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和《21 世纪高等教育:展望行动世界宣言》等文件中明确肯定了学生在国家和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核心地位,认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将学生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这应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也从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转变。为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方针政策;修订了《高等教育法》,并于 2016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推进大学章程治理、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来具体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梳理这些方针政策,总结当前教育行政部门的举措,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任务就是积极探索大学生与教师等其他群体共同参与大学治理,以此推动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

而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来看,大学教师、校友等校内外资源均被逐渐引入到大学治理改革中,作为大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群体,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的束缚,并未有效地参与到大学治理中。虽然大学管理者正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有效形式,如南开大学在校务委员会中为学生设立两个固定席位等,但是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有效形式还不多,,还处于探索之中。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当前,国内学者对于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研究数量虽然不少,但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是对于国内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理论分析。总体而言,国内学者的现有研究成果对于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相关问题均有所涉猎,但是研究的内容深度不够。例如,对于大学生自身因素在大学治理中的影响,多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证证据;提出的对策与建议,宏观建议较多,微观建议较少。而本文的研究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将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力求客观、深刻地揭示当前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立足大学治理实践,提出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对策与建议。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丰富现有关于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理论研究。

1.2.2 现实意义

积极探索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有效形式,有利于推动大学治理改革的进程和效果。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对策与建议来完善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体制和机制。但是现有研究提出的对策与建议,宏观建议较多,如完善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微观建议较少,如立足大学治理现状的建议较少;并且现有研究提出的对策与建议,缺乏与当前大学治理的实际情况结合,一些建议无法在中国情境下的大学治理实施。而本文的研究,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努力探索与中国国情匹配,符合大学治理实际的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措施。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


第 2 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1)大学治理

大学治理亦被称为高校治理,学界普遍认为大学治理始于美国。1973 年,美国卡耐基教育基金促进会把大学治理定义为“大学内做决策的结构与过程,从而区别于行政和管理”李奇也发现美国大学治理中共同治理仍然是指导大学权威决策的首要原则。而我国对大学治理的探讨始于张维迎的《大学的逻辑》。他指出:大学有别于企业,是一种运用一整套制度安排来实现大学目标的非营利机构,“这制度安排就是治理结构,就是大学的治理。”李福华则主要讨论了大学治理和大学管理的关系,他认为大学治理属于大学管理的范畴,大学治理是大学管理达到和谐后的一种状态。周湖勇主要强调大学治理的法治精神,他认为大学治理是程序之治,大学治理行为也应体现程序正义的理念和原则。

国内外学者对大学治理的研究角度各有不同,本研究综合学者们的观点,认为大学治理是高校内外各利益相关者对高校重大事务及活动行使权力、作出决策的过程,是在利益最大化目标下履行高校职责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整体的大学效率。

(2)大学生参与

目前,学者们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涵义、理论依据、必要性、方式与途径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研究。吴太胜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这样定义的:“大学生参与管理是指为实现高校教育与管理目标,大学生从高校正式的组织机构中分享一定的管理权,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在参加高校发展的计划、决策、资源协调和管理中,推进高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胡子祥、雷斌研究则发现大学生参与和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且影响程度较高。可见大学生参与对于大学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吴刚指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有两个方向:“一是参与到高校的管理过程之中,一是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带有很强的自治性质。”陈平水、孙荣荣研究发现通过国家、高校和大学生三者分别采取完善法律制度、拓宽参与机制、提高参与高校管理的意识的方式能够拓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路径。

本研究研究认为大学生参与是新型“参与式治理”的新途径,是在高校管理体制中将消极被动的管理客体(学生)转化为自觉能动的治理主体的过程。大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中重要一环,对促进现代高校内部治理科学化、民主化有着关键作用。

........................


2.2 理论依据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起初是国外经济学家在公司治理领域提出的主张,后被不断引入管理等各个领域,其中包括高等教育领域,期望该理论能为现代大学体制的建设增添新的成果。国外学者 Freeman 将利益相关者下定义为“大学利益相关者就应该是那些受到大学发展影响,另一方面其行为也会对大学的发展产生影响群体。”美国罗索夫斯基等学者将大学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最重要群体、重要群体、部分拥有者和次要群体四个层次,而学生属于第一个最重要群体。胡赤弟、张錄和张锐等多名中国学者也对各利益相关者做了分类。学术界现并未对此达成统一共识,然而学生作为高校的重要群体在其中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利益相关者对高校治理的影响愈来愈深,而所导致对我国高校治理结构的改革已成为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高等教育市场的“消费者”,学生除了接受大学管理,还存在其他利益诉求。而为学生提供畅通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保障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就国内现有的研究来讲,学者们对理论研究依赖性太强,忽视了各利益相关者在国内高校的实践探索,对国内高校治理模式的实证研究较少。部分研究对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关注较多,忽略了外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同时,部分学者只关注到高校的一部分利益相关者而缺乏更全面系统的视角研究,对学生、校友、公民等研究较少,或者存在空白;缺乏对大学生利益诉求和意愿的真实调查分析,而大学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2.2 权利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权利理论在法学理论体系中逐渐发展起来。而人民的权力和权利的立法也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中国的宪法不仅明确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原则,还列举规定了 20 多项基本权利和自由。针对我国大学生群体,总结其权利主要分为人身权利、情感权利、受教育权利和救济权等。

但就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权利边界问题,除了基本的权利之外,是否需要扩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利是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与高校高层管理者管理能力之间存在差距,由大学生进行大学复杂事务的处理可能会增加行政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大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观点,让他们参与到部分大学事务的管理中能够增强大学的活力。祁占勇研究提出了新观点,即增加高校学生的有限权利,他认为从培养具有民主、科学意识的现代公民角度出发,需要扩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边界,增加自身的学习自由权、校务参与权和有限自治等权利。下放有限权利就是对是否需要扩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利的有效解决措施之一,既给学生相应的权利,让大学生能够参与到管理中来,同时又将下放的权利限定,让其不与学校的大政方针相背离。学者们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需要扩大的是学生们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权、知情权与监督权,而对于决策权,则需要学校高层来进行严格把关。

........................


第 3 章 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13

3.1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 13

3.1.1 问卷设计 ...................... 13

3.1.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13

第 4 章 国外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 25

4.1 国外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经验 ............... 25

4.1.1  美国:大学积极提供大学生参与治理的平台 ............. 25

4.1.2  英国:培育和塑造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自觉性 ............. 26

第 5 章 增强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 30

5.1 提高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 ............. 30

5.2 提升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层次 ............. 31


第 5 章  增强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5.1 提高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

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与能力是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机制能否切实发挥作用的关键。众多学者都提出要提升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但是对于提升的方法没有进行明确的说明。而本文在第三章的分析中,发现专业、政治面貌、家庭背景、学习成绩、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等因素对于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显著影响。

因此,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来提升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

(1)发挥“榜样的作用”。通过第三章分析发现在学生组织中担任学生干部、家庭月均收入 10001 元及以上、社科类专业、中共党员、学习成绩在专业前 20%的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愿更强烈,在大学治理的实践中,就可以引导和规范这部分学生群体参与大学治理的行为;既而发挥他们的作用,带动其他同学,加入到大学治理的实践中。

(2)进行“全员教育”。虽然学历、性别对于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专业的影响却较为显著,社科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知识构成的因素,影响其参与大学治理的意愿和行为。因此,对于其他专业类别的学生还需要加强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结合到大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大学可以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全校大学生进行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培育,锻炼他们的能力。具体而言,可建议教师通过对热点问题讨论与分析、专题讲座、情景模拟等大学生喜爱的授课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培育正确的参与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锻炼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能力。

(3)营造参与氛围。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即使学校制定或出台了一些与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大学生对这些规章制度并不了解。因此,在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实践中,需要制定专门的宣传计划,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一是学校的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牵头,积极发动广大学生组织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宣传工作;二是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学生活动为载体的宣传途径,加大学校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宣传的受众面;三是积极寻找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实施正向引导,提升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效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改善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氛围,为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有效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

..........................


第 6 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本文在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选择 H 高校进行实地调查,从参与认知、参与行为、参与环境及参与效果等四个方面揭示当前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从传统教育理念、法律法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大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因素,立足大学治理的实际,从提升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明确参与大学治理内容和层次,规范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优化大学治理内部环境等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效果的对策与建议,为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当前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并不乐观。从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认知分析,大学生对参与治理的了解程度较低、对参与治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从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行为分析:大学生主动参与大学治理的数量少、参与原因各异、参与治理的内容深度不够、参与层次总体较低;从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环境分析:校内缺乏制度的保障、教师干预力度较大、经费支持力度不足等;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效果较差。

(2)影响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因素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宏观因素主要包括:传统教育理念里面缺乏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正确引导,现实中又存在国家关于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法律法规缺失,当前大学内部行政化、官僚化的治理体系对大学生生参与治理又有阻碍;微观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时间、精力、大学生的政治面貌、学习成绩、家庭背景、担任学生干部情况、专业背景等。

(3)国外大学治理的成功实践对于国内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通过总结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四个发达国家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成功经验,发现发达国家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多样化且有效的参与途径、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于国内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

(4)提升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效果的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发挥“榜样的作用”、进行“全员教育”,营造参与氛围,提升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二是,明确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中学生工作事务、教学事务、后勤事务、学校行政事务对应的参与层次;三是,规范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既构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行的参与方式;四是,通过构建校内监督体系、完善校内规则制度、加强经费保障力度来优化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校内环境。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82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882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d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