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俗音乐表演和传统音乐表演的差异
论文题目:论通俗音乐表演和传统音乐表演的差异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音乐表演、通俗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中国
您的学校背景:
要求字数:7500
论文用途:本科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
论通俗音乐表演和传统音乐表演的差异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表演本身也就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变化。无论是歌词、服装,还是乐器、舞台,都体现了时代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音乐表演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逐渐衍生出通俗音乐表演和传统音乐表演之分,两者相互区别,而又一脉相承,共同建构成为我国音乐表演体系。通俗音乐与传统音乐表演关联而又区别,反思对这一过程和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分析,通过通俗音乐表演与传统音乐表演因素因素及舞台表演侧重点的比较分析对于在通俗音乐表演中更好地融入传统因素具有很大的借鉴、启示和指导意义。本文运用科学、富有活力的思维方式,在通俗音乐与传统音乐表演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影响通俗音乐和传统音乐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希望能为有优化音乐表演相关研究提供些许理论依据,进一步提升音乐表演魅力。
关键词:通俗音乐;传统音乐;音乐表演;音乐研究
前言:近几年来,我国通俗音乐表演作品作品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国际上屡获大奖。但不可否认,即使在这些比较成功的通俗音乐表演,艺术手法应用仍显得过于单调,缺乏与作品主题的相互呼应的造型、色彩等表现艺术。究其原因,就是一种思想意识的重视程度欠缺和艺术表现意识的问题。而传统音乐底蕴丰富,将两者有机集合可以扬长避短,互取所需。可以说,通俗音乐与传统音乐表演的对比分析的应用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中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只是就作品谈作品,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建议尝试从古诗词和通俗音乐的结合、传统乐器、传统民族色彩艺术的情绪渲染等不同角度系统地开展通俗通俗音乐与传统音乐表演的对比分析研究,更进一步加深对音乐表演的理解和认识。
一、通俗音乐表演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通俗音乐,又称流行音乐和商品音乐,是以赢利为目的创作音乐,迎合市场,迎合审美是其显著特征,通俗指的是“简单易懂”,流行指的是“流传广泛”。
二、通俗音乐表演相对传统音乐的发展演变
三、通俗音乐表演相对传统音乐的差别
四、通俗音乐表演对当下歌曲创作的影响
五、关于通俗音乐表演与传统音乐的对比思考
任何声乐表现方法只是手段,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舞台表现力。通俗音乐和传统音乐同样也不例外,掌握其技巧都是为了让演唱者更好地驾驭演唱本身。简而言之,在通俗音乐表演过程中,能否发挥演唱者的主观能动性,是演绎好音乐本身的重要内容。
总而言之,在通俗音乐中合理运用声乐技术作为我国声乐表演的“热点”,从它的萌芽到实践到反思对这一过程和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对我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随着通俗音乐的高速发展,从以现阶段在通俗音乐中合理运用声乐表演技术的发展历程看来,其专业化特征非常明确,但其专业化的成熟程度还较欠缺。需要广大艺术表演者勤加练习,不断完善,以便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使自身专业化水平不断发展,需要将通俗音乐和传统音乐之长加以结合。
1、古诗词与通俗音乐的结合
我国历史悠久,,古诗词丰富,一些极富韵味的古诗词与通俗音乐相结合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烟花易冷》的歌词源于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故事的背景是北魏时期杨炫之所著《洛阳伽蓝记》中描述的盛极繁华后倾塌颓圮的千年古都洛阳城。洛阳城中一名皇家将领因缘邂逅女子后,俩人一见钟情并且私定终身,此时将领却被朝廷征调至边境征战,在连年的兵荒马乱中,帝都洛阳已沦为废墟,残破不堪,最后女子苦守将领不遇后,落发为尼,待将领历经风霜归来寻至女子所出家的伽蓝古寺,她却早已过世。人们告诉将军,这里一直有一个女子在等他。守空城念旧人,歌词中“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唯美的歌词意境将这首歌诠释的异常凄美,令人感动。
2、戏曲唱腔与通俗歌曲的结合
戏曲作为我国的国粹,种类繁多,别具特色,是一笔宝贝的艺术财富。据统计,目前我国戏剧的种类达 400之多,因地方风俗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剧种沿袭传统,自成一派,别具韵味。戏曲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积淀,作为最早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戏剧与地方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紧紧关联,成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本应发扬光大,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戏曲的风格与现代生活的冲突越来越大,显得曲高和寡,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其受众大多具有一点年龄限制,多集中在老年人阶段。可以说,优秀国粹后续无人,发展断档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曾有学者说过,“任何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融会贯通才是生命力”。优秀国粹无论在舞台表现,还是唱腔把握上,都有其可取之处,将通俗音乐表演与戏曲唱腔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扬长避短,吸收古老文化中的精髓,让通俗音乐表演更加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更好地诠释通俗音乐本身。此外,两者的有机集合,对包括戏曲在内传统国粹也是一种推动,可以借助不同的艺术载体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补短,相互融合。
3、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在通俗歌曲中的运用
在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中,民族乐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琵琶、笛、二胡、古筝等等,各显身手,各展所长,这些乐器运用得当,在通俗音乐表演中将会营造更加别具韵味的艺术效果。在这方面,通俗音乐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十面埋伏》中,一首琵琶曲将整部影片步步紧逼、步步惊心的紧张感烘托的生动异常,让人不禁倒吸一口气。将民族乐器与通俗音乐进行有机结合,将给整部作品带了更为生动、丰富、具有魅力的节奏和体验。
结语:无论是通俗音乐表演,还是传统音乐表演都是我国音乐表演的组成部分,将两者有机结合不仅要考虑音乐表演的特定背景、演唱者水平的高低不同、舞台表现手段的进步完善,更重要的是赋予通俗音乐表演和传统音乐艺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的传达,通过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让通俗音乐表演和传统音乐,更具所长,具有更高的艺术水平。具体实践中,应从音乐表演行业发展为本的角度研究通俗音乐表演与传统音乐表演的对比分析,让通俗音乐表演与传统音乐表演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更好推动两者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秀. 论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 音乐时空. 2015(18)
2、崔雄. 论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由技入道”与“由理入道”[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22)
3、马小喆. 从听觉到视觉的体验:音乐的视觉化传播[J]. 音乐时空. 2015(10)
4、聂蓉. 浅谈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趋势[J]. 音乐时空. 2014(10)
5、郭静舒. 论现代通俗音乐的技术化特征[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6、曲谱. 解读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跨界音乐[J]. 音乐天地. 2009(09)
7、曾遂今. 音乐传播链上的音乐表演空间与文化创意[J]. 艺术百家. 2010(02)
8、赵倩. 民族乐器的“身份转换”[N]. 中国文化报. 2010 (006)
9、孙丽萍. 朱哲琴:要让世界听到中国民族音乐[N]. 新华每日电讯. 2010 (008)
10、赵馥敏. 审美价值取向对音乐表演创造性的影响[D]. 南京艺术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7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