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社区工作者的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以 HG 镇为例

发布时间:2016-04-21 15:53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社会的发展逐步向“社区人”、“社会人”转变,“小康型”生活方式的推进,一种新型的基层单位“社区”成为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时代要求基层社区从地域性社区这个角度出发,架起连接个体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桥梁,整合社区各种有利资源、服务社区居民、使社区工作在良好的管理中有序推进,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社区服务是各级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将涉及到居民的“婚、生、幼、教、孤、残、抚、贫、难、老、病、丧”等各方面的社会公共服务在具体的每一个小“社会”——社区落实。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加快,诸如老龄化、问题少年的教育、留守儿童问题、残疾人帮扶、婚姻家庭矛盾解决、心理健康咨询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标准有了新要求,社区服务总体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特征。无论从服务面还是服务质量上来看,社区服务离社区居民的要求,都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自从 2000 年中办、国办 23 号文件发布,这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开始高度重视通过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来推动社区建设,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社区工作者作为新时代、新形势下、与时俱进的一个新型职业,他们是推动社区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一砖一瓦的重要角色,通过选拔和培养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可以做好广大基层群众工作,落实各项社区服务内容,更加全面、系统地推动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因为社区工作者是一个新兴的职业类别,在甄选、培养、队伍建设方面都严重缺乏经验,为了规范这个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科学的职业行为标准,就需要对社区与社区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新时期社区工作者的胜任力模型。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选择了以社区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对这类人群的胜任力模型进行构建研究。本文在对大量相关文献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使用 spss17.0 软件对调查问卷的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对社区工作者的胜任特征进行研究,尝试构建出一套社区工作者的胜任力理论模型,丰富国内对于社区工作者的相关研究内容,为社区工作者选聘、考核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  选取社区工作者为研究对象

由于社区工作者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由此引出了本课题的研究问题:即在新常态下研究社区工作者的胜任力模型。本文研究的社区工作者是在社区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的、体制内、有编制的社区工作人员。具体来说,是指在各乡镇基层社区这个平台,以社区服务工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体制内、有编制的专职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

①  现实要求

在我国,自从 2000 年中办、国办 23 号文件发布,这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开始高度重视通过培养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社区工作者来推动社区建设。国家从各个层面开始关注基层群众的生活,为了推动社区建设、建设好社区工作者队伍,国家对社区工作者也越来越重视,在社区工作者身上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多。社区工作者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为了规范这一职业的发展,就需要制定一个标准来对其进行约束、指导。鉴于此,通过研究这个新群体的胜任特征,可以为未来社区工作者的招聘、培训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性研究价值。

②  学术领域的空白点

经过收集与整理课题相关文献,资料,对比国内、外关于社区、社区工作者、胜任特征等研究现状发现:与国外研究成果的时间相比,我国关于胜任特征的研究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对象、具体应用领域具有局限性,研究对象是主要集中在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另外也有研究公务员、教师、护士长等群体,但目前来看,对社区、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研究的学术研究处在一个起步阶段。

③  兴趣关注点

在 HG 镇政府挂职实习期间对这类基层工作者的工作很感兴趣,有幸代表部门深入社区走基层,了解百姓的想法,体验这一职业的工作。在这期间就开始思考什么样的社区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因此就选择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社区工作者的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以 HG 镇为例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社区研究

2.1.1  社区的概念

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组成单位,无论在国外或者我国都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在国外,“社区”一词最早是在 1887 年,由德·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的,他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及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社会团体,这个团体中的人员彼此相互照顾、关系亲密、具有人情味。随后美国国家调查委员会、《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世界百科全书》都有尝试对社区一词进行界定。

在我国,“社区”一词是根据外文单词 community”翻译而来,1933 年我国费孝通将其翻译成中文“社区”,这个词语中的“社”字代表人群、“区”字代表坐落空间。我国依靠社会基层组织,由街道办辖区的若干社区居民委员会做了大量的社区工作,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中间环节。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政府率先开始将社区这个概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办”这一理念,之后国家、政府、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工作报告形式、开展社区建设实验区等形式大力推动我国社区建设的本土化发展,不断将基层社区建设提到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服务的战略思想高度。

综上,根据国内、外对社区概念的界定,本文认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区域空间、有着相互关系或特征的群体、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1.2  国外社区的相关研究

国外现代意义上关于社区的相关研究开始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从发展历程上来看,国外关于社区的研究不是一翻风顺的,它大致经历了“社区消失论”的低落时期、“社区存在论”重新兴起时期。之后联合国大力倡导、推动“社区发展运动”,世界各国开始推动社区不断发展,关于社区服务的研究在研究领域上、推进区域上、开展内容上、内涵界定上等方面均进入各国的繁荣时期,理论观点争奇斗艳、学术著作层出不穷、综合性与全面性成为社会变迁的方向。

.......................


2.2  社区工作者研究

2.2.1  社区工作者的概念

因为在社区发展方面,国外早于国内,所以在社区工作者方面,国外发展比较成熟,对于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国际社会工作认为:“社区工作者”是在社区工作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他们受雇于非营利的社会福利机构或当地政府机构,将自己所学的社区工作方法运用在社区中,通过有效地组织社区居民,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促进社区进步和发展。

国内“社区工作者”这个名词是伴随着我国的社区建设而出现的。对“社区工作者”定义比较正式的概念是指经法定程序产生、在居(村)委会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我国对于社区工作者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探索中,随着 2000 年中办国办 23 号文件、京人发[2002]89 号文件(《北京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意见》)、中组发[2012]7 号文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  年)》)、中共十八大报告等文件的颁布,国家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这一个新的高度出发,一步步推进社区工作者向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社区工作者是在社区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的、体制内、有编制的社区工作人员。具体来说,是指在各乡镇基层社区这个平台,以社区服务工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体制内、有编制的专职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

2.2.2  社区工作者相关研究

(1) 对社区工作者的角色和能力研究

汪厚安(2004)与国外扬哈·思本(Young husband,1968)关于社区工作者胜任力的要求大致相同,由于社区工作者身兼数职,从事的工作繁琐、工作量大,只有将自己变为工作的多面手, 才能胜任这份社区工作者这个岗位。社区工作者既负责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又是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是中间人、协调者。

李永红(2006)通过对新时期新环境下,我国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调查研究,最终的研究结果认为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需要从政治觉悟、思想作风、职业道德、个人身心健康四个方面培养诸如政治意识与能力、公正廉洁亲民、乐于助人、自身心态体魄均良好等这些基本素质,同时还要有现代管理能力;沟通、协商、合作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岗位专业能力。

.........................


3   以 HG 镇为例的社区工作者现状调查与分析 ................. 19

3.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19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19

3.1.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20

4   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 ............. 29

4.1   研究设计 .............. 29

4.1.1   研究工具及方法 ........... 29

5   社区工作者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应用与管理 .............. 43

5.1   应用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进行选聘 ............. 43

5.2   应用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进行考核管理 ................ 45


 5 社区工作者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应用与管理


在实践管理中,许多组织把胜任力模型作为选、育、用、留的标准,运用胜任力模型招募到最合适的员工、通过有效的方法激励和留住关键人才为组织带来丰厚的回报。如果将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应用到选聘及考核管理中,促使社区工作者达到基层组织所要求的行为标准,同样可以为基层社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5.1  应用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进行选聘

胜任力模型应用于组织的招聘环节,这是组织解决在人才招聘中遇到的问题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员工选聘也是组织保持自身健康活力的重要环节。基于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的人员选聘有以下优点:一、系统全面。基于社区工作者胜任力的招聘能结合社区工作给出全面的工作要求,包括综合职业能力、学习发展能力、角色认知、个人特质等方面;二是高效实用。大大提高基层社区雇佣到具有高绩效的潜力工作者;三是选对人既可以节省基层组织的投资,亦可以高效率地推进社区工作的有序开展。

本文结合当前社区工作者招聘环节“在政府公众信息网发布招聘信息—--组织笔试—--进行结构化面试—--录用”探讨社区工作者胜任力的应用。

首先,任何组织在进行招聘之前,组织都会根据岗位需求及参考岗位说明书,明确组织想招什么样的工作者,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根据构建出来的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便可以确定人才标准。在发布招聘信息时,可以公布一些基本标准信息,例如学历、年龄、专业限制。

其次在组织笔试时,试题设置将与社区服务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题目与案例分析题目相结合,通过题目初步考察综合职业能力中职业工作技能、学习发展能力中的职业品质等。

最后就是基于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进行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是指依据预先设计好的题目、面试程序和评分标准进行的面试方法。目前,社区工作者的人员招聘主要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职人员两类人群,在面试中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更深入地了解个人在角色内驱力、职业道德要求、个人特质方面的行为。通过让其回忆之前做过的最成功、最满意的 3 件事,详细描述 S:Situation,情景、T:Target,目标、A:Action,行动、R:Result,结果,考察应届生的学习能力、个人特质;考察在职人员对事情的处理能力、角色内驱力。对于应届生而言,因为其没有具体的工作经验,那么通过他们在学校期间的学习能力是可以预测这个人的适应力强弱,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把握新事物得快慢的。对于在职人员,主要是通过了解对事情的处理能力、以及对所要从事岗位的角色认知是考察应聘者的处理问题的思路、方法,,是否可以根据冲突的实际特点,积极寻求各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和处理,善于发现不同观点的共同处,并以此为基础解决冲突。

.......................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社区工作者是近些年备受关注的专业人员,由于对这类人员的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的较少,本文编制调查问卷、运用 spss 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对社区工作者这类人群的胜任特征进行研究,构建适合新时代环境下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本研究基本结论如下:

(1) 编制的《关于社区工作者胜任力的调查(社区工作者卷/社区居民卷)》两份问卷在信度、效度方面均比较高,测量结果比较可靠。

(2) 通过运用 spss17.0 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社区工作者的胜任力理论模型,研究结果: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包括综合职业能力、学习发展能力、角色内驱力、职业道德要求、个性特质 5 个维度,团结合作、职业工作技能、随机应变能力、体察民情、职业品质、岗位履职角色、自我内驱力、服务态度、遵纪守法、主动性 10 项胜任力指标。

(3) 基于胜任力的选聘与管理考核可以补充和完善传统管理模式,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胜任力,在稳定与和谐中推动社区建设和发展,使社区工作者的成长、进步和社区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8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4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