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赵树理的身份认同与小说创作

发布时间:2016-03-20 21:39

第一章   赵树理的“农民底色”与其小说创作


赵树理出身于农民,在晋西南偏远的山村度过了他近二十年的青少年岁月。这一时期,他就一直生活在这偏僻而又封闭的农村小天地里,小时候接受的是私塾教育,对外界知之甚少。而其家庭由中农沦落为贫农后,他也就上不起学,终日跟随父亲去地里劳作,慢慢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了。在这期间,他不仅跟着父亲学会农村种地劳作的各种手艺活儿,而且也开始尝到和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各种不幸的遭遇与苦难。正是因为赵树理了解且熟悉农村的社会现实,所以他能够接受“五四”新文学的思想,认同这种文学创作的基本理念,初步产生了为“农民”创作的文学思想。“五四”的洗礼和影响使赵树理产生了现代思想,赋予了他“现代知识分子”这样一种身份。可以说,早期的这种农村生活与劳作,是他进行这种身份转变并对其产生强烈认同的基础,也是他进行文学创作和探索的基本动力。这种自小具有的“农民底色”,使得赵树理在接受了“五四”的洗礼,走上了知识分子的道路后,依然保持了与农民的紧密联系,也始终将自我的命运与农村的社会变革交织在了一起。尤其是在他走向了文学创作探索的新道路和革命工作后,这种“农民底色”更是成为了创作和工作的一大助力,注定了他与农民和农村工作一生解不了的缘,对他的人生和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一节  基于农村底层生活体验所进行的文学思索

赵树理于 1906 年“出生于一个在高利贷剥削之下,由下中农降为贫农的家庭”,童年的生活也还算不错。可是等到赵树理九岁时,由于赵树理的祖母、祖父相继病逝,殡葬两位老人的巨额花销使这个本来只能勉强温饱度日的家庭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难以为继了。赵树理不仅无法再继续上学,而且家里还因为还不起巨大的债务而差点把他的妹妹也给卖掉。无法偿还高利贷债务的父亲,面对债主的威逼,只得带着赵树理外出躲债。他的家庭就这样陷入了地主阶级的高利盘剥的重压之下,生活的艰辛自不必说,沉重的债务更是让这个家庭几乎都喘不过气来。

家庭的这种困难处境,也使得赵树理不得不放弃学业,跟着父亲一起下地劳动,学习各种活儿。而赵树理的父亲赵和清“聪明而能干,农副活计样样精通,是村里有名的‘万宝全’”,因而赵树理也从他的父亲那里学会了农村生产劳动的各种的农业的和手工业的活儿,像农村生产中犁地、摇耧、扬场、编筐等各种农事的大小活计,没有一样是他不会的。正是因为家境的贫寒与艰难,赵树理早早地知道了农村生活的困苦,也使得他了解到了父亲养家糊口的不易,所以,赵树理很小就知道了去帮父亲分担一些家中的农活,减轻父亲生活的压力。就这样,赵树理从十几岁就开始就同父亲一道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  也在这种种艰辛与苦痛的生活中体味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与不易。

.................


第二节  “新评书体小说”模式的探索和创作

五四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关心社会底层大众的生活及他们的命运遭际。然而由于他们大多数都出身于社会中上层,少有机会深入社会底层,因而他们“往往比较注重那些文化的显性方面的东西,而忽视隐性方面的东西,过多地重视那些可以用现成的理论观念来分类界定的思想意识。实际上,要真正了解农民的意识,大众的心理,也许民俗文化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而赵树理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民俗文化的世界里,他在母亲那里听到个各种各样的戏曲戏文和评书故事,乡村世界中盛大的庙会则为他能靠近和融入这种民俗文化里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切实感受到了民间社会的审美趣味。因而在他走向了文学创作之路后,面对广大的农民进行文学写作时,他能够凭借着自己的这种生活底蕴了解到农民内心真正的文化需要,也隐约知道农民需要怎样审美趣味的文学作品。正是这种生活的底蕴,奠定了他“为农民而写作”的思想基础,也是促进他进行思考和探索新文学到底怎样才能走进农村和农民的世界的动力。

当赵树理接触到新文学时,中国的新文学已经是发展到第一个阶段的末期了。这个时候,“五四”新文学的思想和作品已经走进的中国大大小小的城镇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中小知识分子中间开始生根发芽,引导着他们走向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们也开始要为中国的现代化和这一时期的历史使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是,当赵树理真正要担负起这种使命,进入这样一种角色时,他才意识到中国的新文学要走的路还有很远,仍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因为他通过自己在农村的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开始意识到新文学与广大农民之间存在的距离。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思考新文学到底如何与民间文化相融合,怎样才能既让农民接受这种新的文学,又能完成新文学的历史使命,帮助广大的农民走出落后封建的世界,从而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做出属于他们的贡献。 

如果说,是“五四”新文学唤醒了沉睡中的赵树理,使他开始睁眼看世界;那么,长期的农村生活以及由此衍生的对农村与农民的那种难舍难分的亲近的情感,则是他进行一切文学活动的基本动力。在长期的农村生活中,尤其是他还未曾走出农村之前的生活中,对他影响最深的,那就是他的父亲了。赵树理的父亲不仅是生产劳动上的一把好手,而且他还是一个“农村音乐组织八音会的全把式”。他不仅能吹会拉,而且善打,是当地的农民音乐组织“八音会”中不可缺少的人物。所以,赵树理从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到村子里的“八音会”去玩耍。在这里,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赵树理“不仅吹拉弹唱无所不会,而且练就一种绝技,能一个人打鼓、钹、锣、旋四样乐器,并且舌头打梆子,口带胡琴还不误唱。”而人们在唱累了休息的时候,就会开始没头没尾的闲聊。他们往往“用幽默风趣的凉话,发泄一通对时政、对地主老爷们的憎恶与怨恨,往往是俏皮话连成串,随时能引起哄堂大笑”。

....................


第二章   赵树理的“知识分子本色”与其小说创作


第一节  “五四”影响下赵树理的身份转变和文学思索

赵树理于 1925 年离开闭塞的山村,到长治去求学,进入了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这对他来说,无疑迈出了他这人生关键的一步。如果说,这之前的他,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乡间农民,或者是一位接受了一些传统经学教育的旧知识分子,那么,他走入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就意味着他即将开启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迈进了现代知识分子的道路。

在山西长治的学校里,赵树理接触到了中国的“五四”新文学,并日益受到这种新文学思想的影响,后来竟走向了一条与之一脉相承的文学创作之路。虽然山西长治那时的新学教育,还充斥着浓重的经学封建之风,但其中亦不乏醒人的思想与新文学的作品。赵树理在学校的图书馆,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仅有传统的诸子百家、经史等古书以及诗、词、曲、明清小说等古代的文学作品,还有当时的著名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现代作家的作品。至于“五四”时期著名且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创办的一系列的刊物如《小说月报》、《文学周报》、《创造周报》等,他都比较完整地阅读过。甚至,当时在中国影响颇大的一些外国作家、理论家的作品,像易卜生、屠格涅夫、普列汉诺夫等著作,他也阅读过。正是“五四”新文化的这种洗礼与影响,不仅让赵树理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也让他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周边的人和事。他开始逐渐地真正了解了自己家乡的那个世界,开始有些明白自己与乡亲们为什么生活中有着种种的不幸与灾难,并且也渐渐萌生了一种想法:改变家乡那个旧世界的不公平、不平等,努力让穷苦大众觉醒起来,为了属于自己的权利和幸福生活而去抗争和奋斗。

赵树理这种人生的觉醒与改变,不是说他所就读的这所学校有多么的先进与进步,而是在这里,使赵树理有了一个改变了他人生与命运的契机。当然,比起许多大城市的新式学校,山西长治的第四省立师范学校还落后许多。可同赵树理曾经上过的榼山高小比起来,长治第四师范便也算是个“洋学堂”了。以前他所能接触到的书籍,除了那些经典的儒家经书,便是乡野村间的戏文曲辞。然而赵树理到了长治师范后,他不但能阅读到中国学者“五四”前后引进、介绍和翻译的那些有关西方文学、社会制度、文艺理论等各方面的新书,而且还看到了不少图书馆订阅的当时社会上比较有影响的新式的报刊杂志。这不但开阔了赵树理的眼界,增长诸多的见识,而且使得他的思想也在这种新文化和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


第二节  “问题小说”与“反封建”的创作主题

赵树理接受了“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并从“五四”新文学中看到了农民觉醒、改变其不幸命运的希望,因而也开始了他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如何更好地实现启蒙大众、变革社会的历史诉求的有关思考与探索,并且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在文学创作中将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具体化,呈现了一种迥异于他人的艺术风格。其创作通俗自然而又颇具时代风貌,在家长里短、风土人情的娓娓叙说中,展现新旧变革的时代里农民的不同面貌,别具一种清新明快而又乡土气息厚重的艺术魅力。

赵树理在探索中国新文学如何才能真正走进农村地区的艺术道路时,基于自身的经历,凭借着对民间文化的熟悉和对“五四”新文学的理解,试图以自己的努力来消除存在于新文学与农民之间的“隔阂”。在不断深入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观察了解后,赵树理从民间社会文化的勃勃生机中和“五四”新文化的时代精神诉求中,逐渐摸索到了新文学与民间社会相契合的切入点,成功地将新文学与民间文化结合了起来。在这两者的结合中,赵树理虽然借鉴了民间的艺术形式与文化资源,而且适当地照顾了农民的欣赏趣味和接受能力,可他仍不失“五四”新文学的思想意义和艺术追求,在宣传新的思想同时也努力去完成历史赋予现代新文学的时代使命。

可以说,“五四”新文学影响并改变了赵树理的一生。因为赵树理正是从“五四”新文学中看到了封建势力对农民的欺压,封建思想对农民的毒害,才启发着他产生了回到农村去宣传这种具有反封建迷信的新思想的文学的想法。也正是从那时起,历史就在不觉之间打开了他走向新文学创作之路的大门。在农村宣传新文学而不得的情况下,他又试着去寻找这其中的症状,并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正是在“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下,赵树理一步步走向了文学的创作之路,虽然他走得与众不同,可是他始终也未曾偏离现代文学发展的大方向,一直都是为了实现“文学启蒙大众、为社会变革服务”的历史诉求而努力。

赵树理深受“五四”文学和鲁迅等作家创作思想的影响,使得他很快具有了“启蒙救国”的现代知识分子意识和责任,进而又走上了新文学创作的道路。尤其是面对广大农村地区依然是封建迷信思想盛行、农民深受其毒害的社会现实,赵树理和“五四”时代的作家们一样,希望通过自己文学创作中高举的“反封建”的大旗能唤起民众的觉醒,从而攻破封建势力在农村地区构筑的保守壁垒,夺取“封建文化的阵地”。可以说,贯穿在赵树理文学创作中的“反封建”主题与 “五四”新文学的“反封建”主题是一脉相承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鲁迅创作的影响,继承了鲁迅乡土小说创作的某些思想和手法。

.................


第三章  革命主色与赵树理的小说创作.................35

第一节  革命时代中新文学创作的另一种探索................35

第二节  坚持“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的小说创作.............42

结语...........50


第三章  革命主色与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赵树理自从走出家门,接触了外面的世界,中国的革命运动和思想也开始影响和改变着他的思想、人生和命运。1925 年赵树理进入到山西长治第四师范学校时,“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和中国大革命的思潮也渗入到了这里。对于初步进入社会的赵树理来说,这些无不都吸引着他、影响着他。因为他有着底层社会生活的痛苦经历和深深的体验,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革命主张对他就具有了极大的吸引力。正是在对这种革命思想的深刻认同的基础上,赵树理逐渐走向了探索现代文学为中国革命服务的创作道路。虽然中国的革命经过了大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诸多的阶段,可是赵树理所追求的“文学服务于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始终没有改变,一直在为实现自己的文学创作主张而努力。所以,这种以革命需求为主色的文学思想一直就伴随着赵树理的文学创作。而革命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也影响着他所探索的文学之路,在一定程度上为他的文学实践提供了机遇和环境。


第一节  革命时代中新文学创作的另一种探索

20 世纪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尘嚣日上,可中国的统治阶级却日趋保守和反动,政府也不思变革之心,越发显得腐朽无能,以致中华民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危机。所以,“摆脱阶级压迫、追求民族生存与解放的斗争始终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中心。”中国觉醒了的现代知识分子以极大的激情和精力投身于这“救国于危亡”的时代洪流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而努力着。现代文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也是无数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以文学和艺术的力量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而努力和奋斗的历史见证。因而,现代文学的发展也就紧紧地与历史的变迁、政治的风云变幻联系了起来。中国现代社会一系列的政治事件,不同的政治见解和斗争,也就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轨迹。而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鲜明政治诉求和文学抱负的赵树理,自然无法置身于政治与社会的风云之外,在他一生的文学创作和艺术追求中,也烙刻着政治与社会历史的印迹。

中国先进的现代知识分子受到西方文学与思想的影响,认为中国传统的思想已无法适应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要想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国家的富强独立,就必须接受西方现代的科学民主的思想,建立如西方一般的自由、文明的现代社会型的国家。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中国社会及人民大众就必须要从保守、封闭、僵化的思想体系中解放出来,实现国家及社会整体性的现代化进程。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们看来,实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途径就是以新文学来宣传各种现代性的思想,改变大众愚昧、落后的观念;只有奠定了这种思想的基础,这个国家和社会才能有所变革,,才有可能进一步去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终极目标。可以这么说,“20 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主题是现代化;而在 20 世纪前半叶,这个主题最有力的表达即是革命。”

..................


结语

赵树理走上新文学通俗化创作的道路并非是偶然的,其中有其必然的因素。

他成长于农民之家,对底层社会的现实状况十分的清楚,对中国农民的生存困境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当赵树理在山西长治师范学校受到“五四”新文学和大革命思想的影响后,就格外得关注农村社会的种种问题和农民苦难的命运。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下,赵树理逐渐萌生了用文学来改变农村社会的不合理性和农民不幸人生的人生理想。

中国的现代文学承接着自近代文学以来的“启蒙”与“救亡”的文学传统。现代知识分子要想实现历史所赋予他们的“启蒙”与“救亡”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要让新文学走向大众,实现与普通民众的交流和沟通。只有如此,中国的现代知识分子才能有可能实现其历史使命。赵树理出身于社会底层,又长期在农村社会生活与工作,这就为他熟悉农村社会、思考新文学与民间文化的契合提供了契机,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革命,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以农村问题为代表性的社会发展的问题。因为左右和决定着中国发展方向的,是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所以,中国的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解决农民的问题。而农民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是解放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认识,让他们冲出旧社会的牢笼。这就需要借助文化和文学的力量,来启迪民智,对民众进行思想上的启蒙、教育和引导。赵树理作为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思想信仰的革命者,其在自己的文学探索道路,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 1934 年的时候,就产生了要使新文学服务于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创作理念。

可以说,赵树理所进行的文学创作,是其多重身份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发展与中国革命的时代诉求相一致的必然现象。国家的落后、人民的苦难、时代的呼唤、文学发展的历史诉求和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需要,都促进了赵树理对担负着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的现代知识分子这样一种身份有了一种强烈的认同感。正是这种认同引导着赵树理走向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文学创作之路。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6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6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6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