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研究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技术和市场是产业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国务院在 2010 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两大基础,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但是,我国在多年的产业推动过程之中,始终存在着“重技术轻市场”的问题,在一段时期内甚至实施了“市场换技术”的战略规划和导向。目前来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中也存在主要的指导思路,使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开发严重滞后于技术的开发、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使许多新兴产业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就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光伏产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伴随着政策的扶持和大量资金的投入,在制造环节集中了大量的资源,使得我国在短期内迅速发展成为光伏产品的生产大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但是,与之不相称的是,国内光伏产业发电市场开发却是极为缓慢,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国外市场的严重依赖,使得光伏产业在遭遇欧债危机以及美国“双反”调查之后陷入了困境,产品严重积压、价格大幅下跌,多数企业经营困难,陷入濒临破产的境地。这种现象的发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必须有效地培育国内外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持续的成长,才能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长远发展。
在这样背景之下,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深远的意义。
2.研究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问题研究的不足,从政府、企业、用户三个市场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各自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方面各自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从政府、企业、用户三个方面共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二,实践意义。针对我国长期存在的“重技术,轻市场”的现状,提出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的政策思路,重视发挥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从政府、企业、用户三个主体出发,共同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
(二)研究现状与评述
1.研究现状
国内专家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万钢(2010)认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发挥技术支撑、政府引导以及市场推动作用,并从产业结构调整着手,这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然选择。李朴民(2010)认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重培养市场需求,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序竞争的优胜劣汰作用,根据市场的需求建立产业进入和退出的有效机制。姜江(2013)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从需求端拉动产业发展,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培育新兴产业市场。赵刚(2010)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要注重加强技术创新,还要注重产品的市场推广,加强市场培育。胥和平(2010)认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作用,创新商业模式,培育市场需求。史和平(2010)认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加强规划引导、推进自主创新、建设产业基地、培育市场需求、健全投融资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组织保障等。其中,培育市场需求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培育国内市场;二是拓展国外市场;三是完善标准体系。钟流清(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超前布局应当找准方向,它不应以投资优先,而应当以激活创新活力和创造成长条件优先。激活创新应该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动力,让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给企业施加压力,激活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冯春林(2011)在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即要制定不同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提高政府购买,培育市场需求;要制定财税扶持政策,鼓励开拓国际市场;要规范行业标准体系,完善企业进入、退出机制;要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行业自律能力。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涉及具体行业如下(表 2-1)。
结合《决定》中给出的定义以及国内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新的科技成果或科技创新的出现而产生的,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能够实现产业替代、引领带动等作用的具有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战略地位高等特征的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高技术性和很强的市场扩张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能代表未来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产业内部能够形成技术关联的整体部门,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较为强劲的技术竞争力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并且能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很高的产业增长速度,从业使其具有极强的市场开拓能力。
(2)对其他产业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和带动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产业范围广泛,与其他产业多有交叉,加之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势头迅猛,因而具有比其他产业更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同时能够有效地带动一批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协同其他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消费环境、提升产业高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进而大大增强总体经济实力。
....................
(二)理论基础
1.需求理论
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影响购买愿望与购买能力的各种经济与社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与预期。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在于:(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2)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从需求函数的角度上说,需求量的变动是需求函数的自变量(价格)变动引起的应变量数值的变化。无论如何变化,都在函数的值域范围之内。因而表现在图形上为同一曲线(即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相反的,需求的变动是由于函数外的原因(外生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函数整体的变化。在需求函数的例子中表现为需求函数自变量外的因素如:收入,嗜好等的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因而似的整个函数改变,表现为整体曲线的平行移动。
2.政府政策工具
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科技活动主要依赖两种调节方式。一是市场调节,通过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高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并对技术创新资源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二是政府调控,政府作为技术创新动力主要供给者和科技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通过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市场标准的制定营造创新的政策环境来配置科技创新资源;通过提供技术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降低科技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方式,激烈和支持技术创新,促进科技产品产业化。这就是公共科技政策的现实基础和重要作用。
“公共科技政策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促进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技术创新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以实现干预、规制和引导科学研究、共性技术开发以及促进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目的。”实践表明,通过采取一系列公共科技政策,可以有效促进本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就是成功的典范。
......................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与问题 ........................... 12
(一)发展状况 ............. 12
(二)存在问题 ......................... 16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经济学分析 ...................... 19
(一)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 19
(二)市场主体行为分析 ................................ 21
五、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政策与启示 .................... 26
(一)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的主要政策 ............................ 26
(二)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政策启示 ............................. 32
五、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政策与启示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纷纷以发展新兴产业为抓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各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除了注重对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在市场培育方面也是特别注重,制定了许多利于本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在市场培育方面立足本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积极设计、制定和实施各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拉动政策,充分发挥了市场的拉动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果。本节主要梳理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方面的主要政策,总结了对我国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政策的启示。
(一)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的主要政策
1.美国
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的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有权制定出台促进产业发的政策(见表 4-1)。联邦政府以联邦法案为基础,通过制定规划、财政税收等政策工具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目前,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法案主要有《能源政策法案》(Energy Policy Act,2005)和《美国复兴和再投资法》(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2009)等。各州政府的产业政策则是更强调各州发展实际,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在本州内发挥作用。
........................
六、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积极转变施政思路,政策着力点由企业向用户倾斜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让政府由职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要把经济的决策权交给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立足市场需求,转变施政思路,把政策着力点由企业转向用户,即政策的支持方式由拉动企业生产能力多向拉动用户的消费能力倾斜,围绕市场需求部署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加强设计以用户为着力点的市场拉动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具备了这个前提,巨大的国内潜在需求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内需,从而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促进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2.财政补贴由企业转向用户,降低用户消费成本
对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可以吸引更多投资,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在某些处于发展初期的产业中,可以帮助企业抵御一定的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今后政府的财政补贴对象要从企业向用户多加倾斜,采取多种形式给最终用户进行补贴,如税费抵扣、贷款优惠等,降低用户的购置成本,以激发他们购买新兴产业产品的积极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对用户补贴也是各国为促进新兴产业常用的政策手段,如德国对私人安装太阳能光伏设备提供长期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日本对购买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提供一次性财政补贴,补贴金额大致为新能源汽车与普通汽车差价的 50%。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0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