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施蛰存对中国现代新诗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6-04-14 07:36

第一章  施蛰存的诗性人生


第一节   教育背景孕育了诗人气质

施蛰存生于家学渊源深厚的家庭,父母非常重视对他的培养,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使他较早地接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学习与训练,广泛涉猎中外白话新诗,再加上人文底蕴浓厚的江南自然水乡的培育,这为施蛰存敏感、柔婉、细腻的诗人气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他一生热爱并执着于诗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书香气十足的家学传统为施蛰存酷爱诗歌埋下了种子。1905 年 12 月 3 日施蛰存生于江南文化重镇浙江杭州永亭址。父亲是清末秀才,热爱古典文化,时常节衣缩食买书来读,曾利用在师范学堂管理书籍之便,痴迷读书以致星期日有时都不回家。母亲是一位知书达理、温柔贤惠的家庭主妇,悉心照料家中的六个孩子,施蛰存有一个姐姐和四个妹妹,作为家中的独子,母亲对他倍加疼爱,经常给他零花钱,对他宠爱却不娇惯。父亲常忙于工作,他与母亲及四个妹妹相处时间最长,因此,施蛰存乖顺、柔婉、稳重性格的形成与女性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酷爱读书,显然是受父亲的影响,常常偷看父亲的藏书,里面经史子集都有,如曾因在松江第二次搬家的时候得一书屋而狂喜并如饥似渴的研读父亲搬来的十二箱藏书,如《红楼梦》、《白香词谱》、《草堂诗余》等,曾经以为父亲藏书那么多自己这辈子都不用买书来读,后来书不够看的时候,便将母亲给的零用钱积攒起来,到东岳庙书摊或云间古书处去买书看。有一段时间,他也像其他文人一样频繁更换笔名,有次施蛰存告诉父亲说他想取一个永不改变不落俗套的斋名,父亲就给他取名“葱庐”,是萌动生长的意思,由此可见,父亲对能激发施蛰存文学创作兴趣的事情是很支持的。施蛰存长期生活在这种氛围中,父母对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父母是最早最好的启蒙老师,而往往大诗人气质的形成得益于父母的家庭教育。

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铸造了他自由、温雅的名仕气质。施蛰存生于杭州,长于有着水墨江南美称的松江,古镇小城,河湖交错,小桥流水,如诗如画;古典园林,曲径通幽,田园村舍,古色古香;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别有韵味。施蛰存从小生活在这种柔美秀丽、诗意盎然的环境里,时常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和人性的美,无形中培育了他灵敏而善感的心灵,不仅增强了他对自然生活的感受力和对现实生活敏锐的判断力,而且促成他自由、淡泊、娴雅的性情的形成。同时历史上人文荟萃,文化绚丽,艺术夺目,这种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风流的人文气息又时时熏陶着他,耳濡目染使其自觉不自觉的热爱文化、酷爱文学、钟情诗歌,颇具传统文人雅士儒雅的名仕风范。

..........................


第二节   编辑事业推进了新诗发展

施蛰存曾说“跨出学校门,就进书局门,跨出书局门就进学校门”,的确,施蛰存一生的职业除了教书就是编辑,编辑事业几乎贯穿其整个一生,其中1922年到1937年间,施蛰存组织文学团体、参编或主编多种文学刊物,如《兰友》、《璎珞》、《文学工厂》、《无轨列车》、《新文艺》、《文艺风景》、《现代》,其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1932年他主编的《现代》杂志,在此刊上开辟诗歌专栏,大量发表新诗、极力引荐新诗人、构建诗歌理论、系统的翻译和介绍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以自己的姿态极大地促进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首先,重视新诗的发表。1922 年在杭州期间,他与戴望舒,张天翼,叶秋原,杜衡等人一起组织“兰社”。1923 年 1 月,出版旬刊《兰友》,3 月 21 日施蛰存的旧体诗《不忍词》发表于《兰友》第 7 期,这是施蛰存编辑出版生涯的最初尝试。1926 年,与杜衡、戴望舒共编《璎珞》旬刊,这是他们第一个新文学同人小刊物,施蛰存在此刊上发表了一篇小说,戴望舒发表了魏尔伦的译诗和自作诗,杜衡发表了从德文译的海涅的诗。1928年 9 月 10 日,施蛰存,刘呐鸥,戴望舒创办《无轨列车》杂志,在此刊物第四期发表施蛰存的新诗《雨》,还发表戴望舒、S·F、姚蓬子、李石明、罗赛等人的新诗与 S·F和戴望舒的译诗 10 多首。1929 年 9 月,他参与创办《新文艺》月刊,发表了自己对法国现代派文学的介绍文章,以及戴望舒、章依、邵冠华、柔予、赵景深等人的 21 首诗歌,还有戴望舒,李金发、杜衡等翻译的法国后期象征派 30 首诗歌。1932 年 5 月 1 日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积极发表戴望舒、李金发、徐迟、侯汝华、史卫斯、李心若、宋清如、陈江帆、杨予英、南星、金克木、路易士、卞之琳、曹葆华、玲君、林庚、南星、路易士等 90 多位诗人的 200 多首新诗作品和新诗译作,这些诗歌极具特色,其中特别推崇和赞赏戴望舒的诗。总之,作为主编,在新人诗作的择录方面,他不论诗人名望和派别,以正直的文学审美的眼光和标准择优录取并积极发表,对西方的象征派诗歌、意象派诗歌等则在开辟的诗歌专栏上集中发表和介绍,他在刊物上重视新诗的发表极大地促进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其次,加强新诗理论的构建。施蛰存不仅在《现代》杂志上大量发表诗歌作品,而且积极探索现代派诗学理论,通过发表诗学方面的文论或文艺杂录,为现代派诗歌的兴起开路。如他在《现代》杂志上发表戴望舒的《望舒草》,苏雪林的《论李金发的诗》,杜衡的《望舒草序》等文论,评介诗歌的成败与得失;同时他还组织徐迟、高明、邵洵美等人分别撰写《意象派的七个诗人》、《未来派的诗》、《美国诗坛概观》等文章,以介绍欧美诗坛新思潮和新动向;另外他也亲自撰写《芝加哥诗人桑德堡》、《诗歌到底往何处去》、《关于<现代>中的诗---答吴霆锐问》、《又关于本刊中的诗》、《关于杨予英先生的诗》、《文艺作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引言》、《现代美国文学专号导言》等文章,不仅介绍外国诗歌,最重要的是极力为发表在《现代》上的诗歌辩护。像文论《望舒草序》、《又关于本刊中的诗》几乎可以看作是现代诗派的理论宣言。总之,这些诗歌理论的构建为中国现代诗派的形成与发展起了理论上的支持和指导作用。

.......................


第二章  施蛰存的诗学观点


施蛰存是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他不但是诗人,还兼诗论家的身份,在创作新诗的同时,对 30 年代现代派诗歌理论进行自觉的思考、探索和创造。他的新诗观点见于零散的单篇,虽然数量不多,却极富个性和特点,以少胜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派诗歌的流向,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派诗学理论,他的新诗主张在新诗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第一节   诗歌现代化的理论纲领

早期以胡适为代表的白话新诗,以废除旧体诗和文言为目标,主张白话俗语入诗,解放了诗歌的语言。而五四时期郭沫若的《女神》以创造的精神和张扬的个性在诗坛独树一帜,然而此派后期诗歌情感流于无节制的宣泄甚至泛滥。针对这些弊病,新月诗派致力于诗歌形式的探索,追求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后期一些诗人对诗的形式的片面追求而导致诗歌呆板甚至成为豆腐块诗。后来李金发的《微雨》回归以象写意的传统,给诗坛带来了一些新意,但他的诗主要借鉴法国象征派诗歌,在中西诗艺融合上显得不成熟,以致诗歌神秘而晦涩难解。30 年代诗人群,生活的社会环境更趋复杂,加上新诗本身的危机,迫使一部分象征派、新月派诗人,对诗艺进行新的探索,以 1929年戴望舒的第一部诗集《我的记忆》出版为标志,现代派诗潮应运而生。20 世纪 30 年代现代派诗歌,是对新月派和象征派的蜕变、继承与发展,融合古今中外各种诗学观点和创作方法,克服了情感的过度宣泄,打破了形式的过分拘谨,摆脱了生硬的照搬模仿,注重对人的内心的探索和挖掘,在诗歌的语言、形式、内容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文学刊物《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现代诗风》、《新诗》、《水星》、《诗帆》、《小雅》等都对现代派诗歌的产生、发展、繁荣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 1932 年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几乎成为现代派诗歌得以发展并进入兴盛时期的一个最重要的刊物之一,吸引了许多诗人在此发表作品,以致围绕着《现代》杂志发表的诗歌作品形成了相似特点和风格,那就是“1.不用韵;2.句子、段落的形式不整齐;3.混入一些古字或外语;4.诗意不能一读即了解”。这些具有相似特点和风格的诗歌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和学界对一些诗人诗作的内容、形式、诗意等方面关注、质疑甚至责难。作为主编,施蛰存分别在第三卷第五期的《答吴霆锐问》和第四卷第一期的《又关于本刊中的诗》的文章中对读者的质疑和责难予以回答,并极力为这些诗人辩护,特别是《又关于本刊中的诗》,常被后人称为现代派诗歌的宣言和理论纲领。在文中他说:

“《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他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辞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所谓现代生活,“这里面包含着各式各样独特的形态:汇集着大船舶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厂,深入地下的矿坑,奏着 Jazz 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飞机的空中战,广大的竞马场……甚至连自然景物也与前代的不同了。这种生活所给予我们的诗人的感情,难道会与上代诗人们从他们的生活中所得到的感情相同吗?……《现代》中的诗,大多是没有韵脚的,句子也很不整齐,但它们都有相当完美的“肌理”(Texture),它们是现代的诗形,是诗!……”

........................


第二节   抒写现代人的现代情绪

关于现代派诗的题材,施蛰存认为它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所谓“现代人”是指在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接受着新时代思想的、生活在灯红酒绿都市里的一群青年人,包括年轻一代的诗人。所谓现代生活,是指城市里新出现的各式各样的景观,包括琳琅满目的商场,雍容典雅的咖啡馆,富丽堂皇的酒店,灯红酒绿的舞场,宽阔的柏油马路,机器轰鸣的矿坑,高耸入云的大楼、穿云破雾的空中战,烟尘斗乱的工厂等,这种现代生活既有因物质现代化所带来的进步的景观,也有因物质现代化而产生的灰暗、消沉、糜烂的景象。所谓“现代情绪”,是与上代诗人从传统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情绪截然不同,而是现代人在时髦的现代生活或现代景物的刺激下在心灵深处所产生的各种感觉和情绪,既有对现代新鲜生活的惊奇、赞赏、渴望、追求、甚至迷乱和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同时也有因与节奏飞快、竞争激烈、人情淡漠、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现代生活格格不入而产生的苦闷、忧郁、烦躁、迷茫、彷徨、哀怨、不安等复杂难以言传的情绪,也常夹杂着绝望与希望、冷漠与热情、迷乱与清醒的矛盾情绪。 

从“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中可以看出,施蛰存以为现代派诗的内容是可以表现现代生活中新潮奇特的客观具体景象、场景和事物,更加追求由这种奢华的现代生活所诱发的现代人的各种新异情绪和感觉。也就是说现代派诗人审美视角发生转变,即“传统诗歌中贯穿全篇的情感线索和抒情主人公的中心位置已被都市的日常生活场景和平凡人物的情绪心理所替代。”而且,传统的诗都重启发和教育意义,强调诗的社会功能。施蛰存则强调诗就是表现一瞬间的感觉、冥想和情绪,不一定具有高远和重大的教育意义,他以自己诗《银鱼》为例,说这诗写的是在某日的清晨他在菜市场鱼贩子的大竹筐里看到了许多银鱼后而产生的“土耳其风的女浴场、柔白的床巾、初恋的少女”奇幻的感觉,他也并没有想表达银鱼对人生的启发教育意义。施蛰存关于现代派诗歌内容上重视感觉和情绪的这一观点,与 1932 年发表在《现代》上的戴望舒的《望舒诗论》非常相似,戴望舒在《望舒诗论》中多次强调“新诗的情绪”,两者差异之处在于施蛰存更加明白清楚地解释并强调了情绪的现代性问题,而且他以现代人特有的敏感,拉近了诗歌的意象选择、情绪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在现代都市的日常生活和琐碎事物中发现诗,在现代的个人情绪情感中挖掘诗,非常注意诗歌情绪的现代性和与都市日常生活的关系。这为 20 世纪 30 年代诗歌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从本质上看,他们专注的是诗歌现代灵魂的现代性,是赋予‘新诗’现代内容和美学趣味的追求。

.........................


第三章  施蛰存的新诗创作 ................. 20

第一节  施蛰存新诗创作概况 ............ 20

第二节  施蛰存新诗艺术特色 ................ 23

一、意象抒情的表现手法 ................... 23

二、女性化的心理分析 ................. 26

第四章  施蛰存的诗歌翻译 .................... 37

第一节  施蛰存诗歌翻译概述 .............. 37

第二节  施蛰存诗歌翻译观点 .............. 39

一、诗歌语言美难以翻译 ..................... 39

二、诗歌翻译几乎是再创作 .................... 40


第四章  施蛰存的诗歌翻译


施蛰存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翻译家。他一生译作颇丰,其中诗歌翻译占举足轻重的分量。他丰富的译诗实践、独特的译诗选择、独到的译诗观点、精湛的译诗技巧等,有力推动了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新诗与译诗的繁荣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新诗艺术。


第一节   施蛰存诗歌翻译概述

施蛰存对外国诗歌的译介,比他的新诗创作稍早,从 1920 年代开始,直到 1980 年代,历时 60 年,译诗数百首,,涉猎多个国家,题材广泛,流派兼容并包,回顾施蛰存诗歌翻译历程,大致呈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 1919 年到 1926 年,施蛰存夯实外语功底,为诗歌翻译奠定了基础。1919 年,施蛰存高小毕业,进入江苏省立第三中学。在中学三、四年级时,数、理、化和西洋史等课程的教材都是英文版的,英文课也不用散篇课文,而是每学期专读一本英文著作,四个学期分别阅读《莎士乐府本事》、《丹谷闲话》、《拊掌录》、《撒克逊劫后英雄传》。这两年,他读英文最勤,英文水平大进,同时也增强了阅读欧美文学的兴趣。1922 年秋天考入杭州之江大学,此为教会学校,主要学习英语。在一年之内,他读了英国文学史,以及许多散文和诗歌,还在图书馆里抄了一部《英国诗选》。在中学时,他就对泰戈尔的东方式的文字很感兴趣,在之江大学读书的秋天,常带一本泰戈尔的诗集在钱塘江边沙滩上诵读和默想,也曾译了几首,但觉得没那味,他认为泰戈尔诗歌意思并不难懂,但就是译不好,也就不译了。1926 年秋,在戴望舒的推荐下,施蛰存和杜衡进入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在樊国栋神父的严格训练下苦学法文。由于古文底子好,神父给他每周布置作业常常是把一篇古文或古诗翻译成法文,因此他用法文翻译了《阿房宫赋》和李白的几首《古风》。法文的训练为他后来阅读和翻译法国诗歌打下了基础。施蛰存 1926 年 5 月 30 日于《文学周报》第 227 期发表《安纳克郎短歌四首》,这是最早公开发表的译作。这一时期外语知识的积累和翻译的初步训练是他从事诗歌翻译的关键。施蛰存从抄录《英国诗选》、试译泰戈尔小诗、用法文翻译古诗、再到翻译安纳克郎的诗,翻译对象不确定,在译诗的选择上尚未形成明晰的的审美趣味和追求,但他通过不断的译笔训练,积累了一些宝贵的译诗经验。

......................


结语

施蛰存一生,集小说家,翻译家、诗人、编辑家、学者于一身,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作为一位诗人,施蛰存的新诗创作和新诗主张对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的现代诗派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一位翻译家,施蛰存的新诗翻译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也是不可低估的;作为一位编辑家,施蛰存在编辑的刊物上对新诗的大力倡导和新诗人的大力培植,对 30 年代现代派新诗的兴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他通过自己的实践对中国现代新诗艺术的贡献是突出的。

施蛰存一生酷爱诗歌,无论早期接受的教育、终身从事的职业,笔耕不辍的文学创作,还是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不具诗名,却有诗心。他的诗作、译作不仅显示了施蛰存的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审美趣味,更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当然,他的诗歌主张、新诗创作、新诗翻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对而言,思想和艺术的不够成熟也是客观存在的。 

有关施蛰存对中国现代新诗艺术贡献的整体概况的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挖掘这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的文学价值,对于充实和完善中国新诗史的全景面貌,无疑有其价值和意义。因为笔者文学积淀、诗学修养很有限,在研究过程中有很多不足,还有待更多的人探索,在今后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如果能有更多的学者来关注施蛰存的新诗创作和新诗翻译,关注他作为诗人和新诗翻译家的身份,能欣赏他的诗作,领会他的诗心,传播他的诗名,了解他对中国现代新诗做出的突出贡献,则这项关于施蛰存对中国现代新诗艺术贡献的研究也就有了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8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9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