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评判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3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动力,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支撑,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由 1978 年的 17.92%升高至 2014 年的 54.77%,标志着我国实现了城乡格局的历史性改变,开始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就统计数据而言,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然而,中国城镇化长期以来走的是高能耗、低效益、粗放型的传统发展道路,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也与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引发的资源供求矛盾、城乡发展落差、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相互融合的发展道路,遵循城镇化的客观发展规律,科学建设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理念建设提升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新高度,要求通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制度[1]。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视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将生态文明理念与新型城镇化理念相融合,提出对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新要求[2]。通过总结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城镇经济进步与生态平衡的主要动力是创新生态能力。从当代社会实践层面出发,西方发达国家大多采用创新生态系统思想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模式;我国现阶段科技创新及生态资源呈现出逐步向城市聚集的趋势,这种空间聚集的不断演化及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互相作用、互相交织,最终实现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由此,结合 201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为了实现“一体化的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把握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现实需求,将构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定空间范围内经济进步与生态平衡的主要动力,能将科研能力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推广低碳循环发展及增强科技国际竞争力相结合,是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及生态平衡发展的关键策略[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关于新型城镇化理论始于党的十六大,兴起于“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发展道路。随着经济状况由下中等收入水平转变为上中等收入水平,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也由 1978 年的 17.92%发展为 2013 年的 53.7%,标志着由农村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变,城镇化演化至更高层次的水平。相关专家预测其将在本世纪 20 年代达到 55%~60%,至 2050 年将超过 70%,总城镇人口数量也将突破十亿[4]。党的十七大要求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为对其内涵和实现途径的研究与探索可以有效推动全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增长及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八大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进行具体定义,2012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城镇化的实现视为促进内需的关键因素,将其作为未来制定发展战略的主体部分,并阐述了速度的真实含义—即兼顾城镇发展质量的速度,在此基础上规划出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总体顶层战略部署。城镇的发展提出了对“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要求,使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步发展,进而实现和谐城镇化发展道路[5]。中国相关专家不断进行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及战略手段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新城镇化的内涵、特性和基本逻辑演化结构。
.........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弗朗索瓦·佩鲁(1950)在其著作《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和《略论增长极的概念》中,结合不平等动力学理论,最早阐述了以增长极为特征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他认为:由于部分主导企业具有稀缺资源及科技研发能力,由此形成是资源与科技的空间集聚可以推动其规模效益的增长及发展速度的提升,其后通过乘数效应对周边区域的产业起到了促进作用,最终实现以增长极为主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增长最初不是全区域共同产生的,而是不同程度的出现在少数部门及地区,产生了发展实力雄厚的中心地带,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促进作用[41]。瑞典学者缪尔达尔(1957)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中阐述了空间范围的二元经济原理,并指出:极化效应不断推动产业活动及稀缺资源向着禀赋好的高梯度地区集聚,扩展效应使生产活动不断向高联合度的主导产业周边低梯度地区延伸,回程效应减弱主导产业周边低梯度区域,引导其向较高梯度逐步演进。上述三种效应共同确定了地区的生产布局。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系统中,各主体要素都通过累积转化进行运动,不会长时间处于平衡发展阶段[42]。
.........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及生命周期分析.......21
3.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分析.........21
3.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分析.......29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评判模型..........33
4.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评判因子选择.....33
4.1.1 生命周期评判因子选取原则........33
4.1.2 生命周期评判因子分析.........34
4.1.3 生命周期评判因子确定.........37
4.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评判模型......38
4.2.1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评判原理......38
4.2.2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评判步骤......41
5 太原市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评判研究.........47
5.1 太原市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分析......47
5.2 太原市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的评判研究........52
6 政策及发展建议
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太原市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所处生命周期进行评判,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总结分析出由点及面、由某一城市辐射全国大部分相同发展阶段城市的普适性的政策建议。类似于太原市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发展阶段的城市,演化进程速度缓慢,系统的创新生态建设仍滞后于系统经济整体发展,离和谐均衡状态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为了促进处于初生阶段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多层次、实质性的发展,应从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微观企业三个方面着手。
6.1 宏观经济层面的建议
每座城市在发展中都存在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各地区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时,不能简单的复制其他城市的模式,也不应脱离实际的实行跨越式发展,应从根本上将新型城镇化及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相结合,把经济发展从“重速度”向“重质量”转变,严格把控城镇化发展规模,遵循“美丽”、“和谐”、“稳定”的理念,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人力物力投入,把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彻底转变成为集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为实现和谐宜居城市的建设,减少雾霾污染及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提供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扩大就业、完善户籍制度、加快建设农村民生工程、统筹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渠道,促进乡村居民向城镇的转移,实现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向农村的扩散,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及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由此实现的城乡一体化能够为城市生态平衡及核心竞争力提高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重视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对于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性作用。通过推进环境污染治理修复工程的建设、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程、建立健全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完善关于征收环境保护税的法律法规等生态保护措施,结合科技资源的共享、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等手段,能够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及基本人权的实现提供保障。
.........
结论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走的是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道路,由此引发的资源供求矛盾、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等问题,使得经济发展及生态平衡和谐发展的重要性逐渐被社会大众所认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及研究成为当前政府部门及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确定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逻辑结构,,运用 SOP模型选取合适的评判因子,进而选取基于贴近度的模糊评判矩阵构建评判模型,结合太原市发展现状,对其进行生命周期评判,并提出宏观、中观及微观三方面由点及面、由局部辐射整体的政策建议,为正确判断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演化规律及因素提供了理论根据和研究手段,开拓了城市创新与生态平衡发展的新思路。主要观点与结论如下: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的分析,得出两者的关系: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产生过程与实现城镇化由低级向高级演化发展的过程呈现高度一致性,构建和完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