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艺术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目的及意义
叙事学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但总体来说,国内从叙事学角度对纪录片研究有很多,但国内对人文纪录片的研究著作大多集中于纪录片的美学、创作手法与技巧和现状的研究。纪录片是在叙述真实的故事,将叙事理论引入人文纪录片的研究,可以拓宽人文纪录片的视野。本研究将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人文纪录片的叙事艺术进行归类和总结,以人文纪录片为主要研究范围,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和拉片观摩等方式来为人文纪录片的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生存。电视人文纪录片,是反应我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史的一个缩影。通过对人文纪录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内涵所呈现的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人类学和哲学等多方面的情况,拓展了纪录片理论研究的新空间,给予研究者们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来探讨与安排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从而深化人文纪录片的人文内涵和价值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概念界定
纪录片虽然滥觞于法国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短片,但被认为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却是美国的弗拉哈迪于 1921 年拍摄的《北方的那努克》。而最早用纪录片(documentary film)这个词来对纪录片的类型进行理论性表述的是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他在 1926 年评论弗拉哈迪 1926 年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摩亚拿》时首先提出来,指出这部影片对一个波利尼西亚青年的日常生活所做的描述,反映时代特征,具有文献(documentary)价值,从而引出了“纪录片”(documentary film)这个概念。我们知道,任何定义都是人们在一定认识指导下,对特定对象的抽象所得。可见人们对事物的定义有两个依据,即人的认识能力与认识对象本身。不过,它们都是一个变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人们认识发展和认识对象的变化,人们对某一名称的定义内涵就不可避免地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化。可见,要对某一事物下终极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也是极为荒谬的,这既不符合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原理,也不符合认识不断深入发展的原理。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没有非给纪录片下个终极定义不可。对于人文的界定,主要是从纪录片的内容和功能两方面来判定,可以确定的是:人文纪录片是关于“人”和“文化”。人文纪录片顾名思义要有人文精神,体现出当代纪录片对社会集体或个人的人文关怀。艺术来源于生活,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都应该尊重这个精神维度,人文纪录片也是如此。人文纪录片拍摄者们应该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发现生活中的美,将人文关怀映射到每一部的人文纪录片的主题中,用影像的方式表达对客观世界的发现,表达对生命的赞颂或大自然的赞颂。纪录片编导们指出,纪录片凭什么生存?是凭着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关注是对纪录片最深沉也是最永恒的主题,它的形式是重要的,题材也是重要的,而内容的震撼力则是不容忽视的。这种震撼力来自于创作者们对主题深入的挖掘,来自对人性的揭露的深度。[3]从功能上来说,人文纪录片需要文化传承的功能,纪录片人应该关注和思考与人类生存、命运息息相关的大问题,用纪录片语言表达对生命的思考。所以,我认为,人文纪录片的一大主题是人文关怀,运用独特的视角,利用声画语言,对生活进行非虚构的表现,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关注人类生存中的大问题,用作者的观察、思考形成比较完整的描述或重构,从而引发观众对人的关注。也正如纪录片中所说:为时代立传,为历史传承,传承文化,连接未来,生命不熄,使命不止。
.........
第二章 人文纪录片的分类研究
第一节 人文社会纪录片
平视社会生活是人文社会纪录片最重要的创作理念,平视不仅仅是创作者的观察视点,也是对纪录片的实质和精神的深入反思。一直以来,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受到专题片的影响,虽然在理论上解决了创作者在创作时所持的态度,但是,在实际上,居高临下的方式在很多纪录片中存在。而平视意味着创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以被拍摄对象多接触,平等相处,成为知心朋友,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体验他们的生活,才能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拍出具有真实感和现场感的作品。因为平视社会生活,《生活空间》与《纪录片编辑室》才能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 人文纪录片选题关注现实生活,从卢米埃尔拍摄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工厂的大门》这一系列的作品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中,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纪录片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工人阶级”、“人民群众”。在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中国纪录片在认知上实现了一大飞跃的原因是开始关注现实社会生活条件下普通人的生存现状和他们的内心世界。如《德兴坊》和《十字街头》这样的作品,将视角放在现实社会中这些人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来表现和记录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困惑、梦想和追求。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网上的纽结。人都是社会中的人,纪录片在关注人的时候,把人放在社会的背景下去挖掘他们身上的特点,来展现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印记。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纪录片
陈敏南在一篇文章中认为,人文地理纪录片,可以看作是因特定区域的人文景观以及经过人类活动改变的自然景观的历史存在而引发产生的,以特定区域的人文景观作为审美对象和表现主体,通过声画语言加以记录和表现的纪录片。而又有学者认为,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录片类型,它从人文视角解读地理,将考古、历史、天文、建筑、现代生活、动植物、民族民俗与地域相关连,令观众在空间的转换中,感受时间的力量,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和谐。 所以,对于人文地理纪录片,笔者认为:人文地理纪录片以自然景观为拍摄背景,涵盖着对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纪录,将人与自然相结合,从自然景观中感受人文的魅力。人文地理纪录片,以一定地域空间为范围,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就突出空间性。而空间性是人文地理纪录片区别于其他类型纪录片的显著特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以地域空间为范围;另一方面是有一种超越时间的空间的想象力。这也是人文地理纪录片在空间上的延展,并通过现代的技术和纪录片创作者的想象力才能够实现。
.......
第三章 人文纪录片的叙事元素 ....... 14
第一节 叙事手法 ........ 14
一、人文精神的建构 ........ 14
二、平民化的叙事视角 ...... 19
三、道德叙事理念 .......... 21
第二节 叙事的视听语言 ......... 22
一、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 22
二、丰富多彩的镜头语言 .... 24
三、突出细节的叙事技巧 .... 26
第三节 叙事的故事化 .... 27
一、人文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 ....... 27
二、故事化叙事的两种类型 ......... 28
第四章 叙事艺术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 ...... 30
第一节 叙事结构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 ......... 30
一、阶梯递进式结构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 ......... 30
二、中心线串联式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 .... 32
三、板块式结构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 ...... 32
第二节 叙事方式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 ......... 33
一、汇编式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 .......... 33
二、口述式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 .......... 34
三、再现与扮演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 ...... 35
第三节 叙事空间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 ......... 37
第四章 叙事艺术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
第一节 叙事结构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
纪录片是具有社会学意义和美学价值的视听语言,真实地纪录生活,表现人生存状态的影视艺术表现形式。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通过叙事技巧和叙事话语,向受众讲述故事,是一种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所以,纪录片为了有效传达信息,需要一定的叙事技巧和方法,而叙事结构是纪录片存在和形成的前提条件。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是一个拥有多级层面的复杂概念。第一个层面,是指具体某部纪录片的文本结构。其次,在文本结构层次之上,是通过对某类纪录片系列概括而来的叙事结构关系和组合方式。第三,在文本结构层面之下,叙事结构又可以使对具体纪录片之内的各种元素的组合关系的概括。[22] 叙事结构是纪录片存在的方式,而叙事结构存在的意义,是达到观众的审美认知水平,激发与观众精神上、情感上的共鸣。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在后期剪辑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即使是同一个创作者的不同纪录片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叙事风格。所以,通过对大量的人文纪录片的研究,总结这些人文纪录片在叙事结构上的共性,分为以下几种样式: 阶梯递进式是指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思维来安排层次,使整部作品按照明显的事物发展脉络,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切入,保持一种在时间关系上、在空间关系上、在逻辑上的叙事结构思维方式。 首先,在叙事结构中,以时间上的逻辑为轴线的最为常见。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和人物的活动来结构叙事,体现较强的生活逻辑性和叙事性。例如:人文纪录片《三节草》,片中两条线并行穿插叙事,一条线是肖淑明在镜头前按时间顺序讲述自己这一辈子的经历;另一条线是肖淑明让孙女拉珠去成都工作所做的各种努力。
........
结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发展没有把视角对准在普通人和事上,但随着人文纪录片的不断发展,中外纪录片的相互借鉴与交流,国外优秀的制作方式,把视角放在普通人身上,增加纪录片的知识性,艺术化的拍摄手法,给观众审美的享受,影响到了中国创作者们对人文纪录片的理解,人文纪录片开始以讲故事的方式真实的记录生活,记录真人真事,塑造人物的形象,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感动,进而为人文纪录片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叙事是人文纪录片最基本的创作元素,通过电视画面向观众描述镜头化的叙事语言。曾经,电视人文纪录片的受众是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但随着电视纪录片栏目的的兴起,纪录片已经和普通大众密不可分。另外,新媒体的发展为人文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更高效的传播途径,观众通过网络收看自己喜欢的人文纪录片。用故事化的语言叙事,在描述人文景观、地理风貌、风土人情时娓娓道来,揭开一层层的神秘面纱,,这些都是通过叙事来展现的。 纪录片被誉为“生存之境”,“记录今天就是记录历史”。现如今,人文纪录片已成为现代人记录生活、彼此交流、表达人性、赋予人文内涵的使命,人文纪录片的发展也走向国际化,开发本土人文纪录片品牌,发展高端人文纪录片制作,付费纪录片频道的开播,为人文纪录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本,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来源。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创作者将坚守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与文化品格,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创作出赋予人文内涵、历史价值、艺术表现力强的人文纪录片。抓住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描述,突出矛盾冲突,丰富叙事方式和叙事结构,选取平民化的叙事视角,遵从道德叙事理念,为观众提供一场视觉上的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盛宴。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8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