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缄默知识视野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28 08:59

绪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很强人文性的课程,语文知识的个人性、情境性以及不确定性应该被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所关注,阅读知识作为语文知识的一个不可或缺部分,当然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表面上看,学生在教室是“空着脑袋”在被传递知识、被灌输知识,但事实却是教师的讲授只是在促进学生自身建构自我的知识,学生的“脑袋”是带有自我主体的认知图式的,知识在学生“脑袋”中是一种主观性、个体性的建构过程。而在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过程中,缄默知识是占基础性的地位,缄默知识的基础地位是指,“缄默知识构成了人们广泛意义上的认识和实践行为的基础”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语感、思维品质、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等都应该是阅读教学必须注意的,阅读审美情趣、情感态度、阅读品味甚至思想观念等也应该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的,这些方面是具有缄默知识成分的,是很难用言语来清楚陈述、表达的。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对缄默知识理论的关注较为缺乏,在阅读知识教学方面:注重显性知识的传授,并把显性知识的传授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漠视存在于语文阅读中的缄默知识,进而,漠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知识体验以及语文知识的实践应用。在阅读评价方面:语文考试对于阅读知识的要求强调其工具性,强调阅读基础知识的评价,因而导致阅读教学重于识记、理解、总结概括等智力因素,而漠视学生的兴趣、情感、个性、态度等非智力因素,阅读教学趋于急功近利,,变得偏注重于显性化知识的传授,这也是一部分学生语文兴趣不高、语文素养低下的重要原因。
.......

第二节 相关的文献综述
在古代中国《易·系辞》中有“言不尽意,书不尽言”,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有言:“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 也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奏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也有论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音,终落第二手。”在西方如:德谟克利特的“暧昧的认识”、柏拉图的“非理性认识”等,但是他们对这种知识都并没有做出严格的逻辑分析,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人们也并没有将其视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缄默知识这一概念是由哲学家波兰尼首先提出来的,他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深入分析和批判了实证主义知识观,并对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两种不同形式的知识做了全面的区分和诠释,“人类共有两种知识,一种知识形式就是我们通常所知道的知识,它可以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此外还有一种知识形式,它是不能够被系统表述出来的,我们如果把第一种知识形式称之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后一种知识称之为缄默知识”①。波兰尼在《缄默的维度》一书中提出了缄默知识理论的核心观点“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说的”②。关于缄默知识的传递和掌握,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一书中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他非常重视“学徒制”,关于缄默知识的形成,波兰尼认为可以通过在实践中的学习和探求获得,在书中他强调:“一种无法言传的技艺不能通过规定流传下去,因为这样的规定并不存在。它只能通过师傅教徒弟这样的示范方式流传下去。”
.......

第一章 缄默知识观

第一节 缄默知识的内涵

缄默知识这一概念是由哲学家波兰尼首先提出来的,他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深入分析和批判了实证主义知识观,并对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分别作了诠释:“人类共有两种知识,一种知识形式就是我们通常所知道的知识,它可以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此外还有一种知识形式,它是不能够被系统表述出来的,我们如果把第一种知识形式称之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后一种知识称之为缄默知识。我们可以说,我们一直隐隐约约地知道我们确实拥有缄默知识”①。显性知识是人们通过明确的推理过程获得的,因此也能够通过理性过程而加以反思和批判;而缄默知识则是人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的,因此就不能通过理性过程加以批判和反思。他在书中比喻说,人都可以认识他人的脸,并且可以在人群中辨认出这张脸庞,而人通常又说不出是如何辨认出这张脸的。同时,波兰尼也指出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往往要使用很多的概念,也要做出很多的假设,但是科学家们又总对这些概念和假设往往没有清晰的了解,并且,如果让他们系统地陈述的时候,他们又是显得那样的模糊不清,即能通过语言表达的知识就像是一小块光亮的领域,周围环绕着无数的黑暗,波兰尼由此提出了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命题即是在告诉人们:人类通过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有显性知识,即这些知识可以被语言、文字或符号等方式来加以表述,但是知识却不仅仅止于此。在这些知识之外,还存在着缄默知识,即这些知识不能或者很难被言语、文字或符号等方式来加以表述,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体。

缄默知识视野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

第二节 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之间存在着区别,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克拉克在《探究之地》中说,如果把显性知识比作歌词,那么缄默知识就可比作音乐,两者的相辅相成才能称为真正的音乐,同样,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二者共同构成了整个人类知识的总和。第一,缄默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上文中写到缄默知识是尚未编码和尚未格式化的知识,同时也是零散的,当这些作为最初“原料”的缄默知识,经过整合、提炼、重组之后便可以上升为显性知识,由缄默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过程即知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有学者做过关于创造发现过程的专门研究,指出人类的创造性工作有不低于 50%的贡献要归于缄默知识。由此可见,缄默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到导向作用,对于显性知识以及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起着重要作用。第二,主观的缄默知识必须建立在客观的显性知识之上。对知识原料进行整合、提炼、重组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在客观的科学原理之上,就如同善和美必须建立于真之上,缄默知识立于坚固的事实和规律之上进行创造,这样才不会走上唯心主义,也不会陷入虚无的理性之中。例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地用“形散神不散”“语言优美”等术语来讲授一篇散文,如同向学生灌输性地讲解文学术语,一个没有丰富文学体验经历和较高文学鉴赏能力的学生是听不大懂得,只有学生有其他散文作品的模糊、零散体验,才有可能对老师的术语有比较清楚的理解,也就是说只有基于显性知识才能超越显性知识。
.........

第三章 缄默知识对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启发意义........19
第一节 缄默知识对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方式改革....19
第二节 缄默知识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方式改革....21
一、有助于学生进入阅读知识实践的共同体......21
二、有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建立..........22
第三节 缄默知识对语文阅读教学中课程改革的启发意义.... 24
第四节 缄默知识对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评价改革的启发意义....25
第四章 基于缄默知识的后现代性下的阅读教学新策略..........27
第一节 基于缄默知识的文化性下的阅读教学新策略..........28
一、选择文本注重典范化文化品性,丰富学生的文化缄默知识......28
二、教学追求诗性化,营造诗意的缄默知识空间......29
三、教材强调人文化,注重文化缄默知识的编写......30
第二节 基于缄默知识的情境性下的阅读教学新策略....32
一、创设情境,促进阅读缄默知识的显性化......32
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树立缄默信念......33
第三节 基于缄默知识的主体间性下的阅读教学新策略........34

第四章 基于缄默知识的后现代性下的阅读教学新策略

后现代主义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作为文化领域的一场思想潮流,人们普遍认识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缺乏确定性的概念,尽管人们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对现代性的反思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概述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后现代主义崇尚非理性主义,批判理性主义,认为建立在逻辑关系和理性基础上的各种方法论仅仅为一种游戏规则,若将游戏规则上升到人的普遍规范条理层次上,导致的是人的个性发展受阻,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的受限;后现代主义崇尚主体间性,批判现代主体性,主张主体间性取代主体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开放,反对中心主义主体,主张克服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间的距离感;后现代主义崇尚差异性,批判同一性与整体性,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代表利奥塔主张“向整体性、统一性开炮,开发不可显现的,正式歧义差异,为正不同之名而努力”。知识问题是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之一,现代主义知识观建立在对古典主义知识观批判的基础上,它强调知识观应是科学的,主张实证,追求客观性。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又是针对现代主义的主张之上建立的,批判现代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文化性,知识不是真理;知识具有可证伪性,知识不是简单的实证;知识具有价值性,知识不是中立的等等。
..........

结语

缄默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类型,是个体获得显性知识的背景知识,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视显性知识的传授,漠视缄默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是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厚,阅读能力不高甚至厌烦阅读的重要原因。有不少教师、学者在思索当前阅读现状中已清楚认识到:转变现有的知识观对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作用。当前课程改革提倡综合实践,就在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创设出与生活相关的情境,鼓励学生的探究与实践,在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缄默知识。总之,缄默知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位,也是语文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缄默知识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等待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研究。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2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