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中日环境新闻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26 12:46

1 绪论


本文针对日本主流大报《朝日新闻》与中国有影响力的地方党报《南方日报》两者所报道的环境新闻进行内容分析,对两者新闻报道框架进行研究。本章则重点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对象与问题、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寂静的春天》问世于 1962 年,是全球第一部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的著作。作者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最初将其连载于《纽约客》。这本描写环境问题的小说一出现便引发了一场关于环境污染的争议。该书对美国某座小镇环境的变化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书中列举的环境污染证据像是一声惊雷,炸开了人与自然表面看似祥和的关系。作者用大量细节佐证了现代化学物质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这些化学物质会以怎样的形式进入大自然的食物链,进而影响到食物链顶层的人类自身。当年这些看似耸人听闻的威胁论,而今逐渐变成了现实。大自然展开了对人类的反击,人们惊觉那些肆意的破坏行为最终带来了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由此开始,环境保护便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主题。作为社会瞭望者的大众媒体,更是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任,而环境新闻也成为新闻作品中的一个大类。

中国作为步入转型期的发展大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却也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据国家环保总局网站于 2015 年 01 月 23 日发布的“环境保护部通报 2014 年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中称,2014 年全国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471 起,较 2013年减少 241 起,其中重大事件 3 起,较大事件 16 起,一般事件 452 起。环境保护部直接调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共 98 起,包括重大事件 3 起,较大事件 12 起,一般事件 83 起。

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群:2014 年 1 月 9 日 23 时,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一中及茂名市第五中学共 97 名师生因吸入不明气体,导致身体不适入院检查。同时,学校附近的白沙河公馆镇河段出现大量油污。

2014 年 4 月 23 日 4 时,湖北省汉江武汉段入境断面出现氨氮浓度超标情况。23 日 16 时 30 分起,武汉市的白鹤嘴水厂、余氏墩水厂、国棉水厂因出厂水质氨氮超标,先后停止供水。

.................


1.2 研究对象与问题

1.2.1 选择对象

《南方日报》1949 年 10 月 23 日创刊于广州,是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历经 60多年的磨砺,已经成长为具有权威性与公信力的地方大报。在对《南方日报》新闻梳理的过程中发现其给予环境新闻高度的关注,并能在全国范围内的环境相关议题中起到引导作用。在笔者进行样本收集时,《南方日报》就“垃圾焚烧”这一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围绕垃圾焚烧标准、焚烧措施以及垃圾分类收集等方面,共发表相关新闻 20 余篇,如“垃圾焚烧最严新标今起分批实施”、“垃圾焚烧应充分调动市场力量”等,各大新闻门户网站纷纷对该类新闻进行了转载。可见《南方日报》在日常新闻生产当中有意识地关注环境类新闻,在某些大型环境事件当中承担了引导与监督的角色。

同样,作为日本极具影响力的大报《朝日新闻》,在环境新闻方面也是建树颇高。日本环境问题集中爆发在上世纪 50、60 年代,出现时间比中国早,影响程度也比中国大。曾经轰动世界的“水俣病”就出现在上世纪 50 年代的日本,因此日本对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警觉早于我国,而日本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方面也较中国成熟。《朝日新闻》就在环境新闻中添加固定的报道专题,如“レッツ eco 活”(一起环保生活)、“自然旅”(自然之旅)、“教えて”(教一教)等,涉及环境新闻的方方面面,有丰富的环境报道经验。

本文选取这两家媒体除了基于以上理由,还考虑到珠三角地区的特殊历史背景。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发展经济较早的区域,其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与日本更为相似。作为本地区辐射面积最广的《南方日报》更应该在环境报道上多加借鉴,更好的指导珠三角地区的环保实践。

此次内容分析的对象为《南方日报》与《朝日新闻》在 2014 年 1 月至 12 月期间任意时段所发表的环境新闻。共选取样本 350 篇,其中《南方日报》环境新闻为177 篇,《朝日新闻》环境新闻为 173 篇。所选取的新闻属于环境大类,并未拘泥于选择特定时期或特定议题,意在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新闻,分析其所产生的实践意义。

....................


2 《南方日报》环境新闻的分析结果


本文将《南方日报》在 2014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任意时段的关于环境的报道作为研究我国环境新闻的样本,根据新闻框架理论,对所有样本从新闻主题、新闻来源、报道类型、报道篇幅、报道配图、报道态度、报道区域、报道具名消息来源数量等方面进行了内容分析。


2.1 新闻主题分析

媒体对于新闻主题的选择是形成与体现媒体报道框架的重要因素,分析一则新闻的主题就可以了解并判断媒体在环境新闻中的框架呈现。本文将环境新闻的主题分为:(1)污染环境罪案类;(2)环境保护标准、规范类;(3)环境批评监督、监测类;(4)环保政策类;(5)环保活动报道类;(6)环保新进展描述类(新技术、新举措等);(7)环境科普知识类;(8)环境保护成效类;(9)环境现象描述类(生态气候等方面);(10)其他,即为除以上 9 个类别的其他环境新闻。

中日环境新闻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中日环境新闻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南方日报》在环境新闻领域的报道主题广泛,对于主要的几个主题分布也较为均匀。其中,环境批评监督、监测这一大类的篇数达 37 篇,占所有报道中最大比例,为 20.91%,主要侧重对环境现象的监督批评上。基于我国转型时期的国情,该类型新闻比重占优势是有其现实根基的。样本中环境保护成效类的新闻比例为 19.22%,占据样本整体将近五分之一。分析这些样本,可以发现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正面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环保政策类与环境保护标准、规范这两大类主题的比重分别为 15.25%与 9.04%,相加后将超过第一位;而对于环保新进展描述、环境科普知识方面的新闻则较为薄弱,这体现出我国的环境新闻还未摆脱政策领导大于科普实践这一局面。

......................


2.2 新闻来源分析

真实性是每则新闻的生命,而确保新闻真实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做好新闻来源的把关。学界通常对于“新闻来源”有两个定义:第一种是指提供新闻报道的渠道;第二种是指新闻的出处,即新闻事实的提供者。本文将采用第一种定义,具体说来,新闻来源主要有:记者自主采访稿件;通讯社发稿;读者、听众、观众来信;通讯员及群众投稿;广告;社会宣传品及内部简报、总结、文件等。而本论文将新闻来源分为自采稿件、通讯社发稿、社会稿件、其他(除前三类外的其他来源归于此类)四大类进行分析。

媒体选取不同的新闻来源,能够直接体现出媒体对于某个事件的立场与态度,进而也能标榜出该媒体在某一领域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所以对新闻来源的分析可以直接看出两家媒体在环境新闻领域的权威程度。

中日环境新闻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可以从上图看出,《南方日报》稿件的两大来源为自采稿件与社会稿件,自采稿件更是占据总数的 56.51%,社会稿件的比例也高达 34.46%。占据样本总数大半以上的自采稿件来自于记者在全国各地的采访,可以看出《南方日报》作为一份严肃的大型报纸,对新闻来源把控的严格。社会稿件多数来自于各单位的通讯员、各领域的专家等具有高可信度的社会单位、组织和个人。对于通讯社和其他媒体的稿件引用度较低,足以体现《南方日报》作为党委机关报的严谨。而对于新闻来源的严格把关,也使得信源可靠,进而保障了报纸的权威性。

....................


3 《朝日新闻》环境新闻的分析结果..................23

3.1 新闻主题分析.......... 23

3.2 新闻来源分析........... 24

3.3 报道类型分析................... 26

3.4 报道篇幅分析............... 27

3.5 报道配图分析............... 28

3.6 报道态度分析............... 29

3.7 报道区域分析................ 30

3.8 报道具名消息来源分析............... 31

4 中日环境新闻的比较研究.................. 33

4.1《南方日报》与《朝日新闻》内容分析结果的比较................... 33

4.2《南方日报》与《朝日新闻》环境新闻的报道框架......................... 40

4.3《南方日报》与《朝日新闻》环境议题操作上的异同................... 41

5 结论与展望................... 43

5.1《南方日报》与《朝日新闻》环境新闻框架差异的原因......... 43

5.2 我国环境新闻的发展方向............... 44

5.3 研究不足................... 45


4 中日环境新闻的比较研究


4.1《南方日报》与《朝日新闻》内容分析结果的比较

本文二、三章分别从八个类目出发分析了《南方日报》177 则环境新闻,以及日本的《朝日新闻》173 则环境新闻,,并给出了具体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接下来,本章将对两者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国环境新闻报道之异同。

4.1.1 新闻主题比较

中日环境新闻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可以明显的从上图中发现,《南方日报》与《朝日新闻》在环境报道领域所关注的重点明显不同。《南方日报》将关注点放在了环境监督、监测以及环境保护成效方面,而《朝日新闻》则聚焦在环境现象描述与环境监督、监测以及能源方面。两家媒体在环境主题的分配上有所重叠但差异还是较大,说明两国媒体在环境领域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不同,而这也直接反应出两国环境工作的重心的不同。

..................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南方日报》与《朝日新闻》为例,分析两国环境新闻的报导框架,得出两国环境新闻操作中的差异与影响因素。最后给出研究问题的解答。


5.1《南方日报》与《朝日新闻》环境新闻框架差异的原因

中日两国在环境新闻报道中的差异是由于两国不同的媒介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其中包含社会控制、组织压力、政策法规、文化背景、新闻从业者的价值倾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将分析造成差异的最主要的两方面原因:

1 社会制度不同所带来的视角差别

从上一章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南方日报》的环境新闻倾向于从官方获取信源,把关注点对准政府行为。这一差别的产生源于两家媒体所处的社会制度不同,所受社会控制不同。而社会控制是指国家、政党、社会集团和行业组织利用物质、法律、政策及规章,对新闻传媒行为进行强制性的管理与约束。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媒体是党的耳目喉舌。媒体的报道活动受到政府的直接影响,因此我国媒体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有着浓重的官方视角。

虽然日本媒体也并不是完全不受社会的控制,相反在别的领域如政治等领域,日本新闻的官方色彩同样浓重。但对于看重科学与客观的环境新闻领域,新闻报道需要摆脱这种官方色彩,才能对某些敏感的环境话题持不偏不倚的态度。

中日两国在报道主题、报道类型等类目上出现的差异性不仅是由社会制度、社会控制不同而造成的,多种原因共同作用才呈现出这样的分析结果。

2 政策法规体系造成的差异

从内容分析的结果来看,《南方日报》在法规、政策等主题上的报道占总体样本的 24.29%,而《朝日新闻》在此类主题上只占 8.67%。究其原因,我国在环境领域的法制体系仍在建设与完善时期,而且很多规章制度不具备法律效力。这也导致我国环境新闻报道将法规、政策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议题。

当然随着我国法律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环境新闻的议题将会不断转移。我国媒体可以借鉴日本媒体的环境新闻主题的分布情况,逐步将探讨的焦点从法律政策转向生态环境本身。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0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0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4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