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改革幵放以来,建筑业已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制定了这一宏伟目标。城镇化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为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极大的动力。尤其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无论是建设住房、城市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还是生态治理,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建筑业的支持。因此,建筑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建筑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如劳动生产率低下、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资源能源消耗高等诸多现实问题。从统计数据来看,2013年度全国民用建筑能耗总量为8亿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2.3%[1]。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建筑劳动力短缺现象日趋严重,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提高,建筑工人呈现老龄化趋势,整体素质不高,“用工荒"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屡有发生,建筑耐久性差,拆除回收成本高,垃圾排放量大,严重制约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快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生产方式,建筑工业化能够减少传统生产方式对劳动力的依赖,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设效率和建筑品质,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己经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201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 1号)中指出,推动建筑工业化是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十项重要任务之一;国务院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的要求,这说明,作为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手段,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业化是指以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生产工厂化、建造施工装配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为特征,在可研、设计、生产、施工和运营等环节,形成成套集成生产技术,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2]。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现有相关文献,考虑我国建筑工业化的现实特点,识别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测量其关系强度构建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模型,测度其网络特征,揭示各利益相关者在关系网络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建立研究性假设,探索建筑工业化影响因素对关系网络的影响程度。因此,本文研究目的主要有: (1)以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为研究情境,揭示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的作用机理;(2)研究建筑工业化影响因素对关系网络的影响程度,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识别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3)通过研究,客观准确识别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
.........
2文献综述
节能、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研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考察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属性特征对于建筑工业化的影响及其运作机制,首先需要准确把握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深入了解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合适的社会网络模型。由此,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SpringerLink、Elsevier SDOL、SCI等,以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等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对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2.1建筑工业化研究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探索建筑工业化,提出了多项实施建筑工业化的基本要求,如在工业、民用建筑中采用工厂预制装配式结构和部件、实现建筑安装队伍专业化、推广机械化施工等。直到1978年,原国家建委明确了建筑工业化的定义和核心内容,即通过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业化、施工机械化以及墙体材料改革实现“用大工业生产方式来制造工业和民用建筑”。此后,学者们根据建筑工业化的特征,从生产特点、生产方式、全寿命周期等多角度对建筑工业化的定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李忠富(1998)认为建筑工业化是“用工业大规模生产的方式生产建筑制品”,并从生产特点角度认为将住宅建筑工业化定义为“住宅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 谢芝馨(200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定义建筑工业化是“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以产业化、自动化大工业生产代替传统分散的手工业生产,运用高新技术,以最少的劳动力、最短的劳动时间、最合理的价格营造人们最满意的房屋”[4]。纪颖波(2012)将建筑工业化定义为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生产工厂化、施工安装装配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建筑项目生产集成化,在可行性研究、设计、生产、施工和运营等环节,形成成套集成生产技术,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生产方式。
..........
2.2利益相关者研究
要了解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需要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入手。尤其是建筑工业化项目,作为临时性组织的项目,项目背景及特点都会影响项目利益相关者在项目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采取的行为和作用关系。自弗里曼最早定义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后,学术界对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展开了大量研宄。据相关资料显示,己有近百种文献从广义、狭义的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FraserC等从广义的角度指出只要能够产生相互影响的团体或个人都为利益相关者,即利益相关者能够积极参与,使目标顺利实现,同时又会受到目标及实现过程的影响。而从狭义的角度,利益相关者应根据利益驱动或产生的动机来定义[19]。在大量有关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中,利益相关者又被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两个群体。内部利益相关者,即直接利益相关者,与组织上存在正式的合作契约关系,是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对项目负有一定职责,通过提供技术、人员、资金等相关资源来支撑项目,能够直接参与组织的决策过程[29]。而外部项目利益相关者,即间接利益相关者,无合作契约关系,是项目的非正式成员,但仍可能与项目产生相互影响。外部利益相关者虽然不受正式的合同和法律约束,但是必要时需重视其正当的利益诉求并釆纳其合理的建议,从而到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
........
3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的构建..........20
3.1关系网络的内涵..........20
3.2节点分析..........21
3.3关系分析..........22
3.3.1主要的关系类型..........23
3.3.2关系强度分析..........24
3.4网络数据的获取..........28
3.5本章小结..........28
4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测度..........29
4.1整体网络特征测度..........29
4.2个体网络特征测度..........30
4.3本章小结..........32
5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33
5.1影响因素..........33
5.2研宄假设..........35
5.3本章小结 37
6案例分析
6.1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蓬勃发展,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与能源消耗严重,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现实瓶颈问题不断涌现,建筑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建筑工业化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节能的建造方式,成为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办[2013]1号)指出,推动建筑工业化是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十项重点任务之一,这说明,建筑工业化作为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的一种重要手段,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通过试点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示范项目、性能认定和部品认证来推进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己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目前,全国己设立了 50个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实施了 200多个国家康居示范小区。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起步较晚,面临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较复杂,要同时完成国外几个发展阶段的事情,单独依靠政府力量推进建筑工业化远不及市场自发性的实施运营更有效。近年来,很多建筑企业对建筑工业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尤其是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多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成果丰硕。如台湾润泰集团的”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万科集团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的“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NPC)体系”;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世构)体系”;黑龙江宇辉建设集团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安徽西伟德公司的“叠合板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等,已陆续在工程中示范和应用。通过设计引领,生产工艺和装配工艺支撑,信息化管理保障,产业联盟配合,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提高了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
.........
结论
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建筑工业化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宄成果,以多个建筑工业化工程案例为研究情境,构建了较完整的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从整体网络和个体网络两方面,深入探讨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的运行机制。同时,提出了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的影响因素模型,从政策、技术、管理三方面因素检验了其对关系网络的影响程度。通过研宄,本文得出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包括以下几点:
(1)对建筑工业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进行了整理,结合建筑工业化的内涵和特点,阐述了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的分析原理。
(2)构建了较完整的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识别了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建立了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强度测量指标体系,釆用ANP进行赋权,并确定了网络数据的收集方法。
(3)从整体网络和个体网络两方面,对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进行分析。研宄表明,关系网络凝聚力较弱,权力和资源较集中;关系网络中小团体现象较严重,呈内紧外松的状态,影响技术、知识、信息等资源的高效传递;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在关系网络中占有战略优势,是网络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在网络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当前,以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使政府也成为关系网络中较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4)构建了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关系列联表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验证。研宄表明,保障性住房、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其他政策、标准文件等政策因素对网络密度显著正相关,表明实施政策力度越强,网络密度越大,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越紧密,资源流动、知识转移越频繁有效,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人员、资金支持及时性、学习吸收能力、专业协同、技术集成度等技术因素对利益相关者的网络位置显著正相关,BIM技术的应用、集成化管理、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等管理因素对利益相关者的网络位置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越强,点度中心度越大,越处于关系网络的核心位置,能够有效控制和影响关系网络中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联行为,成为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35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5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