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交融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城市湿地是城市中的稀缺自然资源,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实现城市绿色科技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气候恶化问题开始显现,城市湿地面积逐渐缩小、退化,对湿地动物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的重要性,并采取一定措施来改善这种关系。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重要的基础设施,除具有一般公园的游憩观赏功能外,还具有涵养城市水源、调节区域气候等功能,是保护生物栖息地的重要方式之一。 当前,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及建设势头良好,但大多数公园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常见问题如下: (1)过度开发利用,忽视湿地资源保护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时,只重视人的观赏游憩体验而忽视对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群落保护的现象,并没有真正起到保护栖息地、满足公众游憩、创造和谐生态关系的重要作用。 (2)将湿地保护与宣教游览体验完全分隔 规划时,将湿地保护与宣教游览完全分隔,两者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保护设计与宣教游览在内容安排上关联性不强,导致湿地宣教与实景结合不紧密、效果不佳。
.........
1.2 目的及意义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减少洪水灾害、净化水质、休憩娱乐、调节区域环境气候等功能。湿地的这些生态功能对于城市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可以通过针对城市各角度和各层次的保护来维持生态环境,具体措施可通过改善城市生境和宣传社会服务等措施来实现[2]。 城市湿地公园在我国还缺乏理论基础,同时建设速度较为缓慢,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往往在设计过程中过度关注人的需求,而忽视了动植物保护问题,弱化了湿地的生态功能。 本文在了解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景观规划和生态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湿地中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方法和游人到湿地公园的心理期望,进而提炼出人与自然交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原则及方法。旨在为以后的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解决如下问题: (1)在了解城市湿地公园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实际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2)研究探讨湿地动植物保护方法和游人的心理期望。提出人与自然交融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原则和规划方法。 (3)以阿什河城市湿地公园为案例,尝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用实践进一步检验理论。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湿地是介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34]。湿地的定义很多,但不管如何定义,湿地基本上都包含了多种不同的“丰水性生态区”[35,36]。 国际上关于湿地的定义: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同时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水体[37]。 我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参照《湿地公约》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湿地定义为:含60%以上湿生植物的植被区及海平面以下6m的近海区域,包括陆地与江河中自然的或人工的、咸水的或淡水的所有富水区域。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代替的生态服务功能、丰富的物种以及高效的生产力(见表2-1)。孙广友[24]将城市湿地分为人工湿地、半人工湿地及自然湿地。吴丰林[38]等指出,,因为受城市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湿地在生态特性和功能服务等方面与自然湿地、半人工湿地都有很大的不同[39]。 综上,可以将城市湿地定义为:位于城市及周边,与城市人居环境产生互动作用的水陆过渡性质的生态系统。城市湿地不同于其它类型湿地,主要体现在城市湿地具备一定的休闲教育功能及人为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城市湿地主要包括湖泊、河流、水库、沼泽、蓄水池、池塘等多种湿地类型[40]。
.......
2.2 相关理论
景观生态学通过对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分析,构建出具有科学性景观结构和规划的宏观生态学科[49]。景观生态学也是指导景观规划与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以及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50]。该理论对研究生物群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异质效应、边缘效应、尺度效应等在分析生物种群上有重要作用[51]。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时,需要注意维持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通过生态廊道来保证空间的联系。不同类型、宽度的廊道,能够起到不同的生态作用[52]。滨水廊道中的滨水带是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在规划设计中可以在外侧设置缓冲带予以保护[53]。湿地修复通常是针对退化的湿地利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修补或重建。修补后可以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及功能特性[54]。湿地修复包括主动修复和被动修复两种模式。 通过人为控制来改变原有生态系统环境的模式是主动修复模式。主动修复模式的优点是见效快、效果好;但主动修复模式也有其缺点,这种模式在规划、营建和管理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因此只有在湿地退化严重或者只有通过最大程度的改进才能达到修复的目标时,选择主动修复模式[55]。 被动修复模式是指在湿地修复的过程中,消除导致湿地退化的因素,帮助其修复功能和价值。一般来说,被动修复模式需要满足几个因素,如充足的水源和最大限度靠近种源地。被动修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资金投入较少,修复结果与原有景观较为一致,与周围环境相对吻合[56]。被动修复模式多应用于破坏因素可以有限的被消除并且原有系统破坏都较小的情况。
........
3 湿地动植物保护研究.......... 10
3.1 湿地动物保护 .......... 10
3.1.1 鸟类保护 ........... 10
3.1.2 鱼类保护 ........... 11
3.1.3 兽类保护 ........... 11
3.1.4 两栖爬行类动物保护 ........ 12
3.1.5 底栖及浮游生物保护 ........ 12
3.2 湿地植物修复研究 ........... 12
3.2.1 促进自然演替 .... 12
3.2.2 人工辅助自然恢复 .... 13
4 游人心理期望研究 ..... 14
4.1 传统心理期望 .......... 14
4.2 旅游观念的转变 ....... 15
4.2.1 尊重自然 ........... 15
4.2.2 追求旅游体验 .... 15
4.2.3 追求个性化 ........ 15
5 人与自然交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原则及方法 ...... 16
5.1 设计原则 .......... 16
5.2 设计内容与方法 ....... 18
5 人与自然交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原则及方法
5.1 设计原则
人与自然交融的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1)既能满足动植物栖息需要,又符合游人心理期望的城市湿地公园,起到平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作用。 (2)通过人与自然间的友好互动,包括人与植物的互动、人与动物的互动、人与水的互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交融。 为使人与自然交融的设计理念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将该理念细化为四项设计原则。原则如下:在湿地公园设计时,首先考虑保护湿地动植物资源,以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湿地公园设计中,水生命过程及生态过程非常重要的。目前,由于我们对湿地或者依赖湿地生存的生物生命过程还未完全了解,如水位变化、水质变化及不同的种群结构等因素对生命过程的影响。因此,在我们不能完全了解他们之前,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尊重自然规律,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尊重场地内原有的地形地貌,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水体改造,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结论
城市湿地公园担负着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游憩观赏等多种功能,如何平衡开发与保护一直是规划设计的关键。本文将动植物保护设计与功能性、观赏性设计并举,作为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动植物保护设计不再是点式的体现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中,而是贯穿始终。旨在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平衡的城市湿地公园。现将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1)湿地资源保护研究 包括湿地动物保护设计和湿地植被修复设计。根据不同动物生活习性和栖息地条件的差异,分别对鸟类、鱼类、兽类、两栖爬行动物和底栖浮游生物的保护设计进行总结。并依据植被受损的程度不同,提出促进自然演替和人工辅助自然恢复两种植物修复设计方式。
(2)游人心理期望研究 从体验异质环境文化、认知探索、休闲娱乐、生活体验、审美艺术六方面总结游人出游传统的心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把握近年来游人旅游观念的转变。力求准确把握当代社会背景下,游人的心理期望。
(3)人与自然交融的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原则 基于湿地资源保护设计和游人的心理需求,提炼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人与自然交融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原则:与自然为善、与生物为友、以人为本和交融促进,为规划人与自然交融的城市湿地公园提供理论支撑。
(4)人与自然交融的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法 本文主要从植物景观构建、动物保护设计、水体景观设计、湿地游憩规划和构筑物设计五方面探讨人与自然交融的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法。
(5)以阿什河城市湿地公园为案例,尝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对阿什河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实践,阿什河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依托区位环境和场地条件,以“天地人和”作为设计主题,从水体、植物、动物三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交融的设计思想。旨在建设生态和谐、景观优美、满足市民游憩需求且适于动物栖息的城市湿地公园,为今后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06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106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