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浙江省绿色公共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以某绿色建筑三星级科技馆项目为例

发布时间:2016-04-22 07:08

1.  绪论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1.1.1  绿色建筑的起源

意大利裔美国著名的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在生态学(Ecology)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学(Architecture)的理念将生态建筑命名为“Arcology”,领先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概念和“Greenhouse”一词,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凤凰(Phoenix)北七十英里处开始建造绿色生态建筑实验性建设,取名为Arcosanti。

1962 年,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蕾秋卡森(Rachel  Carson)女士出版了《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首次提出人类技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命题,引发世界的绿色运动。

1.1.2  绿色建筑的概念

现在社会讨论的  “绿色建筑”,并不是指简单而普通绿化,而是指建筑对环境影响应控制到最小,并且充分利用因地制宜的自然资源,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的一种建筑,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建筑、生态类建筑、重新回归自然的建筑、节能环保低能耗建筑等。

根据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所给的定义,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


1.2 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一般定义的内涵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广泛意义上讲的节能,除“四个节约”外,主要是建筑有效的减少各种自然资源的过程浪费;二是对于环境的保护,强调污染环境的控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第三是满足正常的日常生活、运行工作上的需要,在人们平时生活、工作运行等提供较为“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和环境;四是强调绿色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学术界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一直有两个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一是强调绿色建筑关注对全球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及自身周边室内外环境的影响;二是强调绿色建筑关注建筑本身在整个全寿命周期内(即从建筑材料开采、建筑材料加工运输、建筑建造、建筑使用维修、建筑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等各个阶段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必须遵循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与环境的平衡理念,通过科学技术的整体设计,在传统观念的建筑优势基础上,集成能源利用、景观绿化、高效智能控制、围护结构保温、水资源的和谐运用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环境与科技、节能与创新的和谐统一。高品质的绿色建筑具有建筑选址的规划合理、建筑资源高效利用且可再生循环、综合节能措施、建筑居住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降低危害、建筑划分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自然环境的冲击最小。

.........................


2.  浙江省绿色建筑的现状


2.1 浙江省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浙江省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是一个各种能源、资源相对比较紧缺的省份。近年,伴随着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生产能源、建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缺乏对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2010  年生产能源消耗总量的 90%以上必须依靠外省调入。在如此严峻的背景下,浙江省适时提出了“生态浙江”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2011  年,浙江省提出“争取到 2015 年全省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增民用建筑比例达到 10%以上”的发展目标,对于工程建设行业来说,建造压力大、任务重。为顺利实现浙江省绿色建筑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回顾和总结浙江省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学习并借鉴绿色建筑先进省市的发展经验,探索符合浙江省实际情况的绿色建筑事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截至2014  年7月,浙江省共有94  个绿色建筑项目通过标识认证。2008  年~2009  年,绿色建筑事业处于起步阶段,每年只有 1  个项目通过标识认证;2010 年~2011  年,绿色建筑事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两年分别有 12  个、10  个项目通过标识认证,2012~2014 年是示范期,总计有近 70 个项目获得认证,但相比江苏、上海等先进省市,发展仍较缓慢。

在标识项目性能分布上,,分别从建筑类型(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和标识类型(分为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别见和图2-1、2-2。

浙江省绿色公共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以某绿色建筑三星级科技馆项目为例

.........................


2.2 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规模始终保持大幅度的增长态势,截止到 2014年底,我国共评出绿色建筑评价表示 2538 项,总建筑面积达到 2.9 亿㎡(见图3-1,图 3-2),其中,设计评价表示项目达 2379 项,占总数的 93.7%,建筑面积为 27111.8 万㎡;运行标识项目 159 项,占总数的 6.3%,建筑面积为 1954.7 万㎡。

浙江省绿色公共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以某绿色建筑三星级科技馆项目为例

浙江省绿色公共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以某绿色建筑三星级科技馆项目为例

按照绿色建筑项目地区分布来看,2013 年青海、贵州、甘肃也开始了获得标识的绿色建筑,除西藏以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获得标识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在 100 个以上的地区占 29%,在 30~100 个地区占比 35%,数量在10~30 个地区占比 26%,数量不足 10 个的地区占比 10%,其中江苏、广东、山东、上海 4 个沿海地区的数量继续遥遥领先。在 2014 年各地标识项目数量增速普遍加快,江苏、广东、天津、河北、浙江、河南、山西、安徽等地增速明显(图2-3)。从各星级的比例上看,江苏、上海、浙江、湖北的绿色建筑各星级比例较为均匀,山东、河北二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高,天津三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高,广东则一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高。

........................


3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比较 ................. 8

3.1 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 8

3.2 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 12

4 案例分析 ..................16

4.1 项目概况 ................ 16

4.2 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应用 ....... 16

5 浙江省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78

5.1 浙江省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 ............. 78


5.  浙江省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5.1 浙江省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

5.1.1  因地制宜原则

绿色建筑的概念源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思想,本身强调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可以说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理念就是项目必须因地制宜,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城乡发展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与社会习俗等差异巨大,对建筑的综合需求因此而不同。考虑以上资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气候、经济等考虑因地制宜的因素,这就要求在技术策略上要考虑“因地制宜”。

5.1.2  全寿命周期分析评价原则

主要强调建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要有一个全时间段的估算。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不仅仅强调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也应确保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持最小,并且在项目的运营阶段,通过合理的管理可以提供优良的活动空间,项目拆除后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因此,绿色建筑实现过程,应该是要求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出发,通过高效利用的方式和合理的资源节约来降低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居住生活空间,实现建筑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建筑的共生共容的发展,全面达到高效节约与环保的目标。

5.1.3  权衡优化和总量控制原则

一般说来,追求优良的建筑质量往往需要付出较大的资源和环境负荷,并导致建设成本的增加,绿色建筑的关键就是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先进的建筑技术来协调这一矛盾,并在总量上进行控制—这也符合中国人多地少,资源能源的消耗、环境消耗的负荷的提高就会对总量带来巨大影响的显示情况。从这一理念出发,不鼓励在设计中追求过高的指标要求,否则能耗经济投入都会增加;不鼓励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采用过高的绿化指标而降低容积率和土地利用效率;不建议片面追求设计景观水体效果而额外增设中水处理设施。

...........................


6.  总结

绿色建筑并不是贵族建筑,而是将现有的建筑理念优化的更为合理,是在简洁的理念基础上建设可持续发展建筑。只有将建筑始于简洁,终于节能的理念大力推广,才能使更多的普通建筑向绿色建筑靠拢,普通的住宅建筑在建造中经过合理的策划设计的有效的施工管理,同样可以在控制投资和降低能耗中得到平衡。

绿色建筑完全可以依照间接的被动设计,让整个建筑的能耗降低约 30%,而利用自然的主动设计理念可以让建筑物的能耗降低约 20%,再加上建筑物落成以后的合理化运营,建筑物的能耗降低将超过 50%,因此其实绿色建筑只是在一个建筑能源设计的理念形成之后,将变的很普遍。我们应该更多的运用低碳集成技术,来让建筑更加节能和环保。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8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7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