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13 07:57

1  引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然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从“十一五”期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招生的规模进入迅速扩充时期,大量的毕业生也紧接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2012 年 2 月,国务院批准了“十二五”《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 年)》,该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力将继续加大,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同时,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青年群体的就业工作,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而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显示,2013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 699 万,比 2012年增加 19 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图 1 显示了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情况。从 2003 年到 2013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递增;从增幅来看,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与上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尽管增幅在逐渐减小,但庞大的毕业生人数作为其增长的基数让我们对这递减的增幅依然不敢小觑。高校毕业生总数如此庞大,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一直维持在 7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已经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中,还有三成左右在为找工作忧心忡忡。每年的初次就业率基本持平,而应届毕业生人数却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充分的、更好的就业,是社会各界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研究

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困惑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许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喜欢哪些类型的工作;或者即使明确了自己想做什么,却不知道应该怎样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标,更好地为未来的目标工作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为此,各大高校里充斥着各类职业生涯讲座、培训,职业生涯咨询一直是心理咨询的一大热门领域。

.................


1.2 本文研究框架

大学生的生涯适应性与其就业及后续职业发展密切相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涯适应性水平便显得尤为重要。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首先找到其生涯适应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尽管生涯适应性这一概念早有提出,但其研究还一直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理论模型构建和测量工具开发方面。近年来,随着测量工具的逐渐完善,也有学者陆续展开了对生涯适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但总体来说,系统性的相关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文将从大学生内部特征和外部支持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人格、成就动机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影响(图 2)。

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研究

那么,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作用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需要在确定其能够为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前提下,方能明确其重要性,进而开展相关研究。在生涯适应性测量工具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较为缺乏。为此,本文将从大学生的主观生活体验和客观就业效果两个方面,探究大学生生涯适应性对其生活满意度和就业绩效的作用(图 3)。

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研究

综上,本文将运用问卷调查法,测量大学生的生涯适应性水平。在此基础上,探寻大学生生涯适应性水平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个体内部特征(人格、成就动机)、外部支持(社会支持)对生涯适应性的影响,以及生涯适应性对大学生主观生活体验(生活满意度)和实际就业效果(就业绩效)的作用。

.......................


2  文献综述


2.1 生涯适应性

2.1.1 生涯适应性的缘起

生涯适应性(Career Adaptability),亦有国内学者译为“生涯适应力”和“生涯适应度”,源自于 Super 在其提出生涯成熟度理论后的不断修订发展。生涯成熟度(Career Maturity)是 Super 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一开始源于职业成熟度(Vocational Maturity),是“个体各个年龄阶段,均在态度和认识上有所准备,能够应付一系列的职业发展任务,即明确、选择、计划、执行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而确立自己的生涯发展,包括在退休前后的准备”(Super,1955)。[9]随后,Crites 提出,采用“Career Adaptability”一词更为适用,并将其界定为个人在生涯发展上的速率与程度(Crites,1974)。在之后的研究中,Super和 Knasel(1981)发现生涯成熟度只适用于青少年,对成年人不适用,因此,他们进一步提出采用“适应”一词来衡量成年人的核心发展过程(Rottinghaus,2005)。1990 年,Super 将早年提出的生涯发展自我概念理论,修改为生活-生涯发展理论(Life-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扬弃了个人与情境互动的学习经验中被动地发展一组自我概念的想法,主张个人主动地建构与理解其经验,形成内在的能力、兴趣、需求、价值及人格特质等,并据此预测其在外在现实中的出路——职业与生活方式的选择(Super,1990)。这一观点被称为建构取向的生涯理论,体现了个体主宰自己的生涯决定。而“适应”正是这样一个主动地自我建构、社会建构过程。因此,人们逐渐认为应该用“生涯适应性”这样一个强调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概念,来取代原有的强调个体在固定不变的环境下,被动作出决策的生涯成熟度概念。

在当前,生涯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已成为其本质特征(Bright,2005)。而传统的生涯决策理论目的在于“选定”、“确定”一个方向,因此,,多数的生涯决策都在指导个体在某一固定的环境下,沿着某个方向做决策。然而,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涯发展现实上,原有的生涯发展理论和概念已经无法满足在当前快速变化环境下的生涯指导作用。Super 在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中,发展了一系列生涯发展理论核心概念。为了整合这些概念,Savickas(1997)指出,应当以生涯适应性的概念来取代生涯成熟度,并用此概念来整合 Super 的理论发展。生涯适应性强调了人与环境的互动——人在变化,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个体是在不断寻求自己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和谐(Savickas,2005),强调个体不断调整以回应变化。在现实背景下,也有学者认为,生涯适应性这一概念符合应对时代多变的特性,因为它强调采用弹性有效的方法去应对多变的职业环境需求,个体是在不断进行主动调节,从而找到内外的平衡(Rottinghaus,2005)。

........................


2.2 拟研究的其他相关变量综述

2.2.1 人格

人格通常用以衡量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目前并无统一界定。Gerrig 和 Zimbardo 认为,人格是指“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内隐的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1921 年,Allport 提出人格特质理论,关注人格特质的内容和数量。常用的人格特质模型有 Eysenk 三因素模型,包括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Cattel 的 16 因素模型,以及“大五”人格模型。大五人格模型已经成为目前人格特质理论的最佳范式,McCrae 和 Costa 等人(1985)将五个维度分别命名为外向性(Extraversion)、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神经质(Neuroticism)(李红燕,2002)。其中,外向性表示热情、自信、有活力,高分者具有较高的社交能力和幸福感;严谨性表示克制和严谨,能够有条理地按照目标施行计划,并能够坚持不懈;开放性表示对他人以及其他事物和经验持有开放态度,高分者具有较高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的事物和概念;宜人性表现为亲和、友好、利他,高分者通常富有同情心,乐于与他人一起共事;神经质表示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状况,高分者情绪波动较大,易产生焦虑、压抑和敌对情绪(许芳,2010)。

2.2.2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源自于 Murray(1938)对人基本需求的分类,他认为人类 20 种基本的需求类型中,居于首要位置的是成就需求。1953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Mcclelland 及 Atkinson等人合著《成就动机》一书出版,根据其成就需求理论,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而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力求达到成功的内在动力”;Atkinson(1964)把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表现为对成功和成功带来的积极情绪的追求;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表现为想方设法远离预料到的失败结果(魏婉怡,2009)。

2.2.3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重要社会关系成员如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亲属等为个体提供的帮助功能,主要包括社会情感帮助、网络支持和信息帮助(周林刚,2005)。按照社会支持的来源和内容,目前各学者对其结构的界定并不统一,有人划分为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也有人分为家庭支持、上级支持和同辈支持,还有人认为其包括认知支持、情感支持和行为支持,亦有人分为积极支持和消极支持。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支持,有学者从其在职业生涯领域获得的支持角度,编制了生涯社会支持量表(侯志谨,2010)。

..........................


3  研究设计 ..................16

3.1  研究对象 ......................16

3.2  研究工具 ..............18

4  研究结果 ..............................23

4.1  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特征 .......................23

4.1.1  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总体情况 .......................23

5  分析与讨论 ...........................38

5.1  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特征分析 ..............38

5.1.1  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总体情况分析 .....................38


5  分析与讨论


5.1 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特征分析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的生涯适应性水平或其子维度,在其专业、年级、学习成绩、生源地、社会实践活动数量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本部分将分析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总体情况,并逐一探讨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5.1.1 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总体情况分析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总体平均分为 3.7578,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也就是说,生涯适应性的总体优势“较强”(接近 4 分)。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因应准备,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具体到四个维度,按照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信心和生涯关注。与赵小云(2011)的研究得出生涯控制维度得分最低的结果并不一致的是,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生涯控制平均分最高,表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的自我选择、自我掌控方面意识较强,这也体现了目前大学生在择业上的自主性意识。但总体来说,四个维度的均值在 3.61 至 3.95 之间,整体水平分布较为一致。

5.1.2 大学生生涯适应性的专业特征分析

本研究发现,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其生涯适应性差异显著。赵小云(2011)也发现这一特征,他的研究结果表明艺术类显著高于文科类和理工类,文科类略高于理工类。本研究采用事后多重检验发现,文科类的生涯适应性显著高于理工类,与艺术体育类相比并未表现出差异。

文科类高于理工类,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在于两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压力不同,要求其在生涯因应准备的程度也不同。理工类大学生所学知识范围较为集中,就业方向也较为确定,在职业生涯选择上的困惑较小,将来从事的工作专业限制一般较为严格,求职时面临的竞争者相对较少。而文科类大学生所需知识与未来岗位并不一定一一对应,在职业选择上空间较大,同时也带来相对较大的抉择压力。此外由于文科类岗位在招聘时大多只限定较为宽泛的专业要求,因而求职者众多,因而竞争者数量也较为庞大。因此,相比于理工类大学生,文科类大学生需要更多的准备工作,用以适应庞杂而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

..........................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生涯适应性的总体特征和个体化差异,得到如下结论:

(1)大学生生涯适应性总体上呈现中等略偏上水平,四个维度水平较为均衡。

(2)在专业类别上,生涯适应性总体水平表现为文科类大学生显著高于理工类,主要体现在生涯关注和生涯好奇维度。

(3)在年级分布上,总体水平未见显著差异。生涯关注差异显著,大一学生生涯关注程度显著低于其余三个年级,总体呈现出年级越高,其生涯关注程度越高的趋势。

(4)在成绩排名上,生涯适应性总体水平差异较为显著。其中,生涯关注、生涯好奇和生涯信心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分布,总体的趋势是成绩排名靠前的大学生,其各维度水平高于成绩排名靠后的大学生。

(5)生涯适应性的总体水平有较显著的城乡差异,尤其表现为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其生涯好奇水平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6)社会实践活动数量能够显著预测生涯适应性总体水平及其四个子维度,实践数量越多,生涯适应性越高。

(7)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影响生涯适应性,前者越高,生涯适应性越强,尤其体现在生涯好奇维度。

(8)无论是生涯适应性总体水平,还是所有四个维度,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d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