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生态周刊》环境新闻的框架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现代社会依靠工业与科技进步,为人类提供了极大的物质满足,人们一度为工业文明唱着高歌。但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发展而来的是一系列环境问题。有研究者曾经做过统计,我国在1998年到2006年间共发生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一万多起,大大小小的环境问题每天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松花江水污染、大亚湾核电站泄漏、太湖蓝藻危机、广东北江領污染、广州番寓垃圾焚烧等众多大型环境污染问题频频被曝出。而近年来,PM2.5的话题也一直持续不断,"雾靈"、"尘都"的调侃成为人们聊天出现的高频词。2015年2月28日,由著名媒体人柴静发布的环境公益片《穹顶之下》,更是把雾靈问题再次拉入公众视线,并引发社会巨大讨论。
"臭氧黑洞"、"厄尔尼诺"、"二氧化碳超排"、"PM2.5"、"PM10",曾经遥远的科学名词近年来对人们来说己经不再新鲜。高速抑制发展下所隐藏的风险因子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始显现,人们似乎能够轻而易举的感觉到风险的气息。正如德国社会学家乌尔希贝克所说,人们已经处于"风险社会"中。
其实早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就把环境问题称为新世纪和经济危机、恐怖主义并列的全球三大挑战。这次会议有100多个国家元首参加,说明气候变暖、环境治理、污染防控等生态领域的问题己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显性命题。在中国,过快的经济发展,环境红利透支的弊端逐步显现,并且呈现频发、面广、日久等特征。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执政系统己经关注到这一根本问题。在觉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更是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颤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的一部分。党和政府将治理环境问题的决也真正上升到战略高度。
......................
1.2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人民日报》环境专版《生态周刊》,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权威性。《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是党和国家的言论发布机构,具有严肃性、权威性的特点。同时它凭借优厚的资源优势,能够对国内外新闻事件做出准确、及时、有效、深度的报道,从而赢得国内外读者的普遍信赖。《生态周刊》作为现阶段特设的环境专版,也秉承一贯的风格,从选材、言论上都代表权威。
二是专业性。《人民日报》在环境报道上一直注重专业性,它第一个设立环境报道编辑组,以专门负责环境专版。近10年来,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专注于环境新闻的报道,在《人民日报》的各个版面中发表了几千篇报道。涉及的体裁、形式多样,环境专业术语深入浅出,政策观点突出鲜明,体现出了很强的专业性。《生态周刊》的环境报道也延续着送一特点。
三是影响力。《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报,全年日均发行量基本稳定在230万份,是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刊之一。《生态周刊》作为重要的环境专版,其内容和形式会成为其他报纸效仿的对象,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环境新闻研究现状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环环境新闻
环境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种,也称环境报道。美国环境新闻记者迈克尔弗洛姆认为:环境新闻是"一种为公众而写的、有目的的、在准确严谨的数据的基础上反映环境问题的新闻。"环境新闻除了要回答一般新闻所共有的五大要素之外,还要有全面的眼光总揽全局。同时他在度个定义中还强调了环境新闻的目的性、科学性、公众性、调查性和揭露性,超越了此前业界对此类新闻的模糊认识。
原《中国环境报》化长兼总编辑许正隆认为:"环境新闻是用新闻的手段传播人们所关也的各种环境信息,是新闻的表达或传播方式与变动着的环境事实的完美结合。"它不但具备新闻本身具有的要素,还包含环境问题自身的科学、多变等将征,是新闻学与环境学相互融合的产物。
虽然中外学者对关于环境新闻的定义略有差异,但是不难看出其中的相同么处。即环境新闻首先是一种环境信息的传递,但在一般新闻之上更加具备专业性与科学性等特质,对环境新闻从业者有更高要求。
(1)环境新闻的特点
环境新闻属于类型新闻,它除了具备一般新闻的真实、客观、新鲜、接近、重要等公共属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特有的性质——专业性、长期性和国际性。
一是专业性。在人类认识自然科学的过程中,人们总是能够深切感受到环境问题与科学的密切关系。美国环境新闻经典著作《寂静的春天》全面考察了杀虫剂DDT对昆虫、植物、地表水与地下水、鸟类、河流、森林等大地自然生物的生态伤害,提出环境与生物圈的变化的关系。而日常环境报道也常列出河流湖泊污染的判断标准、全球变暖的原因分析等,环境问题的研究、应对、解决与科学不可脱离。最简单来说,即便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水和空气问题,也需要专业的科学知识来进行答疑解惑。例如,什么是水质富营养化、室内污染主要指什么等等,没有专业知识为支撑是解释不清楚的。为此,对于从事环境新闻的工作者要求就更为严格,必须能够系统的把握和准确理解环境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且具备宏观视野,才能揭示复杂环境问题的根源。
.........................
2.2环境新闻的研究现状
20世纪80-90年代,环境新闻继续发展。80年代中后期,因为"臭氧空洞"、"酸雨沉降"等一些极端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议题再次成为全球媒体广泛关注的对象。不少国家专口成立环境新闻记者社会全世界几乎每家公共电视台都有自己的生态节目。美国ABC、英国郎C等一些世界大台都强化了环境新闻报道与记录篇的拍摄。而新闻界最高荣誉奖项——普利策新闻奖也给予了环境新闻足够的肯定。《费城问讯报》对三里.岛核福射的报道及《华盛顿每日新闻报》对城市自来水供应的报道都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这一时期,环境议题的内涵被大大的延伸,关于化会风险的相关讨论开始进入新闻报道中。环境报道的内容也开始具备全球化视野,全球灾难、环境秩序、生态旅游、环境法、生态女性主义、环境伦理等议题逐渐被讨论。
20世纪90年代至今,环境新闻持续兴盛。环境新闻与健康、科技、政治、外交等其他领域的新闻高度融合,报道主题更加丰富,报道形态也逐渐朝多角度化、事件化与政治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环境新闻业务不断得到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环境新闻理论也日渐系统化。在美国,环境新闻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闻学课程,具备了较为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对而言,我国的环境新闻形成较晚。直到上个世纪走十年代,中国的环境新闻才进入启蒙阶段。前期主要以翻译外国科普读物为主,后来才开始尝试设立环境专业和创办环境刊物。中国的迭种现状与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和经济发展的在很长时间内占据绝对低位,人民根本顾忌不到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1980-1991年,是中国环境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我国的一些媒体开始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且有意识的引导群众进行环境保护。中央电视台作为领头羊,在1981年12月31日开播《动物世界》,成为了中国首档环保电视节目。随后,1984年1月,中国第一份环境专业报《中国环境报》创办,最先在纸质媒体中传播环境知识,进行环境宣教。党和国家也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1983年把"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列为基本国策,为环境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
第三章《人民日报生态周刊》的框架分析............15
3.1样本选择和类目制定........15
3.1.1样本选择..........15
3.1.2类目制定..........15
第四章》人民日报生态周刊》的使用框架及成因...........34
4.1使用框架...........34
4.1.1"深绿,,理念发展框架.........34
4.1.2成就主导型框架.......34
第五章《人民日报生态周刊》环境新闻报道框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42
5.1报道存在的不足...........42
5.1.1第三方失语........42
第五章《人民日报生态周刊》环境新闻报道框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大众媒体在进行环境新闻报道时,在框架的使用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根据新闻媒体职业规范要求及中国当前的环境现状,媒体在框架构建过程中应该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纵观《人民日报生态周刊》的环境新闻报道,它在第三方话语、舆论监督、风险预警、人文关怀等方面仍在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5.1报道存在的不足
5.1.1第三方失语
在对消息来源引用的分析上,除了媒体自身话语,《生态周刊》主要偏向于官方和专家的消息来源,对公司企业、普通民众、环保NGO等第=方的使用较少。报道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政府等管理部门对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成果与对不足的反思,W及专家对相关问题的阐释与态度。而对公众、公司企业及环保NGO等第三方利益主体关注比较少,有关其生存现状、对风险决策的看法、意见、情绪、关注点等都未得到充分重视,基本上处于一个失语状态。
《人民日报》作为觉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政府宣传的工具。一方面,很多政府官员及专家会以权威发言人的身份对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进行解释或评估,甚至有可能作为核心观点出现;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只是作为事件说明的补充者或旁观者,他们的言论在整篇报道中处于无关紧要的地位。这种不平等的呈现会不断弱化普通民众的存在感,使他们成为愈加沉默的群体而不能够为自身定义。
...................
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且成为全球性问题,社会各界对它的关注不断提高。《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觉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和中国第一大觉报,在面对环境问题上也做出了积极的反映,于2013年伊始创办了环境专版《生态周刊》。本研究根据框架分析的思路,采用内容分析法制定多个类目对《生态周刊》两年的环境新闻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其在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报道体裁、报道基调、报道内容(主要事件、背景、溯因、结果、评价)、新闺叙述模式、图片使用、引语选擇、数据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采用的框架及成因,探讨其不足与提出建议。这不仅丰富了环境新闻的研究,而且能够为其他报纸环境报道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在主题选择上,《生态周刊》全面、深入,尤其重点突出民生、政策、经济领域与环境发展的关系。在消息来源上,偏向于采用媒体声音。虽然媒体受价值观影响,但是能够站在相对中立的角度发出自己的声音,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新闻的专业属性。在报道基调上以中立报道为主,但正面宣传仍是党报报道的主要职责。在报道方式上,采取消息为主的呈现形式,告知公众近期环境信息。同时,报道方式延续《人民日报》重评论的特色,开设"生态论苑"和"专家视角"两个栏目发表观点,引导舆论。
从报道内容范畴上看,"主要事件"范畴运用最多,其他范畴根据重要性被选择突出,有的上升为主题表现在标题上。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报道都会包含所有范畴,有的只是包含一个,有的则包含多个,因此形成了"消息""深度报道"等不同体裁。以对《生态周刊》范畴的分析可见,其对"结果"的使用要比"原因"与"背景"高,体现出重结果而轻原因的特点。在具体报道内容上是侧重于表现环境治理的成就与经验,也就形成了最后框架使用时较多采用成就框架。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38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