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传承文化的纪录片《追寻信仰者的足迹》

发布时间:2016-08-23 07:13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895 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是第一部纪录片性质的电影,从它的问世至今,纪录片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历史进程。而中国的纪录片拍摄开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年代初期,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在近半个世纪里中国纪录片发展迅速。纪录片不受时间、地域等一些因素的限制,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有启发性和文化内涵的艺术。纪录片根据题材基本分为历史纪录片、新闻时事纪录片、人文纪录片和传记纪录片这几类。由于纪录片自身的纪实性,使无论那一种类的纪录片都成为人们实现文化沟通的一种最生动、最真切的形式。纪录片通过对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进行拍摄,记录不同历史背景下各民族人们的生活状态、生活理念、社会风俗等,探索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最终反映其中的文化价值。纪录片的拍摄和传播最根本的意义就是在于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扬,增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让各民族人们都能吸收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观念,让文化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是通过了解使人们能从中学习和行动起来,将“文化”反映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上。
...........

1.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情况概述
纪录片用视觉符号揭示、记录实际生活,展现世间一切事物的微妙联系,它是影像记录的过程,真实并且客观,是反应现实的影视艺术形式。中国纪录片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从政治性科教性较强的类型发展到站在受众的视角叙述事件,更多的关注百姓,创作更通俗更贴近生活的题材,并且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创作理念及传播营销方式,使中国纪录片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好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高潮时期,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中国题材纪录片在国际上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用镜头纪录了百姓生活,更注重人文关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纪录片随着市场需求和国际上纪录片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创新和转变。根据《2011 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1]指出纪录片的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上升态势,纪录片形成的社会影响力也逐步提升。在这一时期,创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美学理念等因素融入到拍摄主题中,更深层次的探索纪录片的意境和故事内容,使纪录片整体的内涵和文化深度不断提升。2011 年 1 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是中国第一个全球范围的中英双语纪录片频道。[2]CCTV-9 纪录频道的播出为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提供了更专业更系统的传播交流平台,使纪录片能更广泛的面向全社会。2013 年纪录片《京剧》、《瓷》等在戛纳电视节上大放异彩,影片用国际化的视角纪录中国的文化,引起了全球媒体人的瞩目,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我国纪录片文化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中留下深刻的一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这段时期内,中国纪录片在主题选材和形式内容等方面,更面向平凡的人和事,更加注重受众的需求,注重人文关怀。在国际上获得美国电影“金蕃茄”奖的《归途列车》以及《沙与海》、《藏北人家》、《英和白》等,这些影片对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个人和家庭进行了记录。影片透过寻常人的生活探究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关注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在自然文化的历史环境中探索人的价值和人格尊严,通过展现人们最真实的生存环境和情感变化来引起观众的共鸣,给人们以心灵震撼。不只是主流纪录片的题材选取更趋于大众化的思路,“边缘化”的纪录片也纪录了社会中我们不曾关注的人和事。主流与边缘化的界限逐渐模糊,题材的内容更贴近观众的生活,使人们产生熟悉感亲切感,使作品能与更多的受众进行文化和心灵的交流。不再用说教的形式发表观点,而是更多的以第三者的角度讲述故事,让受众自己进行价值的判断和思考,自己体会影片的内在含义。
...........

第二章 纪录片对特指宗教文化内涵的叙述与探索

2.1 协调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科技的发展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但物质丰富的代价是道德的缺失,环境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人类如何能得到更持久的发展?因为精神文化的缺失,现今社会中能帮助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很少,社会新闻中为救人被反咬一口的人也不在少数,人们都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不敢轻易帮助有需要的人,怕自己受到伤害。而纪录片的创作就是为了将优秀的文化精神以艺术的形式,直观生动地传递进每个人的心中,让人们有所触动,有所反思。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和谐社会,所提倡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和谐。通过在拍摄的前期调研,在与师傅的谈话中了解到佛教文化中所提倡的众生平等、五戒十善、对人身心统一的重视,等等这些理念正是当代社会所追求的,也是佛教文化在现实社会中作用与价值的体现。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通过与本土的儒、道思想及人民生活相融合,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逐步具有中国特色。佛教提倡万物众生皆平等的观点,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理念是相契合的。佛教有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无论是杀生还是偷盗都是建立在不平等及对其他生命的侵犯之上的。不杀生,既是不杀人,也指不杀害鸟兽鱼虫、草木花枝等;不偷盗,既是指不偷取财物,也指杜绝偷猎滥捕野生动植物。在拍摄阶段经过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被拍摄的这一家人并不都是信仰佛教,但是他们之间却能相互理解和包容。一位在家居士,在谈论到吃不吃肉的问题上说之所以不吃肉是因为虽然不是她杀死的但却因她而死。这在佛教信仰中是很平常的,但是就是这种最平常的道理才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佛法讲,“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万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平等不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与一切的万物都是平等无差别的,在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要追求共生共荣。
............

2.2 释道儒三教之间的思想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现在以儒教、佛教和道教三教合一为主的思想格局,三教合一的思想是汉代至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在隋唐期间确立,同时以佛教文化及道家思想作为辅助补充,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通过纪录片的叙述与探索,了解到释、道、儒三教有“佛可治心、道可治身、儒可治世”之说。佛教文化认为,世间万事皆由心生,主张因果随缘、众生平等、慈悲向善;道教主张道法自然,追求知足、“神静而心和”的境界;儒家讲仁爱诚信,严于律己。释、道、儒三教之间不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是在冲突与借鉴中寻求共同发展、并存互补,在理论上相互吸收包容,在经历相互碰撞、整合之后,形成以促进万物和谐、人心向善、人际融洽等积极观念为主的思想文化,共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文化源泉。佛教文化与老子自然之道及儒家的五常之道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其所起的社会作用却是相同的。从古至今,儒家学说以礼、义、仁、、智、信为中心观点,将现实生活同这些道德伦理结合起来,规劝和教育人们做到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佛教中所讲的五戒、十善等教义倡导人们在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品行感染他人。佛教文化吸收大量的儒、道等传统思想,与儒、道思想在矛盾中寻求融合,使其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与儒、道并成为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

第三章 信仰者的足迹——纪录片《轮回》所承载的文化内涵........9
3.1 纪录片《轮回》的内容概述........9
3.2 纪录片《轮回》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10
第四章 纪录片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以及与文化传承之间的联系...........13
4.1 纪录片的现实意义..... 13
4.2 纪录片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文化思想下的艺术表达...15

第四章 纪录片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以及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4.1 纪录片的现实意义
纪录片是一种镜头语言,通过纪录、拍摄真实的生活事件,反映了包括传统、审美、文化、民族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超越了语言、国界、文化的特殊影像形态。从第一部世界公认的纪录片开始,从格里尔逊第一次使用纪录片这一词开始,纪录片的纪实性、传播性、教育性等内涵就体现出了一定的现实意义。纪录片在生活中发现主题,对人所处的环境进行提炼,以真实的人物事件为对象,在多角度的文化中通过艺术的构思和整合,以视觉影像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实现纪录片的现实意义。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想了解一个地方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一探究竟,书本给不了的知识也可以从网络中获取,而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的影像更肩负着认识世界、让世界认识的重任。通过纪录片这种独特的视听语言,让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都能了解到本身生活之外的世界。安德烈·巴赞认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惟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它能揭示真实”[7]纪录片作为摄影延伸的影视艺术,具备了反映真实影像的特质。英国 BBC 作为纪录片拍摄及发行的佼佼者,以纪录片的方式将文化以影像的形式在各国传播,让更多的民族认识自己,传播文化。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这一年,中国与英国合作拍摄的《美丽中国》在英国各个黄金时间段播放,通过《美丽中国》的拍摄和放映使英国人更直观的见识中国的壮丽山河,更深入的了解了人文风土,将中国的人文关怀传播了出去。在这个经济极速发展的世界,在全球化现象已实属普遍的世界,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根更是我们应该传播和发扬的。纪录片作为最能够以真实面貌还原世界的影视形式,其中所涵盖的时代特征、历史文化、艺术人文等多方面内容,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传播的有力方式,也是一份独特的历史文献资料。
.............

结 语

纪录片在现实生活中取材,在记录真实的人事物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以美学的表现形式展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引发人们交流和思考。通过收集和阅读文献对纪录片的现状有了新的认识,也对纪录片在文化传播方面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感悟。纪录片特有的纪实性和艺术性,使其成为实现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物质丰富而社会道德思想文化缺失的今天,纪录片在记录历史和文化的同时,也担负着传播发扬文化的使命。纪录片作为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对文化进行传播,使中国传统文化能让更多的民族更多的国家了解并接受,同时通过它的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影响人们在视觉审美中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个人的涵养。在当代的现实生活中,学习传统文化能为人生奠定更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化正在逐渐缺失,而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做到能客观的吸收、传播佛教文化中优秀文化理念,正确的把握、理解佛教文化,这对于重新找回、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有积极作用,对于生命更和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王慰慈教授曾说“许多史迹都正在快速消失,若所有关怀文化的人,都可以拿起摄像机记录周遭的生活与记忆,将可以提升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关怀与思考。”[11]摄影与纪录不仅仅是保留影像资料,更是文化的传承,使文化在冲突和认同中与各民族进行交流和传播。中国的纪录片正在逐步成熟化,在国际语境下如何正确的把握自己特有的文化精神,如何利用纪录片将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创作者、学者们继续探讨下去。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00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100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c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