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国家大力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设。新世纪以来,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利国策的指引下,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设。2002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行业企业参与举办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激励外部因素支持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设,顺应化会变革发展的需要。201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让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提出要让企业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调动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纲要的出台,对于推动企业行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具有重大的意义。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会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转变生产方式、调节经济结构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高教学质量、促进就业为发展目标,发挥好政府统筹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使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同步,与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从而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不难看出,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积极引导更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是我国当前和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
1.2相关研究及其简评
国内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做了比较详细地研究,并得出了很多富有创见性的研究结论,这对于推动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研究。黄日强、邓志军将国外企姐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因素归纳为:"普遍动因是企业依靠职业教育提高企业劳动者的劳动能为;直接动因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能获得诸多利益和实惠;保障因素是各国政府倡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制订相关政策和法规"。卢環认为,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一是出于社会公益目的;二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能够获得低成本的、短期的劳动力;吉是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企业对自身所需人才的要求。冯旭芳、李海宗总结了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因:包括"获得国家的经费补贴、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知名度;外在动因包括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有扎实的法律保障、有崇尚技术的化会氛围、有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周红利认为"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除了历史动因、经济动因、政策动因外,还有文化动因、结构动因。由于自身培养的员工具有较高的忠诚度,因此德国企业把培训员工看作固定资本投入,送是企业对培训进行投资具有很高积极性的文化动因;由于高度的专业化生产,德国中小企业都拥有独口的技术,这些技术是在职业学校和其他公司都学不到的,因此企业不得不招收大量的学徒,培养后备人才,这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结构动因"。张凤娟,陈龙根等认为美国企业素有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优良传统,其参与职业教育动机主要为"社会公益服务、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降低成本、招募员工等;阻碍美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主要包括培训成本的高昂、经济大环境的波动、相关法律规章的制约、企业内部的阻力与信息的不对称等".
........
第二章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历时考察
2.1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概况
在"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形式出现之前,我国主要采用传统"学徒制"方式来传授职业技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形式的出现,不仅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而且大大激发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共同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积极性。进入新世纪以来,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越来越丰富,成为了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校企合作在我国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企业作为参与职业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投入大量的财为物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教育事业随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地发展。此后,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领域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这无形中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尽管中等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巨大发展,但由于教育规模较小,不能满足广大青年升学的愿望,基于这种情形,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计的指导下,倡导"半工半读"的思想应运而生。"半工半读"是一种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的办学形式是工厂办学校。举办半工半读学校,成为该时期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实践活动形式。1958年,天津市国棉一厂开办了第一所半工半读学校,这是当时全国第一所半工半读学校。该厂办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对职工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实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即六个小时的劳动、两小时学习的"六二制"的半工半读教育制度。之后,刘少奇同志发表了题为《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讲话。该讲话提出:"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同时并行;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制度,一种是半工半读的学校制度;一种是8小时的劳动制度,一种是4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两种制度相辅而行"。
..........
2.2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为和财力,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标准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髙,在这种情形下,企业不得不寻求与职业院校合作,以期从职业院校获取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与此同时,职业院校也积极研究校企合作模式,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通过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有效合作,不仅提升了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也让企业在获得所需人才的同时増强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有力地推动了校企合作的成效。20世纪60年代,刘少奇同志提出的有关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两种制度得到了推广,衍生出"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该教育形式使得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不断彰湿。特别是企业直接举办职业学校,使得企业可以—方面生产产品,另一方面培养工人,提高工人的职业技术水平。改革开放以后,"半工半读"教育形式逐步演变成为校企合作形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成为这一时期发展的主题。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共同资源,与就业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共同为企业培养需要的高技能劳动者。教育形式从"半工半读"到校企合作的转变,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大环境,紧跟壮会发展的大方向,吻合市场发展的需要,大大推动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并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明显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
第三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内在动力的系统分析......20
3.1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基础和能力......20
3.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内在动力的系统分析......23
3.3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流模式......26
3.3.1院校主导模式......27
3.3.2校企联合主导模式......27
3.3.3企业主导模式......27
第四章激发企业深度参教育内在动力的对策.........29
4.2强化企业自身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30
4.3増强职业院校自身服务企业的能力......32
第四章激发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内在动力的对策
4.1制定合适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要使我国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发展得到保障,使企业能够积极地参与职业教育的建设,国家、主管部口以及地方政府部口需要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校企合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将校企合作作为国家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参考标准么一。首先,国家应制定完善校企合作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参与校企合作的主体者(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学校)权利、义务和责任。国家应尽快召集相关人员和企业代表组织召开起草校企合作法事项,这些相关人员包括职业教育学的带头人、法律专家以及巧业等,通过人大立法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法》,规定企业与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具体规定双方合作的细则问题和合作模式,以及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相关义务与责任,包括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责任问题;还规定了惩治措施,对于未能履行责任的企业给予一定惩罚;同时,也规定了政府在统筹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协调发展方面的责任。除以上措施外,国家还应该颁布学生有关实践必修课的法律,规定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学习国家规定的实践必修课,这个必修课有学分规定,学分修满作为职业院校学生毕业的首要条件,这就使得职业院校学生必须要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并获得相应实践学分。校企合作成为国家法律的一部分,在法律上首先保障了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使参与合作的双方主体都有保障条件来促进合作,其次明确了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具体责任和义务,以及企业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具体条件。
..........
结语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涉及到众多的相关利益者,主要包括有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学生家长、广大的社会消费者等。也就是说,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内在动力问题,就必须解决好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在职业教育问题上的关系。在该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和难题需要研究与解决。比如,提升企业自身办职业院校的能为、加大政府对企业参与办学的支持力度的问题;拓宽职教市场开放度、鼓励各种狂会力量兴办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保证它们与公办院校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与待遇问题;加大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力度,倡导和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并加入到职业教育队伍中的问题。总之,鼓励企业等各种参与社会经济巧动的主体投资兴办学校,并逐步引导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参与到职业教育市场竞争的利益驱动机制当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体能动性。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职业教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企业的参与与合作。尽管我国现阶段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还不足,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换代的完成与完善,中国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定会是越来越迫切,对高技能髙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一定会在质和量上都会有一个飞跃性的转变。
.........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37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