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基督徒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20 11:25

第一部分绪论

在宗教认知成分上,基督教主要可研究的是上帝信仰,即上帝形象对基督徒的宗教信仰的影响,而这突出表现在信念上。宗教信念是用来解释宗教信仰的,宗教信仰是通过宗教信念表现出来的,如果某个人是有宗教信仰那么就可以界定为是信教的,可以说宗教信念是系统化、条理化和规范化的宗教信仰的具体体现。而宗教信念心只能表现宗教信仰的一部分,支撑它的是强烈的感情、忠诚以及对行动的承诺,而且,送些都得到一种团体的社会纽带的支持。基督教主叟的宗教认知表现为对上帝形象的感知,可以询问人们认为上帝与哪些可以想象的模型相类似。对于许多小孩来说,上帝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可能会与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十分接近,心就是说他们把上帝看作是某类人。那么人们感受到的上帝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呢?上帝是全能的父,是造物主,从无中创造了字宙万物,并持续护佑它所创造的世界。上帝是无限,超化人有限的头脑。人不能凭借理性,而只能凭借信仰去认识他;人不是凭论据,而是凭信心去接纳他。信仰上帝就是信靠上帝的应许,用爱来回应上帝,按上帝的旨意生活。这是《圣经》中对上帝的描述。在宗教艺术中可以看到有些宗教观念的意义是通过视觉形象的形式来表达的,那么这些艺术品则表明了上帝在艺术家们眼中的想象,而艺术品多是根源于现实生活的,心就是以现实生活作为模型的。

.......


2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1问题提出

这些研究发挥了架桥铺路的重大作用,但心不得不指出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没有将各种宗教进行明确的区分,而只是笼统的研究宗教,这样所得出的结论推论意义不大,不适用于专口深入研究某一宗教;其次,在展开问卷调查时,受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影响,所选取的样本基本是方便取样为原则,就造成样本不全面;再者,更是没有个案研究,更不用说是个案的纵向研究了,而且,,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得比较少。那么在这些基础上,非常有必要做一些进一步完善的研究。本研究正是在参阅了目前的研究之后,立足于沈洋(2007)对宗教性定义的界定及和维度的划分基础之上,进行题目的整编,邀请基督徒及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评估编制出基督徒宗教性的初始量表,进行预测,用所得的数据对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最终得到适合于中国本土国情的基督新教徒的《基督徒宗教性量表》,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访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我国基督徒个体宗教性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2研究意义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早,不管是在文化意义上还是社会意义上均对中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近几年来,中国的基督徒数量越来越多。而国内并没有全面展开对基督教的研究,还没有确切而标准化的量表,这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本研究一方面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沈洋(2007)编制的《基督教宗教性量表》为基础,所取被试全都为基督徒, 沈洋并没有区分基督新教徒与天主教徒所造成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査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以求更好的研究中国基督徒个体宗教心理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三部分基督教徒宗教性量表的编制....20

1基督徒宗教性的维度建构.........20
2基督徒宗教性的项目选编和评估.........20
3宗教性结构模型和信效度检验.........21
4研究小结......28
第四部分基督徒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的量化研究..........29
1研究目的.........29
2研究方法....29
3结果与分析.......32
4小结..........41
第五部分基督徒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的质化研究........43
1研究目的.........43
2研究方法.....43
3研究被试...43
4研究结果..........43
5小结.......47

第五部分基督徒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的质化研究


1研究目的

通过量化研究我们已经对我国基督徒的个体宗敎心理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有一定的了解,为了进一步了解与验证教徒宗教心理的发展特点,笔者从不同的年龄阶段均选取几名被试,并根据己设计好的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录音与速记的方式记录访谈内容,随后对访谈内容进行挖掘整理, 以求更全面的了解我国基督徒个体宗教心理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2研究方法

结合我国基督教具体实情,对同口己经翻译的福勒的访谈提纲进行修改整编,得到适合基督徒的质性访谈提纲,主要从被试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信仰生活等几个方面的进行访谈。然后,根据访谈提纲,在征求被试同意的情况下对被试进行访谈,并采用录音与速记结合的方式记录访谈内容,之后整理录音文件与速记笔记,将访谈内容转化为文字。从上述访谈对象提供的信息,可以很好地验证问卷调査所得出的结果,即随着年龄的増长,个体宗教性呈上升趋势;随着个体教育程度的提高,个体宗教性呈下降趋势;个体宗教性在性别、户籍人日统计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婚姻状况影响个体宗教心理的发展,离婚或丧偶的个体宗教性水平较高。从被访谈者提供的信息,我们发现一些潜在的信息。第一,个体的经历是个体宗教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经历重大变故的个体,宗教性水平较高,这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第二,婚姻和谐的个体将自己的生活幸福及成功归因于爱的力量及自身的努力;而离婚或丧偶的个体,则认为自己的婚姻失败是上帝对自己的惩罚,是自身有罪。
......


第六部分总结


1基督徒宗教性的结构

本研究宗教性的定义采用沈洋(2007)确立的定义,即基督徒的宗教性是对基營教信仰者个体人格独特属性的综合概括,有四个维度即上帝信仰、超然体验、价值追求和制度性参与。

2基督徒宗教性量表的应用价值

基督徒宗教性量表包含四个分量表,一共有28个题目,每个分量表均包含7道题项。基督徒宗教性量表的信效度情况:(1)信度分析;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化891,四个分量表的范围在0.704至化0.802之间;总量表三周后重测的相关系数为0.917,各分量的相关系数范围为化0.588至0.839;(2)效度分析:各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性在0.681至化0.848之间,且达到显著水平,属于正相关;4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在0.379至化0.607之间,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较为理想。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8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