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25 07:44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世界各国纷纷开始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热潮,全球信息化以惊人的速度进行推广和普及。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以信息交流为目的的基础设施,它拟建立一个贯通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每一个研究机构、每一所大学、每一个企业及普通家庭的信息网络,为之提供教育、科研、卫生、娱乐、商业、金融等多方面的服务。数字图书馆正是在这条信息快速路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及发展,同时,数字图书馆也成为了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高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在我国,自 2001 年开始,就将“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将其作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国际背景还是国内发展战略,都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搭建了一条快速路。 

三网融合是近年来通信业及其技术发展中的一个前瞻性概念。其词源最早仍可以追溯到美国的“Informaiton   Highway”计划中。美国《1996 年电信法》提出“对有线电视运营商及电信服务机构解除限制和束缚,电信企业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有线电视系统以及开放的视频系统提供广播通信服务”,这被认为是开启三网融合的开端。目前,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均已实现了三网融合。我国早在 1998 就提出“三网合一”的概念并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2010 年初《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推进三网融合战略部署,不仅是当前和当今一个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当年国务院印发首批三网融合试点,三网融合从此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三网融合为数字图书馆带来了一个新的信息环境。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数字图书馆除原有的互联网平台外,拥有了电视网、移动电信网此类更宽广的网络环境,直接拓宽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渠道;数字图书馆在原有用户群基础上,可以实现对电视媒体用户、移动(手机)用户的用户群扩充,同时可以利用新平台用户众多的优势实现对数字图书馆的宣传通道的扩宽;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推进,势必实现资源的共享,为数字图书馆带来了多元化的、多媒体的信息资源环境,同时也使得各类信息资源在第一时间呈现在信息用户面前,为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创造了新的机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移动信息服务的研究可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围绕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可行性及服务价值展开论证;第二阶段针对移动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及软件环境进行建设;第三阶段将注意力转向了以读者需求分析为导向的服务平台优化。移动信息服务在第一研究阶段中,美国属于领跑状态。研究主要是伴随着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移动应用而展开,在 1993的美国,Arizona Health Sciences Library(亚利桑那州健康医学图书馆)开始了使用掌上电脑对医学人员提供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尝试。同年,University of South Alabama Library(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图书馆)推出“The Library Without a Roof Project”(无屋顶图书馆计划),利用移动 PDA 设备基于移动通信网络,使信息用户可以在任何有移动信息服务网络的地方检索利用图书馆 OPAC 目录(Onlion Public Access Catalog)实现对图书馆资源、商业数据库、互联网信息的检索。该计划实际上也是一种实验,主要就是验证利用 PDA 来进行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可行性,虽然受当时移动设备及移动通讯网络的影响,实验没过几年就终结了,但却开启了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先河。

2011 年 11 月,芬兰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赫尔辛基科技大学)图书馆开始推行移动信息服务。实际上,早在 2000 年,在芬兰传递的短信就有 10 亿条,手机短信用户的数量及迅速扩张的态势,就已引起了图书馆界的思考。2000 年初,赫尔辛基科技大学图书馆即开始了对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意愿的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数据中有 95%的信息用户拥有手机,并普遍存在接收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愿望。随后,便开始了与 Endeavor Voyager 图书馆系统厂商、Portalify 软件公司厂商,在相关信息技术上的探索过程。终于 2001 年 11 月推出以短信方式为平台的图书馆到期提醒、续借、馆藏查询和参考咨询等信息服务。随后,芬兰其他图书馆也陆续开展了移动信息服务。

……


第 2 章 理论基础 


2.1 科学发展观理论 
没有理论支撑的研究是空洞的研究。对研究中的概念进行有效的疏理、清晰的定位研究对象,能够使研究更具有目标与导向,能够使研究内容不偏离研究轨迹,从而起到研究的一脉相承作用。本章结合后续研究内容,总结研究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以期为一进步研究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奠定理论基础。 
2000 年以后,随着信息环境中移动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信息用户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移动化”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开展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民需要的服务内容,做到科学发展。因此,本研究立足数字图书馆,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引下,基于信息用户的需求,开展数字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以期通过研究结论加速图书馆的科学发展进程。 
中国图书馆学会基础理论组于 1984 年 12 月于中国杭州召开了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后的一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也是建国 35 年后首次全国性的基础理论研讨会,简称杭州会议。其中,“知识交流论”是一个在杭州会议前后形成的图书馆学派,其创始人是宓浩。宓浩认为图书馆不仅是社会知识的搜集者,同时也是知识开发、知识交流过程中处于信息通道之中的中介机构。“知识交流论”是中国 80 年代最具有特色的图书馆理论,在吸收西方图书馆学“交流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观点鲜明、理论严谨、体系完整,富有现代图书馆学的理性图书馆学理论。

后来大众传播学所研究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都是沿着拉斯韦尔五个维度模式展开。[3]后来,传播学家麦奎尔等将模式以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现,如图 2.2 所示。 

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研究

……


2.2 图书馆学理论 
受社会环境的“历史进化”状态,图书馆也将处于一种与其互动之中。因此,对图书馆这一社会机构的研究必须有多个层面,必须引入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说,图书馆作为“社会机构”的认识,是芝加哥学派主张将图书馆学“社会科学化”的理论动力。受芝加哥学派理论影响,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大量借鉴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期研究结果更加符合数字图书馆作为社会组织机构职能要求的特征。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馆际互借的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根据西方图书馆学家的介绍,早在八世纪的时候,馆际互借的概念就已经被提出。现代图书馆事业出现后,馆际互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 1886 年杜威所倡导的“图书馆运动”时,就强调应该加强馆际合作。其中,Herbert Putnam 的贡献很大。Herbert Putnam 普特南,1899 年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将其图书馆专业人员理念带入图书馆管理进程,使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始承担美国国家中心图书馆的职能,在美国宏观文献资源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美国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理想,直到普特南担任馆长时,才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成为了现实。由于Herbert Putnam不仅是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同时也是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代言人,因此其上任后,美国图书馆界加速了全美文献资源共享的步伐,包括 1901 年推出的馆际互借和集中编目。人们称他为“20 世纪的帕尼兹,图书馆事业的两个伟大造型人之一”。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重大决策中所产生的作用,至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可以肯定的说,图书馆界追求馆际间合作及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精神,是 20 世纪最值得纪念的图书馆学理论精神之一。本文在共享精神的指引下,研究了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共享发展模型,以期通过理论的指导,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 

……


第 3 章 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构成................37 
3.1 相关概念...................................................37 
3.1.1 三网融合及相关概念......................................37 
3.1.2 数字图书馆及相关概念..................................39 
3.1.3 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43 
3.2 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组成要素............................45 
3.2.1 信息人..................................................46 
3.2.2 信息技术.................................................46 
3.2.3 信息资源.................................................47 
3.2.4 信息服务.................................................48 
3.3 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要素关系.............................49 
3.3.1 要素关系逻辑图...........................................49 
3.3.2 要素间促进关系..........................................50 
3.3.3 要素间阻滞关系..........................................51 
3.4 三网融合视域下的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外环境.............51 
3.4.1 融合的信息资源环境.....................................51 
3.4.2 移动的信息用户行为...................................52 
3.4.3 新型的信息接收终端......................................53 
3.4.4 不断升级的网络平台......................................54 
3.5 本章小结....................................................54 
第 4 章 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需求定位.......55 
4.1  调查设计依据..............................................56 
4.2 调查问卷设计.............................................58 
4.2.1 问卷设计原则.............................................58 
4.2.2 信息资源需求内容设计....................................59 
4.2.3 信息服务需求内容设计.....................................60 
4.3 调查对象选择..............................................61 
4.3.1 CNNIC 数据报告导向...................................61 
4.3.2 调查用户年龄定位........................................62 
4.3.3 调查用户专业定位........................................62 
4.4 数据分析与需求定位........................................63 
4.4.1 信息资源需求分析及定位...............................63 
4.4.2 信息服务需求分析及定位.................................69 
4.5 本章小结.................................................73 
第 5 章 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构建.............75 
5.1 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逻辑模型..................76 
5.2 信息技术平台.............................................77 
5.2.1 SMS 模式................................................77 
5.2.2 WAP 模式................................................78 
5.2.3 客户端软件模式.......................................79 
5.2.4 微信公众平台模式......................................81 
5.2.5 实践应用现状...........................................81 
5.3 信息资源平台..........................................90 
5.3.1 用户导向的系统内自建模式................................90 
5.3.2 全媒体系统外共享模式.....................................93 
5.4 信息服务平台..............................................96 
5.4.1 用户驱动型系统内自建模式............................97 
5.4.2 花园式 Living books 共享模式........................102 

5.5 本章小结..................................................108 

……


第 6 章  移动服务模式效用实验——以移动知识学习推送服务为例


6.1  实验目标
在实验中,将移动学习理论方法作为思想引领,通过近半年推送实验,得出相关调查结论及建议,以期对开展相关服务数字图书馆及其他组织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实验内容虽然为所构建模型中纵多服务项目中的一类,但其代表性明显。其一,其实验要素包含了用户需求导向、对信息用户的心理驱动过程等本研究的核心创新内容;其二,实现了嵌入式的、个性化的、知识定制及推送服务的实验操作。本研究所构建的服务模式中,该服务是所构建模式中最顶端的、其操作难度最大的、对核心内容最具代表性的服务。因此,该实验内容的实验结论,对所构建模式的其他服务内容部分,具有一定的代表能力。 
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最核心要素,文献传承的内核仍是知识传承。本研究在理论构建基础上,设计了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型。该模型在技术基础平台上媒合了移动技术及移动网络对传统网络的升级过程;在资源平台上,媒合三网融合的全媒体资源共融视域下的信息用户需求调查;在服务平台上,仍以用户需求的调查为出发点,结合先进理论基础,符合移动服务的发展趋势。以上三个角度均能够证明所构建模型的先进性。但此模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能够有效的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是否真的能够实现知识的传播过程?仍有待考证。为此,本研究拟通过实验方法来对以上质疑提出验证。

因此设计以移动知识服务过程为切入点,实现对所构建模型的验证过程。受所推送目标人群、所建设知识资源特色影响,本研究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知识推送实验,所推送知识更多是倾向于学习使用,因此本章在移动知识推送范畴下,将标题定义为移动知识学习推送实验。 

……


结论


本研究在全球信息化进程、国内三网融合平台加速发展,进而引发信息用户移动阅读需求的研究背景基础上,阐明本研究宏观上具有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缩小信息鸿沟的作用、中观上有益于实现信息用户个性化体验并拉近与数字图书馆的距离作用、微观上有益于数字图书馆在新媒介中的竞合发展的理论意义;在实践层面上看,通过本研究调查问卷数据、实验数据及访谈数据的分析基础上所构建的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对相关领域的建设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
第一,三网融合视域下信息用户需求呈现如下特点。其一,调研结论受专业及年级影响甚微,整体趋同性明显。其二,信息资源选择上超半数人选择集中在青春文学类、生活服务类、励志教育、考试辅导和英语学习方面;对特色资源的建设基本持肯定态度;移动获取资源排序结果为图书、特色资源、报纸、期刊、专题网络资源、视频节目及个性化定制资源。其三,信息服务需求上,与 CNNIC 结论报告相似,沟通交流仍占移动使用主体地位;对于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需求排序为信息检索、信息导航、多媒体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及信息交流群服务。 
第二,结合问卷结论在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主体服务模式建设过程中,对于移动信息资源可进行一体两翼模式的建设,以特色资源数据库为主体,以传统资源移动升级为左翼,以新媒体资源建设为右翼,各部分微内容建设均不相同,应结合载体特点区别建设;移动信息服务建设过程中,,除对传统服务移动升级外,应结合信息用户群体社会心理需求状态,进行适度心理驱动,在区分信息用户群基础之上进行按频度的服务设置;在信息技术模式上,SMS 模式接收度高、WAP 模式相对方便、客户端软件模式更加灵活,应结合信息资源、信息服务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模式。 

第三,竞争无处不在,合作却是永恒的主题。数字图书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当然也存在劣势。本研究探讨了全媒体竞合、花园式 Living  books 知识共享的三种共享模式,从移动信息资源、移动信息服务、移动信息服务技术等角度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共享模式。各种共享模式也不是完全孤立的,数字图书馆可以根据具体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共享对象选择。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0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0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6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