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冷战时期中国主流媒体中的美国形象变迁——基于《人民日报》1991-2010年涉美报
第一章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内容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对《人民日报》1991—2010 年中的涉美报道进行转码统计和分析,通过对样本统计数据的计算和对个案的文本进行提取和分析,结合话语分析理论,从涉美报道的议题建构、报道立场、报道主体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定量到定性考察我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后冷战时期的前 20 年间美国形象的构建及变迁过程。
一、基础研究方法
鉴于本研究特有的文本分析属性,采用内容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传播媒体的内容系统地分配到各个类目中,并使用统计工具对包含在这些类目中的关系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通过对传播内容进行转码描述,并对统计数据展现出来的特征进行推断和分析来解读研究材料的方法。该研究方法集客观性、系统性、定量性为一体,是处理数量庞大的文本,研究无法触及的主体以及发觉随意、点段式观察文本无法发掘的信息和规律的有效方式,是媒介信息量化研究的常见方法之一。本文需要对1991—2010 年《人民日报》中的涉美报道进行定量考察和客观系统的研究,以期发现后冷战时期美国在中国主流媒体中形象变迁的规律和特征,因此选用内容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
.........................
二、样本的确定
本研究采用抽样确定样本的方式。《人民日报》是中央人民政府以及相关机构信息的权威发布渠道,其新闻报道和政治立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研究样本除了在特殊事件发生阶段会有所特殊之外,大多数时间段样本同质性比较高。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抽样上的便利。为避免内容本身的系统性错误,在样本的选取上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采取“立意抽样”将中国美外交关系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期的报刊抽取出来,以个案形式进行分析,以此来确保间隔抽样的样本框的同质性。然后采取间隔抽样的方法对除个案外的样本进行抽取。
(一)样本框及分析单位
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数量的确定基础而关键。研究者往往面临着“样本量不足,无法真实反应总体状况,样本量太大,则造成人力的不足和物力的浪费”的状况。大量研究表明,对于某一年来说,一个构造周足以预测总体均值,两个构造周则会更好。也就是说,一年抽取 2 个构造周样本便能够可靠地反映总体的情况。本文研究对象是《人民日报》1991—2010年中的涉美报道所反映出的美国国家形象的变迁,时间跨度为 20 年。因此在样本的选择上以这 20 年的《人民日报》为研究总体,以年为单位,每年抽取 30 天的报纸为研究的样本,分析单位则为每份报纸中单独的一则报道。20 年中 600 天的报纸中所有涉美报道就构成本次研究的总样本框。
在具体分析单位的计算上,凡具备独立标题、作者的以一则报道计算,若同一个新闻标题下有多条新闻消息,则每一条消息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析单位进行统计;对于文本中的没有具体作者的简讯,凡具备独立标题和总的配发单位的,也作为一则报道计算;《人民日报》上公布的涉美声明、文件、演讲稿等,以独立的分析单位进行统计和分析;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所有涉美新闻体裁均包括在内,独立图片新闻即新闻报道以图片构成独立的报道,或者根据图片用简短的文字配发了适当的说明的亦以一则报道计算,但根据报道内容而配发的图片不计算在内。
在对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的信息记录过程中,涉及到美国某地理单位或者他国事件但不以美国为主导、不涉及美国太多人文政治的报道,在本研究中不计入“涉美报道”中。如:“下轮阿以会谈将在华盛顿举行”、“以将不把贷款用于建造定居点”这两则报道,分别是关于第 4 轮阿拉伯与以色列的双边谈判消息的传递、传达以色列发言人称将把美国贷款担保用于吸引犹太移民的消息,与美国不发生直接联系,故舍弃在涉美报道范围之外。
.........................
第二章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一、涉美报道数据的总体特征及表现
从涉美报道数量的年度分布图(图1)上来看,《人民日报》中涉对美国的关注在年度分布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1-1994年,《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数量比较均衡,涉美报道的数量基本上维持在72-95篇之间,是对美国关注度比较平稳的阶段。这四年的涉美报道数量分别为72、79、95和87;第二个阶段是1995-2004年,这十年间《人民日报》对美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从报道数量年度分布的饼状图上能明显看出这十年间,除了1997年、2000年和2002年这三年的涉美报道数量分别是74、69和83之外,其他年份的报道数量均在100篇以上,10年间平均每年报道量为90篇。其中, 1999年的报道数量以7.8%的比例在总报道数中居于首位,共136篇。第三个阶段是2005-2010年,也是《人民日报》对美国关注度最少的阶段是。这一时期涉美报道数量整体下降,基本上维持在54-86篇之间。从上图可以看出,2008年的报道数量在所有年份中是最少的,共54篇,在总量中只占3.1%的比例。其次是2007年,58篇涉美报道在总量占比较2008年高出0.2个百分点。
从涉美报道议题分布表(表2)中可以看出,1991-2010年间,研究共抽取涉美报道1735篇。从这些报道的议题分布上看,政治报道是《人民日报》在报道中的主要题材,在百分比的分布上占所有报道议题的60.3%,也是其在美国形象构建中的主要内容。经济议题的报道紧随其后,占比25.4%,再次是社会报道、文化与体育方面的报道以及其他,分别占比6.6%、4.4%和3.2%。从涉美报道议题分布表(表2)中可以看到,《人民日报》中的美国形象,主要是展现的是美国的政治表现和经济表现,相对而言,,在美国社会、文化与体育等方面的构建是比较缺乏和薄弱的。结合“年份*报道议题交叉表”(见附录表1)通过对这些报道的情况进行统计分布,可以发现这些涉美报道主要分布在政治报道上,其中1999年的涉美政治报道占全年报道总数的73%。其次分别是2003年、1995年,1996年,1998年和2004年,政治报道分别占当年报道总量的65.8%、52.7%、52.4%、70.9%、70.8%。从整个报道数量的分布上来看,在上述几年的涉美报道统计中,高频率报道往往展现出集中化趋势,且报道议题都以政治报道为主,足以见,在中国主流媒体的构建中,政治形象的构建是美国形象的主要构建面。
.........................
二、涉美报道数据的年度变化趋势分析
从涉美报道总数的年度变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到,所抽取的样本总体上对美国的日关注度分布在每天 2.2—4.5 篇报道不等。在整体变化趋势上可以看到《人民日报》对美国的关注度自 1993 年起,一直到 2004 年都是非常高的,这也是对美国关注比较集中的一段时间。结合其报道议题的年度变化趋势图(图 3)可以发现,涉美报道的总量与报道议题中的政治范畴总量变化趋势相对一致。这说明,在涉美报道中,数据波动较大的是政治类议题,对美国报道的总体数据往往随着政治议题的变化而变化,《人民日报》在建构美国形象过程中,政治上的形象既是塑造重点也是变化最为明显的一面。
从《人民日报》涉美报道议题的年度变化趋势曲线图(图3)来看,在1994年前,《人民日报》中对美国的经济报道数量是大于政治报道数量的,尽管在1994年以后政治报道占据了主要地位,但经济报道针对于其他的报道议题而言仍然处在报道的主要地位。从整体上来看,经济报道数量呈现出一个由90年代初逐渐下滑的趋势,一直到90年代末,维持一个较为平稳的关注度,这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趋势是紧密相关的。相对而言,在报道数量上变化较大的是对美国政治上的报道,不仅数量的变化反差大,同时整体的变化趋势也比较反复。这说明,在后冷战时期《人民日报》越来越注重塑造美国的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在构建过程中是一个较为次要的形象支持点,而相对于政治、经济形象的美国民间、社会形象一直处在形象构建的边缘。从图3中可以看到,《人民日报》对美国社会、文化和体育等方面的报道一直比较平稳,且在报道数量上二十年来变化不大,基本属于关注的边沿话题。
........................
第三章 研究发现:美国形象及其变迁……………32
一、美国经济形象的变迁…………32
(一)经济缓慢回暖,经济巨人迟到的复苏………32
第四章 后冷战时期美国形象变迁的原因分析.............53
一、美国的国内状况与美国的国家形象 ...............53
二、美国的国际行为与美国的国家形象.........53
第四章 后冷战时期美国形象变迁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人民日报》20 年来涉美报道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后冷战时期美国总体的政治外交形象被塑造为在国际社会中目无他国、狂傲自大、霸道横行,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虚伪而又无所忌惮的形象。这主要可以从美国自身发展状况、美国的国际行为、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中国的发展清况四个方面,分析导致《人民日报》中美国形象的形成和变迁的深层原因。
一、美国的国内状况与美国的国家形象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经济一度陷入危机和困顿,前后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状况堪忧。布什在上台之际面对的就是前政府留下来的高赤字和高国债,尽管其任内屡次采取降低利率、发动战争等方法来刺激经济的复活,结果却是国内经济不可避免的衰退。90 年代初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直到 1993 年底经济才开始回升,1994 年经济回升速度才加快。克林顿时期,政府虽然也努力进行各种经济和福利制度的改革,以求改善经济状况,但成效都不大,经济长期保持在萧条状态下,复苏缓慢。到了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又再次对美国经济形成冲击。这一国内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导致政府采取军事打击的行动,转嫁国内危机和转移国内民众视线。但同时,美国发动对外战争也反过来导致国内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使得经济恢复起来缓慢而吃力。这些,应该是直接导致《人民日报》中美国的经济形象比较萧条和落寞,同时政治和外交当面又在国际上耀武扬威、蛮霸横行的关键原因。
从美国国内政治上来说,冷战后 20 年间美国共经历了四届政府,其中老布什和克林顿在职期间,美国经过近 10 年的策划和调整,逐步完善了其全球化发展的战略和构想,开始将霸权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奉行的路线。加速推动世界秩序的单极化,以期构建一个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实现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地位,成就一个“属于美国的世纪”。 在这样的发展战略指导下,美国政府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推动“美国式民主”在世界范围内的实现,加强了对外发展的力度和投入,并直接进行和扩大对他国的武力干涉,招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敌人,导致国家内部恐怖事件不断,甚至引发了“9·11”事件和国际恐怖主义的蔓延。美国政府又不得不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反恐”斗争。这使得原本就债台高筑的财政与国内政治形成了恶性循环。人民的生活既缺乏了经济上的保障,人身安全也成为了大家必须担忧的问题。美国国内环境陷入了空前的恐慌和忧虑之中。
......................
结论与余论
一、研究结论
《人民日报》是中国的党报权威,是中国传媒信息的风向标,其发行量在中国纸质报刊中也首屈一指。国家的政策动向如何更好地与《人民日报》的信息传播相结合,营造一个更加开放透明的媒体通道,是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理解、互信和合作的基础。只有建立在两国政府乃至全民互信的基础上,两个国家才能真正地在合作中一往无前。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从美国形象的不断变迁过程中可以看出,《人民日报》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一方面坚守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也与我国政府与美国之间外交关系的亲疏具有相一致的趋前或者滞后的倾向。其拟态环境中构建的美国形象一方面符合外交上的基调,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发展与美国的外交关系营造相一致的民间基础,为外交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更多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形象是由一国的外交需要在本国主流传播媒介中所建构起来的,是媒介拟态环境的产物。所以要加强传播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做好信息的“把关人”角色,强化媒体的政治性议程设置意识,从国家的大角度出发,做好国际关系发展的铺路人。
从国家形象的建构角度出发。国家形象是具有可塑性的,外部公众对一个国家的评价和国家形象的建构往往由这个国家的政治外交来决定,因此国家外交和行为是塑造本国形象的最佳途径。从《人民日报》20 年来的涉美报道来看,冷战后美国虽然经历了经济危机但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都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然而由于美国的在对外交往中的的强权政治和霸权外交,使得美国的国际形象被普遍认定为霸道傲慢和虚伪自私,从而也间接地影响到了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以及美国与他国之间的交往和战略利益。奥巴马上台后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改善和重构美国的形象,但美国的形象改变并不是朝夕间的事情。宣传和公关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对一国形象起到一个正面的或者缓解危机的作用,但是从长期看来,国家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本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充分说明美国形象在《人民日报》中的变化是其的行为表现主导的衍生品。美国要想改变其长久以来固化在国际中的霸道形象,有必要对其外交行为模式和作风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9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9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