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浅析红色家书的革命精神——以《中共元勋家书品读》为例

发布时间:2016-04-15 14:5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信息化脚步的加快,我们国家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随之也出现了不少新的社会问题。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的广泛传播造成了当前青少年价值取向多元化,理想信念淡漠等问题,我们少数青少年对党和革命先烈们的基本历史知识、奋斗历程和一些重要思想了解不够,对于新的社会问题缺乏足够的认知,往往产生曲解,甚至发生了信仰危机,由此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向功利主义、拜金享乐主义倾斜。还有人的思想腐化,认识错位。他们呢往往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往往把理想和个人利益捆绑起来。有些人信奉享乐主义,以勤俭节约为耻,追求超前消费,崇尚阔老板,思想上不思进取,缺失了青年人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在社会转型加速发展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各种观念和思潮泛滥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举起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旗帜,才能更好的面对和适应社会的迅速变化,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迷失自己。而无数的革命志士、爱国人士们通过英勇顽强斗争,用鲜血毕生努力铸成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也是争取胜利的重要武器。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我们青少年的良好思想和作风的形成有益,促使我们努力提高政治觉悟和个人修养,推动我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习观不是自然形成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研究学习和发扬革命元老们不畏艰难、顽强奋斗的精神,吸收正能量,提高自身素养,培养崇高理想,确立为祖国复兴、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方向,增强我们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误导和入侵的能力。

1.1.2 研究的意义

在过去那个国内经济困难,国外强敌环伺艰苦岁月里,无数前辈了以天下为念,为了进行革命实践而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形成了这些革命精神,可以说是所有优秀共产党人心血和泪水的结晶,我们后人理应好好学习、研究、传承。我们应当把它们发扬光大,推陈出新,用心把握他们在新时期的时代内涵。综合我们当下国内外形势,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种观念交汇,不同思想交错,为了在这个重要的机遇期,推进我们国家的长久繁荣、稳定发展,需要革命精神作后盾。这也是我们紧跟时代变化,追赶时代风潮的表现,是我们党凝聚人心,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达到的。概括来说,革命精神它是我们祖国发展强盛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因此可以看出,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不仅对过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今时代直至将来都意义重大,是我们必须重视和学习的珍贵的精神财富。革命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从过去到现在直至未来,都要求我们永远传承和守护。青少年要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重要内容的革命精神,以高尚的道德水准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把握时代脉搏,让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承。

.......................


1.2本文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

1.2.1 研究方法

本文围绕《中共元勋家书品读》中传递出的革命精神这一中心问题,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主要采纳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归纳法。本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和理论,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中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中许多关于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及奉献精神的先进理论进行研究和归纳,并用它们指导本研究分析探讨相关革命精神的内涵和历史地位等一系列问题。

2、文献资料法。通过仔细翻阅《中共元勋家书品读》,提炼出其中蕴含的具体的革命精神,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与相应的史料进行分析,为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本文主要内容

针对当前社会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时代背景,本文在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红色家书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作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各章节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并作相应的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是对《中共元勋家书品读》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总结,进而提炼出众家书中蕴含的主要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地位、作用等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从《中共元勋家书品读》中探索出对其相应的体现,再阐明其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第四部分是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地位、作用等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从《中共元勋家书品读》中探索出对其相应的体现,再阐明其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第五部分是对无私奉献精神的内涵、地位、作用等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从《中共元勋家书品读》中探索出对其相应的体现,再阐明其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


2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2.1 爱国主义精神内涵

从元勋们的家书中可以看出,革命先辈们从事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我们首先应该理解爱国主义精神,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爱国主义精神的含义大致包含这些内容:

首先,爱国主义属于情感范畴。就如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因此,爱国主义可以认为是长时间以来生活在一个共同区域的个体在随着国家发展历程而渐渐形成的对自己国家的深情厚谊,这源于对祖国故土山川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深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爱国主义精神在个体内产生演进的基础。这种情感,源于根源意识,来源于对祖国的眷恋,也来源于个人深层意识中与祖国的休戚与共。

其次,爱国主义精神还包含了对祖国及其衍生的人和文化的热爱,也就是“一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优秀历史的思想”。

再有,以对祖国的热爱情感为基础,有人认为“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情感上、意识上、行动上的热爱及其实践,其中情感是基础,意识是内核,行为是外在表现。”而爱国主义的行动是有一定的条件的约束的,它要求大家把对祖国的前景和命脉的担忧和维护当做个人的职责,要求个人私利从属于祖国、民族大义,要求把这种行为当作是自己的义务。

因此,本文认为,爱国主义是生活在一个共同疆域内的人民在国家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具备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体现在对祖国的热爱,体现在为国家与广大人民的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这要求我们对祖国要忠诚,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充满热情,至国家和民族大义于个人私利之上,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面对国家的苦难能放下个人的私利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相对于其他意识形态,爱国主义精神对一个国家及其人民产生的凝聚力是无比巨大甚至无可替代的。因此,爱国主义在任何时空范围内都一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层面教育的重要方向。

......................


2.2 家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有多种表现,在家书中则体现了两处,一个是感思内忧外患,为国为民而忧的忧患意识;一个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2.2.1 忧国忧民的强烈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而且是一个首要表现,是革命前辈对民族危亡和百姓命运的自觉关注并升华成的,本质上是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情怀。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层次觉悟是优秀的中华儿女伟大品格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中国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

百年前,华夏大地满目疮痍,军阀纷争不休,战乱不息。对外,帝国主义国家抓紧对我们实行侵略扩张,尤其日本军国主义者恨不能速亡我族,国家危在旦夕,百姓日日处在煎熬之中。此情此景,左权忧心忡忡,表示自己“实在痛心。”他尖锐的指出,我们国家已经处于一个极度危急的关头,国家灭亡的危机“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时时刻刻关注着国家大事的“左权们”无时不刻不想着拯救人民,挽救国家危亡。

周恩来在法国留学,心中还时时牵挂着祖国,他在 1921 年给表哥写信,其中结合对祖国的深刻认识,分析了英法的社会不同,再对比中国国情,他分析指出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在于“产业不兴,教育不振。”从中可以看出他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社会。而“然今日之急,又非工农兼重不为功”则体现他时时想着改造祖国,期盼祖国富强的急切愿望。

在 20 年代留学国外,意图寻求民族独立的革命家还有很多。1922 年,聂荣臻作为身在他乡的年轻人,心中想的最多的却还是国家危亡和百姓的心酸,他远隔重洋给双亲写的家信 ,还心系国家,“水深火热之家乡!父老之苦困也何堪?”可以看出他在外还对家乡百姓的牵挂,信中又对当前的社会现状提出严厉的指责,他说“私位饱囊之政府,只知自争地盘”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内忧外患的现状强烈不满,他急于为国出力,改变这不堪的现状。于是他提出“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可以看出他一心要为国为民谋福利,于细微处传递其强烈使命感。聂荣臻表示他留学的目的也是救国救民,即“所学何为?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可见其救民族于危亡,解人民于水火的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

.......................


3 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11

3.1 爱国主义精神内涵...............11

3.2 家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12

4 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19

4.1 艰苦奋斗精神内涵.................19

4.2 家书中的艰苦奋斗精神...............20

5 甘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25

5.1 奉献精神内涵...............25

5.2 家书中的奉献精神..................25


5 甘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5.1 奉献精神内涵

无数革命先辈为了革命事业,无私的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不能和家人团聚,不能照顾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甚至带着亲友的牵挂慷慨赴死。

《中共元勋家书品读》的家信中多次流露出来的一个情感,就是参加革命以后,忠孝难两全的煎熬。因累年战乱,有的革命者难得与家人联系。因此他们充满了矛盾心态。但是在家国之间取舍的时候,无一例外是家让位于国,小义让位于大义,这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向警予与父母感情深厚,她给父母写过一封信,这封信开头就是一句“爹爹妈妈”,既是思念,又是撒娇,感情至深。她说“我天天把你两老人家的像放在床上,每早晚必看一阵。”她每天只能对父母相片反复看,是对父母亲思念却不能相见的真实写照。

左权是佃农出身,自幼家贫,不到两岁时父亲就已去世。因而左权的求学之路就显得异常艰辛。他 8 岁启蒙,中间几次辍学,然而生活多艰,因为 1937 年家中大哥去世,自己又在外为革命事业奋斗,无人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子侄,因此,左权给叔父写信, 说大哥的死令家里失去了支柱,自己无比悲痛,却无力为家里分担重担,因为自己“以己任不能不在外奔走”②,此时他忧心如焚,面对家中无人照料的局面,只好恳请叔父左铭三帮忙照料。正如同其他优秀革命先辈一样,左权勇敢地承担起了拯救国难的重任,他坚定对左铭三说:“叔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③从中体现了左权自己下定了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在两难时对家国取舍的崇高的境界。

陈毅常怀忧国忧民之心,因此为国家大计,难以顾全自己和家人。自从走上革命的道路之后,与家人聚少离多,同父母见面的机会是微乎其微。陈毅曾写信告知父母,自己热切期盼能够回家尽孝但却几次都没成功。他仍然想达成这一心愿。“儿已再四请假返里省亲,均以代理无人而遭婉拒...西望故里,不尽孺慕赡佑为叹惋耳!”④身为我军高级领导人,公务繁忙,连回家的微小请求都难以满足。但他深知父母对自己的牵挂与眷念,却只有默然,只好寄照片“以远慰亲怀于万一”⑤。

....................


结语

红色家书是新时期学习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学习有助于我们把革命精神融入到现代文化学习过程中,可以树立远大的理想,也有利于我们精神世界的改造,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来说,则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提升,升华我们的民族精神。因此我们有必要破除对革命精神的种种误解,科学认识革命精神的价值,有必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由于多年的和平发展,我国的国内外环境愈发安定,如今我们远离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空,不再有硝烟的弥漫,看不到革命战士为祖国血染沙场的画面,难以感受到曾经的那些壮烈。因此少数人对爱国主义缺乏科学的认识,有人认为现在不是战争年代,爱国主义离我们普通百姓非常遥远,甚至错误地认为和平时期不需要爱国主义精神,似乎爱国只存在与战争年代我们奋起保家卫国的时刻;也有少数人认为爱国就是我们大声的呼喊口号,如时下并不鲜见的网上各色网友的无序谩骂,大声谩骂有摩擦的国家;还有人仅仅就是喊着爱国的口号,实际上却是在社会上大搞破坏。其实这都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误解,这些人往往没有真正以爱国主义精神升华自己,没有接受足够的爱国主义精神熏陶导致被人利用,比如前两年钓鱼岛争端时一些不理智的国人盲目发动游行趁机打砸抢的行为,还有台独分子、藏独分子、东突恐怖分子等极端分子意欲独立,分裂祖国,煽动动乱,极端分子不时做出的反人民的过激行为,严重威胁到社会安定,损害了国家利益,危害人民安全,这些都是不理性行为甚至是破坏国家安定的表现,完全与爱国主义精神相背离。因此,今天的我们仍然需要爱国主义精神,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少年应当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思想入侵,努力学习,用心做好各自的分内工作,把爱国主义情感倾注于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要热爱我们的国家、不做背叛祖国、背叛人民的事、不损害国家利益的事;要敢于承担各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安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添砖加瓦。只有这样才是真正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8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a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