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儿科患儿病情细化分级护理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25 10:31

临床诊断和病情情况确定的,一般无法经过医护沟通改变。分级护理主要是指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医务人员按照患者的病况与生活自理能力,来确认采用不同等级的护理。
怎样在医嘱护理级别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是儿科病区患者管理的难点问题,我院护理部对病区患者的护理等级进行分析调查,经调查得出实施一级护理的患者一般为内科病区患者,是医师依据儿科患者的疾病特点。

1细化分级护理措施

1.1儿科住院患者生活护理分级
由医院护理部统一制定合理的细化分级护理方案,可以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四个等级,依据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病情轻重程度进行判定,并且对护理工作内容制定合理的要求。

1.2生活护理等级与医嘱护理等级分级
各个住院病区的护士长按照护理部制定的病区患者生活护理等级标准,且依据患者疾病的病情和特点,把患者的医嘱护理等级和生活护理等级结合在一起,在医嘱护理级别的基础上确定患者的生活护理级别,可以依次分为一级a、一级b、一级c、二级b、二级c、二级a、三级C、三级a等八个等级标准。
如果医嘱对患者的病情判定为危重,不管患者有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或有无家属陪同,均可把患者的护理级别划分为一级a。一级b以下护理等级标准是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年龄、活动受限程度等细化而确定的。依据不同专科疾病不同的阳性特征与治疗、检查特征,将制定的要求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判定患者的生活护理等级。
儿科素称“哑科”,护士面对的不仅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而且要面对焦虑烦躁,对孩子倍加疼爱的父母等,因此,我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护士只有具备过硬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1.3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制定护理计划。掌握护理心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知识,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积极开展和参与护理科研。

1.4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
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对急症或危重患儿的抢救。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护士除了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精通护理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有不断进取的求知欲,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扩大知识面,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多学一些语言学、哲学、社会公共关系学、人文医学等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学习礼仪知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更得体有气质,提升自身形象,增强自信心和公众信服力,应对各种挑战。
时刻提高法律意识,随着医学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我保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每时每刻都直接或间接接触法律。为了避免医疗纠纷,我们首先要懂法知法,才能运用法律意识自我保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慎独自律,时刻不忘护理工作的严肃性。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与高度责任心从事护理工作。

2讨论

儿科患者是医院收治患者当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患者年龄较小,生活自理能力差,护理配合能力差川,病情起伏变化快。调查结果表明,内科医师对全部的病区患者均给予一级护理等级。不管如何细化护理等级均应优先考虑患者的护理需求叫,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假如以患者的疾病诊断作为细化护理等级的标准,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状况,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同,治疗方法不一,仅用单一的疾病诊断细化护理等级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3结论


儿科患者的病情变化迅速,由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判定患者的生活护理级别,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分级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管理制度,是明确护理人员编制、正确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明确护理服务收费的标准。在儿科病区患者医嘱护理级别的基础上,细化患者的生活护理等级标准,把医嘱护理级别和生活护理等级结合在一起,分析总结细化分级护理的方式。通过医院护理部制定儿科分级细化标准并落实,可以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四个等级。

儿科病区患者年龄低,生活自理能力差,医生要求的护理级别较高,经过细化儿科护理分级标准,有助于加深护士对护理级别的了解,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儿科存在的着特殊性,护士在面对的不仅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而且还要要面对焦虑烦躁,对孩子倍加疼爱的父母等,因此,儿科经常是医院满意度较低,医疗纠纷的多发部位,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同时也是医患关系最紧张的关键地方,儿科护士肩负着重大的使命,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对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对我自己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做一陈述,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3.1塑造外在形象美,注重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第一印象主要是外表和举止。入院是护士和患儿的首次接触,护士应着装整洁、举止大方。儿科护士服装的色彩应用粉色系列,使患儿感到温暖,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做检查时动作轻柔、目光柔和注视患儿,并护送患儿到床前,详细作入院介绍,并用手势加深印象,如洗脸间的位置等,使患儿感到自己被重视。

3.2温和的面部表情,缩短护患距离

儿科护理工作的繁忙,加上患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使护士与患儿的语言交流受到制约,这就需要体态语言来弥补,平时巡视病房除观察病情、液量、滴速外,目光应巡视病房的每个患儿,使患儿感到“阿姨很喜欢我”。在病区内无论何时遇到他们都应友好地点头微笑。有句名言:“含蓄的微笑,往往比口若悬河更为珍贵”。加上亲切的目光交流,对患儿来说胜过千言万语,缩短了护士与患儿的距离,减少了病儿的恐惧感和陌生感。

3.3优美的体态
人们常说美的护士是医院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不仅是美化了医院,而且温暖了患儿,活跃了病房的气氛。通过对儿科上岗护士进行礼仪规范、形体训练、沟通交流技巧等培训,一改过去走路慢吞吞,用脚开门,与病人交流时双手抱肩,两手插口袋等消极的体态。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路轻稳。各种体态语言的互相配合,表现出护士优雅的风度和气质,给患儿以美的享受,病房里形成了患儿让漂亮阿姨扎针的现象。可见良好的形象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病儿战胜疾病的信心。
探究规范化培训对骨科护士在床边交接班的质量方面的提高效果。对床边交接班的内容和流程进行规范,制定评分表;对床边交接班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拍摄“髓关节置换术”及“脊椎骨折伴脊神经损伤”等骨科方面的代表病种的交接班视频,创造与交接班有关的顺口溜,编制交接班的思维导图;对骨科护士进行床边交接班的有关培训,主要可采用情景模拟、理论授课、多媒体教学等形式。除了“专科情况”,其余交接班项目经培训后骨科护士的得分明显高于培训之前的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规范化培训对于骨科护士在床边交接班的质量方面的提高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通过将患者的医嘱护理级别和生活护理等级有机结合在一起,分别对不同病情、年龄、生活自理能力、治疗次数和活动受限程度的患者实施相适应的分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可以加深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需求的认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全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0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0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e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