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分析——以Z省C县为例

发布时间:2016-04-20 13:43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文化大革命"中各个宗教受到残酷的打击,全国宗教活动完全被停止。改革开放至今的五十多年间,宗教在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发展迅猛,进入了近代来罕见的宗教"繁荣"时期。

目前,我国主要有五大宗教,即佛教、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其它一些原始宗教、民族宗教和民间信仰也依然存在。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及中国多神并崇的宗教传统下,中国人民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的信教人数有1亿多人,大概占全国总人数的10%;教职人员总数增加到%万;经政府批准开放、登记在册的宗教活动场所总数有8.3万,此外,未经政府登记或未经政府化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约3万余所,因此宗教活动场所总计11.3万余所(国务院新闻办公窒,2004);宗教团体4000个左右;此外,还有经国家化堆成立的全国各级宗教院校74所(邓海舟,2013)。

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政洽、经济、社会、文化都在不断变化,各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各个利益主体的冲突不断加剧,社会公平、贫富分化等问题明显。随着社会转型引发的社会阵痛,个体产生信仰寄托、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上的紊乱。以往传统单一的政府管理模式出现种种弊端,社会呼吁多元的主体合作、协商、共治,于是社会治理送一理论及懊式不仅受到学者的关注,也吸引了不少政要的关注。

宗教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姐成部分一经形成就以无形的力量影喃着社会,它不仅对社会个体具有精神慰藉、价值导向、交往的作用,而且对于社会还有控制和整合的作用,同时也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

...................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研究思路

研究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本文首先通过义献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厘清宗教和社会洽理的定义,及宗教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宗教在传统化会中的社会治理实践及对于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宗教在当代社会治理中的功能表现,宗教社会治涅功能发生的条件和机里。其次,仅仅运用理论分析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是不够的,因而本文还通过实地调研法,分析了Z省C县宗教的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及其不足;最后,分析了宗教在现代社会治涅中的负功能,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2.2研究框架

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论述了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宗教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第三部分详述了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宗教发挥社会治理功能的历史回顾、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现状及宗教在社会洽望中功能实现的条件和机理;第四部分分析了Z省C县宗教的历史与现状,并详述了宗教在社会治埋中的功能;第五部分分析了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负功能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第六部分则包括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含的界定

对于宗教在中国社会治埋中的功能这一研究命题中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宗教,二是社会,三是社会治理。厘清这几个核记概念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2.1.1宗教

2.1.1宗教的内涵

综合现有的宗教研究成果,宗教的本质可归纳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在相应的社会关系、经济活动和智为知识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以对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的信仰为基础的,由宗教情仰、宗教感情或体验、宗教信徒、宗教近织、宗教活动场所、宗教器物、宗教思想、宗教行为等要素组合而成的非常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实体。宗教根据崇拜对象可分为一神教、主神教、主神教和二元神教;根据来源划分可分为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根据沮织结构的程度与特化可分为制度型宗教和弥散型宗教;根据流布范围可分为世界性宗教和非世界性宗教。

本文研究的"社会"是指广义的社会,即以共同物质资料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定数量的人为主体而组建起来的,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相互作用的有机共同体。

在社会治理中,政府是有限政府,不再包办社会中一切共事务,而是通过与各个治理主体在协商合作的基础上对社会事务进行合理分工。多元主体对社会事务进行弹性互动治理,形成一个有序窝效的治理网络,从而提高治理的有效性。

...................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治理理论

上世纪90年代,治理理论横空出世,它是对原有的公共管理理论的突破,强调了多元共治、分析、杜会参与等新理念,在西方不仅引起行政管理、政治、管理方面的学者的注意,而且政府部门和政要都视若珍宝。治理理论对变革旧有低效的政府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治理理论又发展和延伸出了多中心治理理论、网络治理理论及协同治理理论。这些理论为本文研究宗教对社会治理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多中心公、治理理论其实最旱是源自迈宪尔博兰尼"多中A、性"一词在经《学中的运用,但是政治学、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多中心理论"却是更加广为人知的,其中尤以奥斯特罗姆夫妇为代表。奥斯特罗姆夫妇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先导,强调了在公共资源配置中自主治理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一个灵活的《中记治理模式的起点,明确了社会治理范畴高于政体范围。他们的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是在尝试和探索"多中瓜"在社会治理领域中的功能,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的核心成果是对宗教作为社会治理的一个"中心"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研究有很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网络治理理论是全新的政府治理理论,是对传统官僚制和么共管理模式的扬弃,代表人物有威廉埃格斯、斯蒂芬戈德史密斯、陈振明等。该理论疆调突破科层结构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局限,开展层次深、范围广、为度大的多元主体的公私合作共治,形成良好的多元主体间互动、互助、合作的伙伴关系。所以,多元治里理论是宗教对社会洽埋的合作、互动功能存在的重要理论依据。

协同治理理论则更加强调治理系统内部各要素或者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并有机整合以达到整体效应的过程。该理论对于现今社会治理中的宗教自我管理及宗教組织、教职人员、信徒等要素的主动参与有很大的理论启示作用,是重要的理论基础。

...................


3宗教在社会治理中功能的理论分析...........17

3.1宗教的源起和发展...........17

3.1.1宗教源起和发展...........17

4宗教在我国Z省C县社会治理中功能的实证分析...........38

4.1宗教在Z省C县的历史与现状分析...........38

5宗教在杜会治理中的负功能及政策建议...........60

5.1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负功能.........60


5宗教在社会治望中的负功能及政策建议


5.1宗教在社会治望中的负功能

宗教的社会治理功能不仅具有多样性,还具有双重性,其不仅包括正功能,还包括负功能。社会并不总是处在整合的状态,更多的时候是处于一种冲突和矛盾的状态,而社会治理就是要发扬宗教的正功能来维持社会体系的均衡,避免和减少宗教负功能对社会的破坏,从而实现宗教网络的姐织的规范、社会控制与社会其它结构的合作、团结、共同治理之间的平衡。

5.1.1消极避世态度影响社会个体价值观构建

任何宗教都倾向于出世而非入世,都描绘了一个无比美好的"彼岸世界",从而与现实中艰难困苦的世界作对比。在转型期复杂多变的现实杜会状态中,宗教的这种出世的世界观无疑对社会个体具有无比的巧引为。而宗教教义中"前世论"、"轮回论"、"命中注定"、"神的旨意"等等观念,使人们速情于自己的命运,将自己的成功或者失意、快乐或者困苦都归结为神的意旨、宿命等,从而丧失努为的动力和应有的进取不去改变现实,消极逃避现实,把希望寄托于来世或者天国等。而社会个体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与社会治理中构建的勤劳进取的个体人生观相冲突。

.....................


6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6.1研究结论

宗教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宗教社会治理功能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并且与其它社会治理方式相结合。中西方宗教传统中蕴含着的人本思想、中庸与和谐、道德教化及生态自然观念对于现今的社会治埋仍然具有价值引导的作用,现代社会治理的实现要充分吸取中西方传统宗教中的智慧结晶。

宗教与社会治理相互渗透,一方面宗教奋在于社会之中,社会的奋在离不开宗教;另一方面宗教共识带来社会认同,社会认同促进社会治理。宗教与社会治理相互补充、栖互影响,一方面宗教功能丰富了社会治理的途径,另一方面社会治理为宗教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平台和环境。

而宗教在社会治理中功能的实现需要具有物质条件、价值条件、制度条件和行为条件。其中,物质条件包括宗教场所、宗教器物、高素质的神职人员、宗教组织和制度、宗教仅式和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价值条件包括公共理性和公民意识;制度条件包括政教分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行为条件包括公民中庸、和谐的行为方式,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实践和第三方组织的参与行为等。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8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d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