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R连杆机构与URU支链并联机构的多模式移动机器人的研究
.......
2双模式16杆移动机器人
2.1机构设计
在三角形顶点的12个转动副相互平行,四个移动副驱动机器人滚动,旋转电机(均锁定,此时机器人处于平面模式,其轨迹是一条直线。需要指出的是,此时机器人只有一个驱动,其他三个移动副处于随动状态。在处于平面模式时,机构可以简化为两个平面六杆机构,这两个机构相互连接且同步运动(如图2-6 (a)所示),所以此时机构又可简化为一个六杆机构,驱动为一个伸缩杆(如图2-6 (b)所示)。
2.2运动学分析
本节给出了一套控制策略来完成平面模式和球面模式的切换,这个切换是通过改变角度e来实现的。如图2-9所示,连接电机(M)或配重的两杆接触地面时,随着0的增大,机器人可从平面模式切换到球面模式。当从如图2-9 (C)所示状态变形为如图2-9 (d)所示状态时,在一般情况下,机器人可以倾倒并且开始球而滚动。但是在Yf的情况下,接触地面的两个杆将支撑地面使机器人稳定。为了打破此平衡,可以使机构一边的某些杆件比另一边重,当很快地改变0时,会造成机器人不稳定而倾倒。从折叠的角度看,该过程也可看作机构进行展幵。3双模式空间8R移动机器人........43
3.1机构设计.........434多模式3-URU并联移动机器人............. 53
4.11型多模式3-URU并联移动机器人............54
5多棋式4-URU并联移动机器人........... 83
5.1机构设计........... 84
5.2自由度分析........... 85
5.3运动学分析....86
5多模式4-URU并联移动机器人
5.1机构设计
图5-5所示为所提出的多模式4-URU移动机器人。该机器人由4条U-R-U(万向节-转动副-万向节)支链及上下两平台构成,支链2与支链3对称布置在平台的两侧,支链1与支链4对称布置在机构的最外侧。支链中转动副的方向与万向节两条轴线中的一条相同。5.2自由度分析
由于多模式4URIJ移动机器人与多模式3-URU移动机器人运动步态类似,此节中只分析机器人在奇异位置转向时杆件的质心位置。如图5-6所示的坐标系,设支链长度为/,同一平台上与支链相连的两个U副距离为fl,同一平台上与平台相连的两个U副距离为C,同一平台同一侧分别与支链和平台相连的两个U副的距离为6,久为支链1靠近底平台的杆与X轴的夹角,免为杆与>;轴的夹角,可求得机器人各个杆与上下两平台的质心位置:如图5-11所示为机器人实现两足步行的仿真分析。为使机器人在一足抬起时,无需在另一足上添加外力作用而使其实现平稳迈步,即机器人ZMP点不超过落地一足的支撑区域,特将机器人的两足设计为可内嵌结构,即当两足均落地时,一足可嵌入另一足,以此保证在步行过程中机器人不会发生倾倒。在该过程中,电机M4锁定,驱动A/1、MW Ml、A/2’和A/3、M3'完成该步行过程。为使机器人的ZMP落在支撑区域内,机器人需经过如图5-11 (b)所示状态以保证两足足够靠近。当完成一组迈步动作后,需恢复如图5-11 (e)所示状态,改变支链方向,再进行下一组迈步动作。........
6总结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两类具有多模式的移动连杆机器人。其中一类为基于四杆机构,包含两款机器人;第二类机器人则是基于并联机构,包含四款机器人。第一款机器人是基于四杆机构的多模式移动机器人,为十六杆二十副机构,主要通过折叠和锁定运动副来矣现球面模式和平面模式的切换。在球面模式下,其等效为一球面四杆机构;在平面模式下,可等效为一平面六杆机构,该六杆机构本质为一个平面四杆机构对角线添加移动副所构成。在平面模式和球面模式下,该机器人的自由度均为一。第二款机器人也基于四杆机构的多模式移动机器人,由八杆八副构成,主要通过电机驱动来改变滚动所需转动副的方向来实现模式切换的。其本质是通过改变四个杆件的形状来变形,,即:当杆件为长方形时,滚动所需的四个转动副彼此平行,此时机构处于平面四杆模式;当杆件变形为三角形或者梯形时,滚动所需的四个转动副交于一点,此时机构处于球面模式。该机器人自由度为2,但有两个奇异位置,在奇异位置时,自由度为3。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6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6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