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游走在城乡之间的精灵——孙惠芬小说论

发布时间:2016-04-18 08:03

一、文学土壤:成长经验的积淀


(一)童年经历与原乡记忆

童年经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短暂而宝贵的财富,童年的经历比如家庭的环境、父母的影响还有在故乡成长的记忆等因素或多或少会影响一个作家以后的生活。正如冰心曾谈到的“提起童年,总使人有些向往。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是悲哀,人们总觉得都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许多印象、许多习惯,顽固地刻画在他的人格和气质上,而影响他的一生。”在文学创作中,童年经历对创作的影响通常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存在着,我们可以在作家的创作中看到蛛丝马迹,体悟作者的精神内核。童年的经历犹如一条流淌着的小河,源远而流长,因为它具有无可取代和独一无二的特质,才变得更加弥足珍贵。脚踏在辽南的土壤上,只要用心,就能闻到在这片土地上飘散着的气息,是这片神奇的土地,支撑着她的创作;也是这片土地,带给她无限空间。难以割舍的故乡情怀,难以抗拒的思乡之情,正充盈着她不断进取的脚步。

1961 年孙惠芬在辽宁的庄河出生,辽南的乡村风景组成了她全部的童年回忆,以至于对她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乡的一花一草,都成为了她今后创作的宝贵财富。可以说,是她的童年经历影响了她最早的文学创作。她的父亲是位商人,在她还是十多岁小孩子的时候就骑车载布片和过膝的长袜在黄海北岸的一些城市或乡镇做起了买卖。父亲兜售的过膝长袜是时髦的小镇女人的尤物,作为乡村女人的母亲自然会遭到歧视,以至于在孙惠芬的童年印象中留有挥之不去的记忆。“因为我的婶子和大娘都是小镇女人,而母亲是乡村女人,奶奶从不把过膝袜子分给母亲。问题是,奶奶不分给母亲,父亲也认为天经地义,也认为只有和外面通着的小镇女人才享有穿过膝袜子的权利。于是,一直都没有穿上过膝袜子的母亲向我讲述她心中委屈的夜晚,穿在四婶腿上的过膝袜子就电影一样晃在我的眼前”。这种小镇女人的优越性和乡村女人的被冷落就在不经意的小事上显现出来,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一丝颤动,也就是从那时起,孙惠芬对小镇的向往之情变得愈发强烈起来,想要走进小镇的心思便成为她童年时光里最宝贵的事情。

......................


(二)生活经验与故土情结

上世纪 30 年代初,鲁迅最早提出了“乡土小说”的概念,指那些带有地方风格特色或包含乡土气息的作品,并首当其冲地成为了乡土小说创作的开拓者。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打磨洗礼之后,乡土小说从稚嫩的发生终于走向完善,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作为里程碑人物的赵树理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让乡土小说不再是少数人的实践,而真正完成向大众化的普及传播。如果说鲁迅先生是早期乡土文学的先锋,那么在 30 年代沈从文先生就是乡土文学繁荣的缔造者。在沈从文先生的熏陶渐染之下,有一大批热衷于书写乡土的大师级人物出现,像是书写了《芙蓉镇》的古华,像是书写了《秦腔》、《高老庄》、《土门》等一系列作品的贾平凹,还有书写了《爸爸爸》的韩少功、书写了《古船》的张炜等等,都表现出作家对“乡土小说”持久关注的热度。很显然地,孙惠芬也加入了乡土小说创作的队伍,在继承前人乡土写作的光辉传统的同时,她也在不断地找寻新的出路。对乡土的依恋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成长着的经验让孙惠芬有条件也有能力积累独特的写作经验,为她日后创作上对乡土细腻、绵密的表达积蓄着力量。

纵观孙惠芬的家族史,辉煌灿烂的历史不禁让人为之一震,她的祖上曾有考入北京国子监的贡生,并出现担任过朝廷大官的人物。后来这个家族才慢慢从繁荣走向凋敝,不过家族里的人没有放弃过希望。她的曾祖父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她的奶奶虽是小镇女人却能识字,“最崇拜的人是孙中山。因为孙中山的儿子叫孙科,奶奶便为我的大侄儿起名叫孙永科”。她印象中的奶奶是那个时代的楷模,“经得了风雨,见过了世面,思想开明、解放,有着那一代女人少有的风范”,还“将外面的文明带回家中,在孙家发扬光大”。严格的家规家训,使孙家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模样。除此之外,奶奶拥有一套自己的待人之道法则,如果家境实力强,文化水平又高,自然会得到奶奶的高看,反之奶奶则会变得有些势力和轻蔑。与其她出生在城镇的婶婶们相比,出生在农村而且没有任何知识文化水平的母亲,就受到了来自奶奶的歧视和不平等待遇。这些来自奶奶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孙惠芬对外面的世界怀有强烈的憧憬和渴望,做一个小镇女人更成为她追求的目标。

.....................


二、叙事空间:城乡主题的遵循


(一)现代性的萌芽:从乡村走向城市

1.“向外”心思初露端倪

《静坐喜床》、《水花村少女》、《沙包甸的姑娘们》等属于孙惠芬创作的早期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书写少女懵懵懂懂的爱情萌芽,将少女娇羞、可爱的一面细腻地表现出来,一幅幅乡村少女温馨感人的图画经由她的描写让人感到纯洁和美好。时间聚焦在孙惠芬的青年时代,从学校返回家乡的她,在生活中能够体会到旧有生活方式的弊端,敏锐地察觉到了新生活的优越性,在两种生活状态碰撞的情况下,在她的心中隐隐饱有对生活的不安情绪,在乡村浓郁的文化背景下,她无时无刻不在抒发着对心目中生活的向往。创作于 1982 年的处女作小说《静坐喜床》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二十六岁的山村姑娘在大喜之日坐在喜床之上心情的百般滋味,不安、难受、神秘和喜悦之感交织在一起,从她眉眼之间不经意地流露出。在紧张和兴奋间她想起了与他初见的场景:那是一个雨夜,拖拉机在泥泞的乡道上难以前行,是憨厚的小伙子在关键时刻出现了,帮着搬石头、掘泥开辟出一条回家的路。两个人虽然没有言语的沟通,可小伙子踏实纯朴的模样还是深深扎根在女孩的心中,在接下来相处的日子中,少了罗曼蒂克的激情澎湃,多了几分情意浓浓的关怀,这是属于他们心底里的甜蜜回忆。在《水花村少女》中,农家姑娘惠女喜欢上了城镇个体户“大个子”,她每天要去镇上卖豆腐,久而久之就对饭店中热情能干的“大个子”产生了好感,但是作为乡下人的自卑和怯懦,让这份爱悄悄地埋葬在心底。孙惠芬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出一位乡村姑娘的心理悸动过程,时而痛苦不安,时而幸福甜蜜。哪怕没有任何的言语表达,一位乡村姑娘诚挚的举动还是敲开了“大个子”的心门。惠女的痴情,纯净的心灵,让我们体会到了乡村姑娘的美好。

孙惠芬自己透露,她最初的写作受沈从文先生的影响颇多。1983 年,在小镇文化站工作的男朋友——现任的丈夫送给她一本《沈从文散文选》。当她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所生长的地方”,一个人,他生长的地方也会写到书本里?也会值得写?再细细读下去,“我的家庭”,“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翻开这本书的同时,孙惠芬也宛如走进了另一片天地。因为这本书到处都透露着湘西土地的气味,这就像孙惠芬自己的辽南乡村世界一样。从这以后,孙惠芬体会到自己的生长故乡,也是可以写进书里去的,可以回望自己的童年经历,并把这些人事物装进书里,让更多的人找到心灵上的共鸣。“应该说,是从这一天起,我有了心灵里的乡土,而不单单是现实的乡土,它们与我休戚与共,我却与它们貌合神离,因为当我学会回过头的时候,我发现我那样的爱着它们,理解着它们,又是那样的同情着它们悲悯着它们,我那样的依恋着它们,内心又是那样的想远离它们……”可以说,沈从文先生对她的启迪和影响是伴随她一生的,有很多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沈氏风格。她的《田野一片葱郁》为我们勾画出一位农家少女怀着急切的心情盼望与“他”见面的心理过程。在农村只有在节日里,相爱的青年男女才可以名正言顺的约会。

......................


(二)现代性的反思:从城市回归乡村

1.理想现实不相和谐

当孙惠芬真正走向城市的时候,她在很多方面显现出了不适应,理想和现实的不一致让她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无措。《伤痛城市》、《伤痛故土》、《还乡》等小说无一不是孙惠芬在向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在内心焦灼状态下的心情写照。在小说《伤痛城市》中,小镇中的姑姑和姑父不顾传统道德观念的约束而公然走在一起,在自由无拘束精神的感召下,他们走出乡村奔向城市,获取自由的同时却也遭受了不小的打击,在与城市抗衡的过程中,姑父屡遭失败,最终打磨了他所有的意志。姑父的儿子其真背弃父亲的愿望去城市寻找现代文明的足迹,却丧失了最为珍贵的亲情,变成唯利是图的小丑。 

《伤痛故土》是孙惠芬运用女性独有的细腻笔触描写家族的精神困顿和情感的伤痛之作。二哥对城市的渴望程度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状态,当妹妹当上县城的文化局副局长时,让他看到了步入城市的希望,毅然决然地带领全家搬至县城,即使没有户口和工作,仅仅住在城郊之处,他仍拥有一份满足感和优越性。在光宗耀祖、丰泽子孙的意识下,他无时无刻不在为寻求家族的兴旺而绞尽脑汁。在小说《还乡》中,离开家乡几十载的叔叔接受了来自老家一建筑公司的聘请,从北京赶回故乡准备在晚年发挥余热,为家乡人民做些贡献。结果建筑经理和叔叔的想法却大相径庭,作为活招牌的叔叔每天只需要陪领导吃饭打牌即可,做着完全跟工作不相干的事。最终叔叔无法忍受这种氛围以愤然离开收场,建筑公司的经理也因受不了叔叔身上浓厚的文人气息而不再聘用。在建筑经理的推脱之下,叔叔白白忙活了几个月而分文未得。老家的亲人们本以为今后有了靠山,挥霍着退休积蓄,殊不知叔叔连回京的路费都凑不齐。众人的冷漠情绪,让叔叔倍感伤心,发誓有生之年再也不踏回故乡。一段踌躇满志的回家圆梦故事就在悲伤的氛围中画上了句号。

2.“向内”意识重新定位

从县文化局调入大连市文联的工作经历,以及在城乡之间回环往复的过程让她能够更加明晰地观察和思考农村的发展情况,进而在自己的小说中展现故乡的风情。当现实中的故乡在孙惠芬的心中渐渐远去的时候,她心底里的故乡却更加的明晰起来,童年幻想中的世界,记忆中的理想国度,都在她经历了这么多思考沉淀之后重新确立。这一时期的《歇马山庄》、《上塘书》、《吉宽的马车》等都是对故乡的回望作品。在《歇马山庄》中,孙惠芬“关注的是人物在社会变革中瞬间的心灵变迁,更多的笔墨用来描摹心灵的历史,,挖掘的是心灵的深度。”小说以月月、小青、买子之间的情感经历为故事线索,向我们展示出在改革开放下,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的矛盾在弱化,农村青年开始走出愚昧和落后的暗影,开始追求人格上的独立,揭示了现代农村青年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现状,不再贪恋于物质上的满足和内心的虚荣。小青执意进城的原因在于她热衷于城市的生活方式,而买子则选择发展乡镇企业来实现自己的思想抱负。同时,孙惠芬也为我们展现出民工大潮的背景下乡村世界发展的整体命运,在欣喜看到进步的同时还有在乡村发展下的隐隐阵痛。

...................


三、创作姿态:多重立场的交织 ................... 16

(一)女性立场下的精神突围 ................... 16

1.外部环境对女性自身的制约 ................ 17

2.女性对乡村世界困境的挣脱 ............. 18

3.女性在城市世界选择的无奈 ..................... 20

(二)传统立场下的诗意追求 .............. 21

1.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 22

2.对伦理观念的重视 ..................23

四、艺术风格:审美意蕴的探寻 .......................... 29

(一)散文化的语言 ........................... 29

1.乡村景象的展现 ........................ 29

2.宏大场景的描绘 ................ 31

(二)多样化的角度 ..................... 32


四、艺术风格:审美意蕴的探寻


(一)散文化的语言

孙惠芬的创作一直遵循平实的写作手法,每个故事的呈现方式都是娓娓道来的,作品与作品之间看似采用相同的表达方式,其实又各自拥有独到之处。她在谈到自己作品的语言时曾说过:“语言是身体的产物,我强烈赞同这一说法,并且相信,那个承载语言的形式,也是身体的产物。一个人如何感受世界,取决于身体本身,你是敏感的,还是麻木的,你是深沉的,还是张扬的,你是幽默的,还是古板的,你是朴素的,还是时尚的,都深藏在你的身体当中,我们的表达不过是身体里性格、秉赋的外化。我喜欢娓娓道来,都是我的性格使然,因为大声说话我会感到羞惭、紧张,穿着时尚我会无地自容。当然,形式,也就是所谓技巧,有时候还隐藏在你痴迷的事物中,当你张开身体的所有毛孔去感知它,它便会以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到达你的面前。而尊重了感知的直觉,也就是沈从文老先生所说的,无技巧,便是最大的技巧。”①正如她所说的一样,她的创作从来没有刻意追求风格的多样性,也没有追求表现手法的千变万化。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方式。也正是在这样的创作风格下,我们能够读到许多散文化的语言,让我们记住了她在创作上的独到之处。

1.乡村景象的展现

语言是构成小说的单位,语言所具有的独特功能让每个作家都不容小觑。没有变幻莫测的创作风格,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孙惠芬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是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事的细致关注,然后用自己散文化的笔调加以记录,这就使她的小说创作拥有了一种散文化的语言特点。她特别擅长描写乡村的自然景象,比如在小说《小窗絮雨》、《平常人家》、《歌者》、《歇马山庄》、《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吉宽的马车》、《上塘书》中都有关于乡村景象的书写。

......................


结语

孙惠芬凭借着在乡村生活的经历和对故乡的一片深情,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魅力的乡村世界,展示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她对乡村世界的书写,对人性的深度开掘,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在她朴实无华的笔触下,我们看到了她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作为一个成长着的作家,孙惠芬的创作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失当之处。比如,她的创作素材大多取自过去的生活经历,这就造成了有限资源的重复利用,使她的作品的某些情节有雷同之处;一再重复地资料运用也显现出了她创作视野的狭隘之处,成为限制她思想表达的束缚与障碍;语言的运用上也稍显零碎,聊家常般的语言缺少了一种喷薄的张力等等。

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否定这样一位虔诚的女作家。她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在她热爱的这片热土上,用自己的细致和包容去展现这片土地上丰富多彩的故事,为我们呈现了乡村世界的发展与变迁。

孙惠芬的创作道路没有停歇,她对这片土地的开掘,对城乡关系的探索,对人生的思考没有停歇。在创作的道路上,唯有踏实的态度才能日臻完善,我们期待她在愈加成熟的创作道路上书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8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3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